第128章 摄政!
头一次造反,他怎么可能熟悉流程?
而且,真要是说起来,他这还算是文反呢......
—啪!—
唐老爷又是一巴掌拍到了刘协脸上,怒气冲冲,“说!你他娘的是不是在看我们丈婿俩的笑话?”
“麻蛋!我们爷俩不会,你他娘的给老子说!”
“今儿个不说出来个子丑寅卯的,老子嫩死你丫的!”
曹老板沉默,刘天子涕泪横流。
姥姥!他活了这么久,看了这么多本书,这是他娘的头一次看见这么干的!
你丫的这不就是欺负老实人么?
伴随着刀锋逼近,刘协那白皙的脖颈上出现一丝血线,殷红的血液开始凝聚,滴落。
嘶!
“别!朕说!”
刘协哆嗦一下,脖颈处的口子又大了一分,但他此时此刻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
“摄政!摄政!摄政!”
“监禁天子,监禁天子啊!”
......
唐显嘿嘿一笑,拎起刀用刀背拍了拍刘协的脸蛋,“这可不是我等逼迫你的,希望你能在明日的朝会上进行宣布此事。”
“当然,你可以放心的,从现在开始,你将处于校事府十二时辰的保护之下,绝对绝对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
“贤婿高,又高又硬,哈哈!”
曹老板一龇牙,竖起来一个大拇指赞叹道。
果然,不愧是他的贤婿,这手段,杠杠的!
刘协听完后再次一愣,他是真的没想到,这群人都到了这一步了,竟然还要算计于他???
“呵呵,司空勿忧,魏公勿忧,朕,知晓了。”
属于刘协本身的那沉沉死气再次在他身上弥漫开来,他已经确认了,自已输了。
输的相当彻底。
他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哪怕是死,也做不了。
并且,他还不想死。
经过了一番良好且极具效率的沟通之后,此事算是彻底定了下来。
田猎一事的最大赢家,也诞生了。
没办法,曹老板手里百万张牌,怎么输?整个许都都在他的监视之下,你让他怎么输?
此次事件曹老板大获全胜,那才是正常的结果。
这要是还能输,呵呵,整个曹魏全特么有一个算一个,站特么河水边儿上排队跳得了!
——
丞相府,校事厅,书房。
书房内有着两道身影,站在窗口处望着窗外的风景,美如画。
正如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一般。
曹老板心情极为舒畅,挑着眉毛:“贤婿哇,某这个魏公当的,还是很有压力的啊!”
“咋地?您再添个公?”唐老爷斜瞟了某位新魏公一眼。
曹老板沉默,然后扭头对着唐老爷就是开喷:“&……¥¥*……¥……¥##!!!”
“某可是你岳父!”
“不是,岳父啊,您这未免太过分了些,这要是让刘协听见了,怕不是要气死的好不好?”唐老爷摊摊手,一脸的无奈。
什么叫得了便宜还卖乖?这就是咯!
二人对视一眼,齐齐放声大笑。
没多久,窗户被人关上,书房门口也被死死关好。
二人正式进入交谈状态。
“求臻,明日某这魏公兼摄政王一事就要定下,得了魏公诚然是好事儿,可某也得搬去邺城了。”
“总不能将天子留在许都吧?”
“诚然刘协如今并无什么反抗之意,可,万一呢?待我等离开之后便在冀州,与这豫州可谓是相隔甚远。”
“哪怕是派人死死盯着刘协,真要是有什么问题,光消息来回流通都是问题。”
曹老板烧水斟茶,一气呵成,顺道还给唐显推过去一杯。
“主公,不知显前些年让您找的与刘协样貌相似之死士,如何了?”唐老爷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可并不温暖,甚至让人发毛。
当然,曹老板并没有这种感觉。
啪!
曹老板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淦!某都快忘了这事儿了,有的,都准备好了!”
“当初乃文和仲德亲自所训死士!”
“您瞧,这不就办成了事情了?”
“明日旨意宣下,某便趁夜潜入,将刘协送走,换上新的刘协。”
“狸猫换太子,死士也能换天子!”
“待到中原一统之后,再让死士进行禅让,如此天下便入岳丈之手也!”
唐老爷行事相当毒辣,甚至早就有所准备。
死士换天子一事,他早早的就在安排。
为的,就是这一刻。
他不知道原时空的老曹怎么处理邺城与许都之间的联系,但,你让他唐显来做这件事的话,那就简单了。
斩草除根,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曹操伸手拍了拍唐显的肩膀,目露感动:“求臻,某知汝心意。”
“岳丈,只有您能给天下万民带来希望,这都是大势所趋!”唐显嘿嘿一笑,他能察觉到,他们丈婿二人之间的关系依旧亲密无间。
“况且,于显而言,您是最合适的,帮亲不帮理嘛,嘿嘿!”
曹操轻笑两声,伸手指着唐显点了点:“你小子啊,行!那便按照计划行事!”
“岳父放心,明天入夜,剩下的,交给显即可。”
“不彻底平定内乱的苗子,我等北征亦然心有挂念,更莫说那虎视眈眈的江东之地了。”
“你办事,某放心的很!”
“昔年文王受命,三分天下有其二。今某掌十郡之地...”曹操说着,自已笑了起来,显然,他对于未来充满了期望。
诚然现在曹操坐拥大汉泰半江山,可,名义上,他依旧只是汉臣,但当明日一过,那冀州十郡,可就正儿八经的成了他曹操的地盘。
无论从什么方面来说,都是他的地盘,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无人可质疑。
这便是大义。
你别管大义怎么来的,只要大义来了,那就没问题了。
“待到主公入关,自有天下大儒为主公辩经,哈哈!”
唐显那低沉的笑声在书房内响起,不仅如此,甚至还夹杂着曹操的笑声,二人笑声于书房内萦绕,久经不熄。
“待到北征乌桓,踏破幽东诸郡之时,便是主公进魏王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