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危机
今天御书房的人很多。
三公九卿,中书省和内阁的大臣都来了。
廷议还没有开始,便有小太监前来禀报,说是天狼国国师赫连雄求见,乾武帝令人将其带进来。
“尊敬的大乾皇帝陛下万岁。”
赫连雄按照大乾礼仪恭恭敬敬参拜。
乾武帝抬手虚扶:“平身吧。”
起身后,赫连雄拱手道:“陛下,我是来向您辞行的。”
乾武帝有些意外:“辞行?”
“没错。”
赫连雄点了点头,轻叹一口气道:“我家王子比斗输了不说还偷袭,已经没有脸面向皇帝陛下您求亲,只能回去了。”
“求亲的事情且放一边不谈,国事也不谈了吗?”
“有什么好谈的?”赫连雄无奈一笑道,“陛下你们这边不让步,我们也没办法,只希望陛下将已经答应的事情做到做到。”
之前谈判的大致情况秦羽知道。
无非就是大乾放松一点对天狼国的贸易往来,允许更多的茶叶、药材、食盐进入天狼国。
当然。
最主要的铜、铁等着这些战略物资,大乾没有做出丝毫让步,这是乾武帝的底线,也是大乾的底线。
至于对方做出的各种友好承诺,都是些没有用的屁话而已。
总体说来,乾武帝还是做了些让步的,目的无非是将天狼国安抚好,让他们不要率军南下。
战争,能不打还是不打的好。
但秦羽觉得不对劲。
事实上乾武帝,以及现场的许多朝臣都觉得不对劲,赫连雄前来辞行太过突然,不符合正常的行为逻辑。
昨天他来宫里讨要说法时口气还很硬,其中提到两国谈判的条件时,也是频频说出威胁之言。
今天突然就放弃。
肯定有问题。
结合昨日忽有天狼国的一队人马来到京城,跟赫连雄见面谈了许久,秦羽觉得问题肯定出在这里。
“对赫连雄展开时光回溯。”
秦羽暗自对系统吩咐道。
脑海里顿时出现了赫连雄昨日的画面,秦羽将注意力放在上面,乾武帝和朝中几位大臣,则在试探赫连雄离去的真正原因。
赫连雄也是个老狐狸,东拉西扯老半天,翻来覆去表达的意思都是天狼国放弃了,不敢对大乾有过分的奢望。
现在他要回天狼国复命。
人家要走,乾武帝也没有硬留的理由。
最后只能点头同意,表示要让礼部设宴送行。
大乾作为礼仪之邦天朝上国,不管事情谈的怎么样,该有的待客之道是不能少的。
结果赫连雄连这都拒绝了。
说无颜赴宴,且呼延拔拓王子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今日就要出发赶往天狼国,一刻都不想耽误。
乾武帝只好差吏部尚书亲自去送。
至于其他大臣,则在现场说了些客套话。
等人离开御书房,乾武帝环顾众人一圈后,沉声问道:
“诸位爱卿,你们觉得赫连雄为何要如此匆匆离去?”
苏天鹏微微皱眉道:“听说昨日有一队来自天狼国的人入京,然后今天赫连雄便要回国,怕是天狼国出了什么事情。”
金兴腾深以为是的点了点头:“没错,应该是国内出了事情,否则他没有必要如此匆匆离去。”
严治思索了一下说道:“天狼国内部其实也不见得有多稳定,如今他们大规模集结军队征调青壮年,会不会是内部出现了叛乱?”
对于这个猜测,乾武帝都皱着眉没有表态。
显然,他也不确定。
其他大臣也都纷纷开口,基本上都同意苏天鹏等人的猜想,只有一小部分人认为天狼国的确是放弃了谈判。
在这过程中,褚安平一直都保持着沉默,皱着眉头思索,等众人说完后,这才朝乾武帝拱了拱手开口。
“陛下,老臣觉得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天狼国下定决心出兵,想在大乾知道这个消息之前让赫连雄和呼延拔拓离开,以免被我们扣下当做人质。”
闻言群臣脸色顿时变得肃然。
苏天鹏想了一下摇头道:“应该不会,他们要是有这决心,按照他们那做事风格早就动手了,何必如此大费周折?”
金兴腾点头道:“老臣同意苏丞相的说法,天狼国的贼子一向贪婪凶残,要是有胆子的话早就出兵了。”
“……”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
而秦羽此时终于快进着看到了关键信息,脸色不由得变得凝重起来。
褚安平说的没错。
天狼国的确要对大乾动武了。
而且情况更加糟糕。
他们之所以突然敢动武,其原因有两点。
第一,许久之前派往大乾南方的探子带去了消息,说南方战事胶着,任远山将大乾军队拖得死死的,至今没有显露出任何败绩。
第二,天狼国还有一队人马出发去了毛子国,跟那边说明了大乾目前的处境,双方决定联合出兵瓜分大乾。
其中第二是天狼国做出这个决定最主要的原因。
他们也知道大乾还有丰台、定西两座大营各有十万精锐,单独面对他们当然也怕,但毛子国加入就不一样了。
可以分担他们的压力。
按照计划,毛子国会派遣一支大军袭扰东北边军,将这支军队拖住,另一一支大军绕过东北边军,与天狼国骑兵呈掎角之势长驱直入。
他们定下的战略攻击目标就是大乾京城。
京城一旦破了,大乾国体就有可能分崩离析。
那些人告诉赫连雄这些情况,让他们立刻离开大乾,但不是回天狼国,而是继续北上跟天狼国大军汇合。
赫连雄将作为参谋给大军出谋划策。
具体毛子出动多少大军,来的人没说。
但能给天狼国底气,数量肯定不会少。
如此局势,让秦羽不由得心情有些沉重。
他虽然是个穿越者,对大乾没有那么强的归属感,但毕竟他的礼仪是跟大乾绑在一起的。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然。
这同时也是个机会,是大皇子复出,建功立业的机会,只是如何把握住是个问题,秦羽开始思索这个问题。
就在这时。
乾武帝突然有些不满的道:“秦爱卿,群臣都在为此事出谋划策,唯独你沉默不语,怎对国事如此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