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出征对马岛,在船上钓鱼!
朱有容跳起来:“我也有东西给你!”
她跑进内室,捧出一件白色披风。
“我和妙清姐一起绣的。”
她展开披风,内衬上绣着精细的并蒂莲,“你穿铠甲时披在外面,能挡风...”
披风的角落里,还绣着两个小小的名字:有容、妙清。
江临将披风贴在脸上,闻到上面淡淡的香气,是两位姑娘身上的味道。
“我会天天穿着。”
他郑重承诺。
朱有容突然扑进他怀里,声音闷闷的:“一定要平安回来...不然我做鬼也不放过你!”
徐妙清也轻轻靠在他肩头,没有说话,但颤抖的睫毛泄露了她的情绪。
江临将两人搂紧,三人在烛光下静静相拥。
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卧室时,江临已经醒了。
他轻手轻脚地从锦被中抽身,生怕惊扰了身旁熟睡的两位佳人。
朱有容像只小猫般蜷缩在他左侧,嘴角还带着甜甜的笑意。
徐妙清则规规矩矩地平躺在他右侧,长睫毛在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
江临俯身,在每人额头上轻轻一吻,然后蹑手蹑脚地穿衣。
白色铠甲已经擦得锃亮,他小心地将徐妙清给的玉佩挂在胸前,又披上那件绣着并蒂莲的披风。
最后看了一眼熟睡的两人,江临轻轻带上门。
......
“大人。”
王垣在院外等候多时。
江临点点头,大步走向越野车。
发动机的轰鸣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车子驶向长江边的誓师场地。
沿途的街道已经戒严,但仍有不少百姓挤在路边,向车队抛洒花瓣。
“江大人必胜!”
“荡平倭寇!”
欢呼声此起彼伏。
江临透过车窗,看到许多商铺门前都挂起了红色的祈福灯笼。
上面写着“旗开得胜”、“凯旋归来”等字样。
车子驶入码头区域,眼前的景象让江临也不禁屏息。
长江岸边,五艘蒸汽战舰威武地停泊着,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天空。
每艘船都悬挂着大明旗帜和崭新的帅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船下,数万将士整齐列阵,铠甲在朝阳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主帅到!”
随着传令兵的高喊,所有士兵齐刷刷转身,向江临行礼。
江临下车,大步走向中央高台。
朱元璋和朱标已经在那里等候,身旁是徐达、汤和等将领。
蓝玉也在其中,看到江临时,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儿臣参见父皇。”
江临行礼。
朱元璋今天穿着正式的龙袍,威严赫赫。
他亲手将一面绣着“大明海军元帅”字样的旗帜交给江临:“此去东征,务必扬我国威!”
“儿臣定不负所托!”
江临单膝跪地,接过帅旗。
朱元璋又递上一把装饰华丽的宝剑:“此剑名为镇海,乃工部连夜打造。望你持此剑,荡平倭寇!”
江临双手接过,剑身出鞘三寸,寒光凛冽。
“谢父皇!”
他起身,转向台下数万将士。
深吸一口气,江临的声音在扩音器的帮助下响彻整个码头:
“大明将士们!”
“今日我等东征,非为侵略,实为除害!”
他指向东方,“倭寇屡犯我海疆,杀我百姓,掠我财物!此等恶行,天理难容!”
将士们的呼吸变得粗重,眼中燃起战意。
“但我等出征,亦有准则!”
江临话锋一转,“不杀降卒,不伤妇孺,不毁农田!我等乃仁义之师,当以德服人!”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连朱元璋都微微颔首。
“现在,我命令——”
江临高举镇海剑,“登船!”
号角声响起,将士们开始有序登舰。
江临正要走下高台,突然听到一声熟悉的呼唤:
“江临!”
朱有容穿着正式的公主朝服,在侍卫的簇拥下匆匆赶来。
她不顾礼仪,直接冲上高台,在众目睽睽之下扑进江临怀里。
“你...你怎么来了?”
江临惊讶地问,同时感受到无数道目光刺在背上。
朱有容抬起头,眼眶通红:“我...我偷偷跟来的。”
她从袖中掏出一个香囊,“这个...给你。”
香囊上绣着平安二字,针脚有些歪歪扭扭,显然是公主的手笔。
“我亲手做的...”
她声音越来越小,“虽然不如妙清姐的好看...”
江临心头一热,将香囊也挂在腰间:“我会随身带着。”
他犹豫片刻,在众目睽睽之下,低头轻吻朱有容的额头。
台下传来一阵善意的哄笑和掌声。
朱有容羞得满脸通红,却不肯松开江临的手。
“江临。”
徐妙清的声音从台下传来。
她不知何时也来了,站在台下,手中捧着一个食盒。
“这是...”
她将食盒递给江临,“路上吃的。”
江临打开一看,里面整齐地码着各种干粮,看起来就是亲手做的。
江临大步下台,将她也搂入怀中。
台下的将士们发出更大的欢呼声。
连朱元璋都别过脸去,假装没看见这“不成体统”的一幕。
“等我回来。”
江临在两位佳人耳边低语。
他最后看了她们一眼,转身走向旗舰镇海号。
身后,朱有容的哭声和徐妙清的抽泣渐渐被海风吹散。
登船后,江临站在舰桥上,看着码头上的身影越来越小。
直到变成两个小小的黑点,依然固执地站在那里。
“主帅。”
徐达走过来,“各舰准备就绪。”
江临收回目光,表情变得坚毅:“传令,起航!”
汽笛长鸣,蒸汽战舰的螺旋桨开始转动。
巨大的船身缓缓离开码头,向长江口驶去。
江临站在船尾,久久地望着应天府的方向。
直到陆地完全消失在海平面下,他才转身走向指挥室。
在那里,蓝玉正和几名亲信低声交谈。
看到江临进来,他们立刻散开,但眼中的敌意却掩饰不住。
江临不动声色地摸了摸腰间的燧发手枪,又看了眼胸前挂着的玉佩。
“传令各舰,”
他高声命令,“保持战斗队形,目标——对马岛!”
碧波万顷,东海之上。
大明远征舰队破浪前行。
五艘蒸汽战舰,数百艘战船组成的编队在蔚蓝海面上划出长长的白色航迹。
旗舰大明号的甲板上,江临正悠闲地坐在一张折叠椅上,手持鱼竿垂钓。
海风拂过他额前的碎发,白色披风在身后轻轻飘动,胸前的玉佩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江临,你小子好雅兴啊!”
徐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调侃。
他和汤和并肩走来,铠甲已经卸下,换上了轻便的棉布短打。
江临头也不回,手指竖在唇边:“嘘——鱼要上钩了。”
徐达和汤和对视一眼,蹑手蹑脚地凑近。
只见江临手中的鱼竿突然弯成一道优美的弧线,线轮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来了!”
江临手腕一抖,开始熟练地收线。
经过一番拉扯,一条银光闪闪的海鲈鱼被提出水面,在甲板上活蹦乱跳。
“好家伙!”
汤和瞪大眼睛,“这得有七八斤吧?”
江临笑着将鱼放入水桶:“今晚加餐。”
徐达蹲下来好奇地打量水桶,里面已经有三四条不同品种的海鱼。
“江临,你什么时候喜欢上钓鱼了?”
他挠挠头,“咱们这是去打仗,你倒像是出来游玩的。”
江临重新挂上鱼饵,甩竿入海:“钓鱼最能磨练心性。”
他调整了一下座椅,”海上航行枯燥,不如趁机放松。再说...”
他眨眨眼,“自己钓的鱼,吃起来格外香。”
汤和搓着手凑过来:“说得我都心痒了,可惜咱老汤打了一辈子仗,就是不会这精细活儿。”
“简单,我教你。”
江临从系统空间取出两支崭新的钓竿,”给,用这个。”
两支钓竿通体漆黑,材质似竹非竹,轻盈却坚韧。
徐达接过钓竿,惊讶地掂了掂分量:“这么轻?”
他摸了摸鱼线,更加诧异,“这线...好生奇怪,比蚕丝还细,却扯不断。”
“这是碳纤维鱼竿,高强度低重量。”
江临耐心解释,“鱼线是高分子聚乙烯材料,拉力值是普通麻线的二十倍。”
汤和试着弯曲钓竿,目瞪口呆:“乖乖,这玩意儿比咱的弓还结实!”
“未来世界的钓鱼装备,都是些高科技产品。”
江临帮他们装上鱼饵,“来,我教你们甩竿。”
在江临的指导下,两位老将笨拙地尝试抛竿。
徐达第一次甩得太近,鱼饵差点砸到船舷。
汤和则用力过猛,鱼线缠在了桅杆上。
“不急,慢慢来。”
江临忍俊不禁,“钓鱼讲究的是耐心,就像打仗...”
他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静待时机比盲目冲锋更重要。”
徐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练习。
经过几次尝试,两人终于能将鱼饵抛到理想位置。
“有了!”汤和突然大叫一声,他的鱼竿弯成了弓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