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站出来
邹长隆在户部仓科任提举已经有些日子,他已经习惯了在京城的生活,前些日子靠陛下赏赐给探花的银子,在京城买了个宅子。
宅子不大,只有五间房,且在京城偏僻角落,又破又旧,比起其他同僚的宅子差了不是一丁半点。
但邹长隆非常满意。
他老家住的不过是三间破茅草房,连个院墙都没有,夏天漏雨冬天漏风,他和父亲母亲以及两个弟弟就住在一起。
现在他的命运已经改写。
前日他托了一人去往老家接父母和弟弟来京城生活,以他现在的薪俸虽然不能让父母锦衣玉食,但足以做到酒足饭饱,也有能力让自己的两个弟弟读书。
他非常珍惜眼下的生活。
当他看完今日朝廷传来的三条喜报后,原本美好的心情变得低沉,心里像是压了一块巨石。
他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夫,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都是如此,自己种有三亩薄田不说还包了一个乡绅的十亩地。
父母虽然不让他下地干活,但每逢农忙时他还是会下地帮忙,父母没什么文化在家里讨论的也是农事。
所以他对农事很了解。
地主农民不是傻子,他们难道不比一个身份高贵的皇子会种地?
难道他们不知道将普通田地改造为良田?
都是地里刨食求生存的,没有人比农夫更加了解田地,增收三成,在他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三皇子可能作假了。
考虑到自己是北方人,三皇子在南方,邹长隆也不能完全确定此事,便在户部典籍上查阅南方各地历年粮食产量。
他虽然初次为官,但也知道各地官员为了政绩,每年都会虚报产量,以期在吏部考评中脱颖而出得到升迁。
所以各地粮食产量的增长具有参考价值。
经过一整个下午的查阅后,他发现各地官员在大丰之年最多也就上报增产一成,大部分都是半成左右,有的甚至维持原有的产量。
总不能说大乾这么多地方官都是酒囊饭袋,只有大乾的三皇子是天纵奇才,刚去驻地当年就增产了吧?
这无疑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他的猜测。
三皇子虚报了产量。
邹长隆放下案卷怔怔出神。
我到底该怎么做?
装作没看见?
装作不知道?
可是……
虚报产量意味着要上缴更多税粮,其中存在的缺口最终还是得落在那些穷苦老百姓身上,就像他父亲母亲那样的存在。
难道穷苦出身的自己,就要无视同样穷苦的百姓,就因为自己现在做了官,成为另一个阶层的人?
邹长隆眼神逐渐变得迷茫。
他浑浑噩噩的离开户部,行尸走肉般向自己家走去,路过一条小巷时被一个孩童撞了一下,差点摔倒在地。
他正要训斥。
就见那孩童手里拿着一个发霉的窝窝头,后面有两个大一点的孩童拿着棍棒在追逐,嘴里还破口大骂。
“把吃食留下!”
“看我今天不打死你!”
看着两个跟他弟弟差不多一样大,面黄肌瘦的孩童从他面前跑过去,邹长隆目光逐渐变得坚定。
他将腰杆挺得笔直。
“总得有些硬骨头站出来,为老百姓说点实话才是!”
……
秦羽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参加廷议了。
本来他对这事儿兴趣不是很大,但介于三皇子因为昨日的事情风头正盛,他觉得有必要盯着点苏天鹏看他接下来怎么谋划。
三皇子已经作弊了一次,就不能让他作弊第二次,如果苏天鹏借机在廷议上大加称赞三皇子,他也得为大皇子说说话才是。
事实上他想多了。
苏天鹏比他想的要老沉多了,绝口不提三皇子的事情,仿佛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当下南方和北方的战争上。
“陛下,南方冬天不冷对战事影响不大,按照现在这趋势估摸着明年开春便能结束战事,现在的重点是北方!”
苏天鹏一本正经的说道。
乾武帝点头道:“苏爱卿说的没错,北方入冬后大雪封山极为寒冷,对于作战极为不利,且不说粮草运送将极为困难,单是御寒过冬就是件艰难的事情。”
金兴腾接上话茬道:“这点咱们大乾将士就处在绝对劣势,天狼国也好毛子国也罢,他们几乎人人都有羊皮袄子,在冬季他们更容易存活下来。”
对此严治却有不同的想法:“也不见得,天狼国以放牧为生,夏秋牲畜还有吃有喝,加上以战养战可以为继,入冬后呢?不迁徙他们就得饿死!”
苏天鹏摇头道:“你这话没错,但他们两国联军已经侵入我大乾部分土地,岂会放弃战国退走?大概率会疯狂反扑在我大乾劫掠物资供养军队,甚至把我大乾百姓当两脚羊食用!”
金兴腾道:“所以增强我北方军的战力,做好战士的御寒准备,调配粮草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必须早做打算,等入冬后就迟了。”
……
参与讨论的基本上都是军中大佬或是有军方背景的大臣,秦羽没有在这种事情上插话,安静的看着苏天鹏的时光回溯画面。
现在差不多已经看了一半,还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就在乾武帝和群臣热烈讨论之际,一个小太监悄咪咪来到御书房瞥了眼曹景云,曹景云不动声色从乾武帝身边退下,小太监凑上去耳语了几句,曹景云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
这一幕刚好被乾武帝看到了。
“怎么了?”
曹景云犹豫了一下道:“户部户部仓科提举邹长隆求见陛下,说是今日若是见不到陛下,便自刎于宫门前。”
唰。
秦羽抬起头看向曹景云满脸愕然。
群臣亦是如此。
乾武微微一怔,随即问道:“他不是那个探花吗,没说见朕所为何事?”
曹景云摇头:“宫门守卫问了,他不肯说,说是要面禀陛下。”
乾武帝笑了。
“好吧,将他召进宫来,这么有骨气的年轻人朕很多年都没遇到过了,朕倒是要看看他想要说什么。”
群臣也跟着笑,都很好奇这位刚上任不久的探花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