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喜报

很快乾武帝的任命就下来了。

状元杜远博,在吏部清吏司文选司任职薄书,官阶虽然只有七品,但却是要经手各级官吏的升迁、调动等文书,是个非常重要的位子。

即便是状元,直接给安排这个职位算是破格录取了。

榜眼韩程在刑部京府清吏司任主薄,官阶同样是七品,京府刑案文书都要经他之手备案记录存档,也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

探花邹长隆则被安排到了户部,在仓科任提举,官阶要比状元和榜眼低只有八品,但也是权责很重的职位。

即便是对探花的安排,也算是破格录用了。

正常情况下,像这样的学子都是下放到地方历练,有了一定资历后才会调任京城,乾武帝此举着实出任预料。

不过他只插手了恩科前三甲学子的官职安排,其他进士官职安排皆交给了吏部,大部分都去各地府县任职去了。

时间过得飞快。

转眼间半个月时间就过去了。

全国各地秋收已经展开,南方大量粮税和税银运往京城,北方地区的粮税和税银则直接运往北征军那边。

最困难的时期算是过去了。

这一日又是大朝会的日子。

群臣入宫议政殿议事,就见乾武帝面带喜色而来,大步来到龙椅前坐下,待群臣行完大礼后笑道:

“今日有三条喜报传来,诸位爱卿且听听。”

曹景云向前迈出一步。

“其一,北方传来战报,北征大元帅肃亲王帅大军于贺兰山大破敌军,歼敌两万余人,缴获战马三千匹,大皇子李承业身先士卒力破敌阵斩首三十余人,斩敌将一人,其近卫姜青山斩首五十余人,四皇子李守业斩首十余人!”

说完曹景云便停了下来。

议政殿内立刻响起一阵欢声笑语。

北方大捷,大部分都由衷的高兴。

大皇子李承业亮眼的表现,也让群臣赞叹不已,纷纷称赞大皇子勇武,乾武帝听得满脸红光眼睛都笑成了一条小缝。

秦羽则是听得心惊肉跳。

李承业这个疯子,杀这么多人肯定是冲在了最前线,就一点都不怕出意外?

还有姜青山这货,也是有够狠的。

当然。

肯定也有人不高兴,比如说苏天鹏肯定就高兴不起来。

秦羽下意识的看向苏天鹏,却发现他面带喜色跟周围的同僚热烈讨论,嘴里都是赞美之词。

真能装!

秦羽吐槽一句,等着曹景云的第二条喜报。

片刻后,等议政殿的讨论声小了些许后,曹景云这才宣布第二条喜报。

“南征军传来捷报,任远山大败,我三军歼敌共三万余人,贼寇溃败遁入深山,我军收回三府之地,正整顿兵马围剿。”

此言一出,群臣皆大喜。

南方富饶物产丰富,收回三府之地意义重大,捷报中说是围剿,说明任远山大军已经陷入不可挽回的颓势。

一旦南方全部收回,将有大量空缺,又是一次分润利益的盛宴,世家和权贵垄断资源,他们永远是吃第一口肉的。

秦羽倒是没有想那么多,他只知道大乾稳固统一符合自己的利益,所以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极为开心。

待群臣讨论片刻后,曹景云宣布了第三条喜报。

“四位皇子驻地传来喜讯,皆是大丰收,尤其以三皇子为首,春夏时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开垦荒地,与去年相比增收约三成,新修道路八十里,还将城墙翻新了一遍。”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

“增收三成?不得了,不得了啊!”

“增收三成,至少能多养活十余万人!”

“是啊,百姓手里有了余粮就敢放心生养,明年人口就得增加了!”

“人多了劳动力便多,征兵也不怕没有兵卒,若是大乾各地都是如此景象,十余年后便可横扫天下!”

“……”

听到群臣们的夸赞,苏天鹏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下意识看向乾武帝,见乾武帝也是满脸笑容不由得心中大定,不由得将腰板挺得更直了一些。

秦羽闻言却是暗暗皱眉。

三成?

简直是放屁!

这个世界没有化肥农药,也没有育种技术,即便他对农业不怎么了解,也明白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增产这么多。

这简直就是在侮辱他的智商。

现场这些称赞三皇子的,要么就是做久了权贵不知道种地的艰辛和困难,要么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大唱赞歌。

最让他气不过的是,乾武帝听到这个消息也在哈哈大笑,看起来非常高兴的模样,这让他非常不解。

乾武帝出身并不高贵,刚开始也是种地的,后来养不活自己才落草为寇,后来争霸天下成就九五之尊。

按理说他应该知道增收三成是不可能的,怎么也会跟着大家一起高兴?

“时光回溯!”

秦羽暗自吩咐系统,对乾武帝展开时光回溯,脑海中立刻出现了画面,也不管朝中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脑海中的画面上。

片刻后秦羽暗自叹了口气。

乾武帝知道此事。

但并未揭穿。

目的很简单,大乾风雨飘摇了多半年,需要喜报提振人心。

增收三成离谱是离谱了些,但这天下并非都是聪明人,绝大部分人都是盲目相信权威的普通人罢了,对于这种事情基本上都会选择相信。

对于乾武帝而言这就够了。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乾武帝早就派了谍报司的探子过去,已经掌握有确凿的证据,三皇子虚报了增产数量,且接受了大量银子支持。

但三皇子并非也是丝毫建树都没有,的确增产了,只不过不是三成而是一成,而且三皇子也确实够拼的,基本上不在衙门,每日都在田间地头或者是河道边督造河堤。

正是因为这些,乾武帝对三皇子有所不满,却也发不出脾气来,除了叹气没有表现出太过不满。

但秦羽很不满。

大皇子在北边拿命拼杀也没见你怎么称赞,三皇子弄虚作假你却没有生气,老大就这么不受你待见?

作为一个父亲,一碗水端平都做不到!

突然,秦羽有将此事揭露出来的冲动。

但理智还是将这冲动压了下来。

这样干对他而言没有任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