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灭了自己威风

但是在下不明白,为什么您偏偏要选择攻城战呢?放弃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击别人的长处,项王您想一想,这是多么的不明智啊。”

蒯通说完,朝项羽拱手。

项羽怒色渐浓,他心里清楚,蒯通说的确实是实情,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敢有胆量在他面前指责自己,即使是亚父范增,项羽都有意地将其放在后方,省得没事就指指点点。

项羽冷冷地说道:“蒯通,你太放肆了。”

钟离眜亦在一旁,见项羽如此,心中大惊,项羽杀心已起,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急忙言道:

“蒯通先生,您不远千里拜见项王为其献策,足见阁下对项王的敬仰之情,您的言语虽然中肯。

但仍有不足之处,项王自反秦以来,未尝一败,我军不久就会拿下荥阳,手刃刘季,先生说我军陷入危机,有些言过其实了。”

钟离眜很自然地缓和一点气氛,项羽怒气渐平,察觉到失态,旋即问道:“既然蒯通先生将东凌军危机分析得头头是道,那么孤王倒是要问问,孤王怎样才能摆脱困局呢?”

蒯通是何等的精明,他早已察觉到项羽心中的怒意,“项王,蒯通此来,本就是为您献策,若您认为蒯通言过其实,大可置之不理抛之脑后。

彻以为太上皇一统六国之后,天下再无分裂之势,项王您要做的,不过是承认太上皇的功过是非。

而后登基称帝,沿袭乾国的制度,实行乾国远交近攻的战略,彻以为不过五年,项王您定能一统天下。”

哈哈!

项羽放声大笑,“荒谬,汝一介狂生,对孤王指指点点,登基称帝,让孤王承认乾国的一切,简直是痴心妄想。

孤王的国家、叔父皆亡于秦人之手,孤王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孤王的一生都以灭秦为己任,毁灭乾国的一切才是孤王一生的目标,孤王要让乾国的一切都在这世界上消失。”

项羽大手一挥,不再言语,转身背对着蒯通。

蒯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甚为惋惜地说道:“项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取什么名字,叫什么称号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秦失天下,群雄逐鹿,但这并不代表秦的一切都是不对啊。”

项羽转身怒视蒯通,眼神中似乎都要喷出火来了。

钟离眜大呼不妙,连忙将蒯通拉住,言道:“天色已晚,先生还是请回吧,我送先生回去。”

急忙将蒯通往外扯,蒯通对项羽已经心灰意冷,匆匆拱手告别。

营帐外,钟离眜拍了拍额头,叹道:“谢天谢地,先生,您总算活着出来啦。”

蒯通有些显得失魂落魄,言道:“想不到项王尽然如此固执,鹿死谁手尤未可知啊。”

钟离眜急忙道:“先生慎言,此处仍是东凌大营,小心此话被别人听到,当初,韩国有位儒生劝谏项王定都咸阳。

项王不从,想衣锦还乡,被韩生嬉笑沐猴而冠,谁知此事被项王知晓,一怒之下,将韩生给煮了。”

蒯通不自觉地摇了摇头,喃喃自语,“沐猴而冠,沐猴而冠,想不到还真是如此。”

钟离眜道:“我与先生有数面之缘,一则不愿先生受到伤害,二则也是为了项王,不愿项王背上擅杀儒生的名声。我能为先生所做的只能如此了,先生还是另谋他就吧。”

蒯通拱手拜谢,“多谢钟离将军了,彻底铭记这份恩情。”

钟离眜亦拱手回礼,“先生一直走,就出了东凌军大营,放心,此处乃本将辖区,来时我已经吩咐了属下,先生尽管出去,定会畅通无阻,本将就此告辞了。”

蒯通目送钟离眜离去,转身上马飞奔出大营,心中默默念想,项羽此处是不会再来了,刘季那里呢?

刘季泗水亭长出身,一身流氓习气,听说得志之时,为戏弄儒生,往儒生的帽子里撒尿,简直就是斯文扫地,况且听闻边城之战时。

刘季为了逃命,竟然将自己的一对儿女都推下马车,如此狠毒之人,与勾践无异,可共患难共富贵,不去也罢!

立在黄河渡口,往西就是关中,往北不远就是魏地,蒯通凝思半刻,飞身下马,大叫道:“船家,某要渡河北上。”

河东郡,安邑,现在就剩下了曹敬伯一人,机不可失,魏武现在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夺权。

魏武下首坐着几位魏地豪门子弟,安邑郭晖、郭庭兄弟俩以及河内豪门朱文,最近一段时间,他们是经魏武的极力举荐走进了苍狼国庙堂之上。

郭晖率先言道:“魏王,此事我看还得从长计议,毕竟苍狼国朝廷初创,国家才刚刚安定,若是突然夺取曹敬伯之职,此举无异于向汉王发难,到时候,恐怕局面不好控制。”

郭庭也是随声附和,夺权可行,关键是引发的后续问题是难以估量的,作为郭氏家族的一员,首先需要考量的是家族利益,其次才是国家利益,稍有不慎,郭氏家族有覆灭之灾。

魏武当然明白他们的心思,但他并没有急于辩驳,反而十分平静地问道:“朱文,你说说看,此举可行吗?”

朱文用嘲弄的眼神望向郭氏兄弟,讥笑他二人胆子太小了点,自古富贵险中求,扫除了汉王势力。

就能完全控制魏地,家族实力也能水涨船高,迅速膨胀,像现在这个样子,处处仰人鼻息,这日子何时是个头啊!

朱文回道:“魏王,卑职以为此举可行,刘季现在荥阳尚且自顾不暇,说不定哪天又要被项羽打回汉中去了,再者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韩重言,依卑职看来,韩重言言过其实。

自从上月去了上党郡到现在都没有拿下,能力估计也就一般般。退一步讲,就算韩重言回师杀了回来,我安邑城乃中原坚城,当年乾国数十万兵马都未曾拿下,怕他韩重言作甚。”

“好,这才是精辟的分析,不像有些人,事到临头,长他人志气,灭了自己的威风。”魏武故意说道。

郭氏兄弟知道魏王是针对自己,觉得十分憋屈,自从魏王当政以来,郭氏兄弟觉得魏王行事虽然有谋略、有能力。

但做事情往往太操之过急,须知有些时候,韬光养晦远比锋芒毕露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