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钱
祁同伟端着酒杯站起身,杯沿的酒液晃出细碎的光。他是安坪市副市长,此刻没穿西装,一件深色夹克衬得身形更显挺拔,嘴角噙着抹带点痞气的笑:“各位乡贤别见外,咱安坪人早年在外闯,靠的是膀子硬,可现在得靠脑子活——总不能让‘能打’这名声,压过了‘能干事’吧?”
话音落地,满场笑声炸开,像滚过一阵暖烘烘的风。坐在角落的五金老板张建军放下筷子,黝黑的脸上泛起红,他往前凑了凑,手里还捏着半个没吃完的包子:“祁市长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早年我在鹏城电子厂打工,车间主任一听我是安坪的,立马把我调去看仓库,说‘你们那儿的人能打,看仓库放心’!后来才知道,是咱这儿早年有几个混子在外头惹了事,坏名声传得比啥都快!”他边说边比划,满是无奈又带点释然。
祁同伟收了笑,举杯的手悬在半空,眼神陡然沉下来,却透着股让人信服的劲:“所以更得靠各位把好名声挣回来!今天放句狠话:各位乡贤若想回乡投资,安坪市委市政府就是你们的后盾,全程护航!单家实力有限?没关系,欢迎组建产业联盟!只要联合体固定资产总投资达5000万,安坪经开区即刻开通绿色通道,税收减免、土地优惠……政策红利,上不封顶!”
“上不封顶”四个字砸在桌上,像颗石子落进滚水里,现场顿时沸腾起来。
“这话实在!”做梭织的沈总猛地一拍桌子,西装袖口滑下来,露出腕上的老手表,“我在鹏城租的厂房,今年租金又涨20%,再涨下去,利润都不够交租的!可自己拿地建厂,光环评、基建就得一个亿,咱小厂子扛不住啊!”
“扛不住就抱团!”做针织的李总接话,他手指在桌上敲着数:“咱四家——我这针织、沈总的梭织、老周的辅料、老赵的印染,加起来投1.8亿,建个百亩智慧工厂!我出4500万,独占整栋五层厂房,楼上开车间,楼下搞仓储,谁也不耽误谁!”他越说越兴奋,唾沫星子溅到桌上,自己浑然不觉。
“我们电子组也参一个!”做连接器的王总举着酒杯站起来,“我们三家联合注资1.2亿,搞个8层垂直产业链园区,一楼做模具,二楼注塑,顶楼设实验室,上下游全串起来,比在鹏城分散着干效率至少提三成!”
满桌人都跟着点头。这些在鹏城扎根了十几年的企业家,谁没算过账?安坪的人力成本比鹏城低四成,地价更是连一半都不到,早盼着把生产基地迁回故土,只是缺个领头的、敢拍板的——祁同伟这番话,正好捅破了那层窗户纸。
祁同伟的目光落在主位旁的刘海生身上。这位星科通讯的董事长,手机年销量600万台,“星品质、利天下”的广告在高铁站随处可见,此刻正慢悠悠地转着酒杯,指节叩着杯壁,发出轻响。
“刘总,”祁同伟开口,声音不高,却精准地压过了周遭的议论,“星科的‘研产销’一体模式确实厉害,但恕我直言——船大了怕浪,巅峰时最得防着‘黄赌毒’那类虚火陷阱。你看鸿海,靠代工做到世界500强,代工利润是薄,可它能反哺研发,订单稳了,研发投入才敢砸,这叫风险对冲,方能行稳致远。”
刘海生挑眉,放下酒杯的动作带着点较劲的意味。他五十出头,两鬓微白,眼神却像鹰隼似的亮:“祁市长这是劝我做‘加工厂’?代工那点利润,薄得像刀片!”
“刀片磨得快,也能割开市场。”祁同伟指尖轻叩桌面,“鸿海代工起家,去年营收超万亿,研发投入占比5.8%,比不少自有品牌都高。它靠代工稳住基本盘,才有底气砸钱搞芯片、新能源——刘总,星科要想从‘卖手机’变成‘造生态’,代工这步棋,不能少。”
“说得好!”邻座的维国家具董事长刘维国猛地一拍大腿,他嗓门洪亮,震得桌上的酒杯都跳了跳。这位做实木家具起家的老板,此刻正攥着刘海生的胳膊,笑得满脸红光:“海生老弟,我跟你赌一把!我押10亿建Ai智能家居产业园,从智能床垫到全屋控制系统,全产业链打通!你这科技巨头,不跟一注?”
刘海生盯着酒杯里晃动的倒影,忽然“咚”一声把杯子顿在桌上。酒液溅出来,在桌布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他抬头时,眼里的犹豫全没了,只剩股豁出去的豪气:“好!刘老哥都敢押,我怕啥?我个人投20亿,成立‘安海精密制造’,专攻高端消费电子odm!就落户安坪经开区,跟你这智能家居产业园做邻居!”
“轰——”
全场掌声像炸雷似的响起来,有人拍着桌子叫好,有人举着酒杯互相碰,连服务员都站在门口笑。
坐在末席的王耀民——安坪经开区常务副主任,激动得指尖发颤。他悄悄掐着算:30亿投资,占安坪市去年工业固投的18%!这要是落地,今年的考核指标直接超额完成!
祁同伟却没露多少笑意,转头看向身边的曾爱武:“爱武,30分钟内,我要看到投资框架协议。”
曾爱武是经开区党工委委员,闻言立刻起身,脚步快得带起风。他心里翻江倒海:祁市长的铁律果然不是吹的——“当日事绝不过夜”,哪怕是酒桌上定的事,也得钉死在纸上;更绝的是他那眼光,早看出智能家居是万亿蓝海,硬推着刘维国往风口上站;前阵子华特集团的副总裁还对安坪爱答不理,被祁市长三句话点透成本优势,第二天就带着团队来考察了……
酒桌重新热闹起来。刘海生亲自拎过酒瓶,给祁同伟斟酒。透明的白酒在杯中泛起细密的酒花,他手腕一抬,酒瓶稳稳停在杯口,眼神里带着股较量的劲:“祁市长,这杯三两,我干了。30亿的协议,当场签。”
祁同伟抬手接杯,掌心托着杯底,像握着枚沉甸甸的令箭。他迎着刘海生的目光,声音不高,却字字带力:“君子一诺。安坪市以百年营商信誉担保——你敢投,我们就敢让你赚得踏实。”
两只酒杯“当”地一碰,酒花溅出,映着满场的笑,也映着安坪这片土地正悄然燃起的热望。安坪官场的茶余饭后,总有人暗戳戳议论祁同伟的升迁——从区局到副市长,再到主持经开区工作,他的仕途像坐了火箭,快得让不少深耕多年的老干部心里打鼓。“根基太浅”“靠运气”的闲话没断过,直到那笔40.3亿的战略投资砸下来,所有质疑声都像被掐断的烟蒂,悄无声息地灭了。
谁都知道这数字意味着什么——它是延远市去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倍,够安坪七个最偏远的区县花上一整年。更狠的是,这笔钱是祁同伟赴任国家级经开区刚满一个月就拉来的,快得像一阵雷,炸得整个安坪官场都懵了。那些曾酸溜溜说“年轻人毛躁”的人,此刻都闭了嘴——能啃下这么大块骨头,哪是毛躁,分明是带着雷霆手段的狠角色。
当夜,安坪市委常委会议室的灯亮到很晚。祁同伟风尘仆仆地推门而入,公文包一放,直接打开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的光束在巨幕上铺开,《鹏城招商战报》几个黑体字格外醒目,下面是密密麻麻的数据:
markdown
[安海精密] 20亿电子odm基地→可吸纳就业8000人
[安维集团] 12亿智能家居链→年创税预计3.5亿
[产业联盟] 8.3亿集群投资→激活三大产业链
黄耀坐在左手第一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耳,指尖微微发颤。他看着那串“20亿”“12亿”的数字,喉结动了动,开口时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涩:“同伟啊,你这把火……烧得太旺了。”
“何止是旺!”右手边的萧泽宇猛地一拍桌子,性子向来直率,此刻眼里闪着光,“这是给安坪经济装了核引擎!咱们琢磨了三年的产业升级,你一个月就给撬动了!”
会议室里响起低低的吸气声,有人低头飞快地算着账,有人对着幕布上的数字出神。40.3亿,不是零散的小打小闹,是实打实能落地的项目——8000个就业岗位,能盘活多少家庭?3.5亿年税收,够修两条贯穿城乡的快速路。
祁同伟拿起激光笔,红色的光点在巨幕上划过,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数据洪流:“40亿落地后,保守估计能拉动全市gdp增长4.2个百分点。但更关键的是这个——”他按了下键盘,幕布切换成一张密密麻麻的产业链图谱,红色线条将电子代工、智能家居、服装升级三大板块串成一张网,“我们卡住了这三大赛道的咽喉。”
激光笔点在“安海精密”的节点上:“高端电子odm,能承接国内外顶级品牌订单,这是把‘制造’变成‘智造’的钥匙。”又移向“安维集团”:“智能家居链从设计到生产全闭环,将来能辐射整个华南市场。”最后落在产业联盟:“服装产业抱团升级,从贴牌代工到自创品牌,这是让安坪制造‘走出去’的底气。”
黄耀的目光紧紧锁在幕布上,那些跳动的数字、交错的线条,在他眼里渐渐变成了另一种模样——是安平市与经开区联动发展的蓝图,是政绩报告上亮眼的增长曲线,是他再进一步的阶梯。他清楚,祁同伟这一役打得漂亮,而作为分管区域经济的常委,这份功劳里,自然有他的一份荣光。
“好小子,”黄耀端起茶杯,掩饰住眼底的激动,声音里带了笑意,“下一步,需要省委协调什么,尽管开口。”
祁同伟点头,激光笔在幕布上最后一点,定格在“三个月内破土动工”的字样上。会议室里的空气不再沉闷,连灯光都仿佛亮了几分——谁都明白,安坪的经济版图,要因为这40.3亿,彻底变天了。黄耀的指节在红木桌面上重重叩击,每一下都像敲在青铜编钟上,声如金石,震得杯盏里的茶水微微晃漾。
他是省委常委,此刻眉头舒展,眼里却燃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同伟,客商考察团落地那天,我亲自带队去机场接。”
他顿了顿,指尖在桌面上画了个圈,语气陡然加重:“安坪市四套班子,一个都不能少,全去!警车开道,红毯从停机坪铺到贵宾厅——咱安坪人办事,要么不办,要办就得让这些企业家瞧见,什么叫百年不褪色的诚意!”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见窗外的风,谁都明白,省委常委亲自接机,这规格,是把这40亿投资捧到了心尖上。
萧泽宇的办公室亮着盏台灯,光线在堆积如山的报表上投下参差的影子。这位安坪市政府党组成员捏着份《工业增量预测表》,指尖划过“40.3亿”那串数字,长长吁了口气,声音里带着点难以置信的喟叹:“40亿啊……你小子这哪是拉投资,是给省里扔了颗深水炸弹!”
他忽然用红笔圈住“安海精密”四个字,笔尖重重一点:“就这一家,20亿的电子odm基地,能把安坪市的工业增速直接拽进全省前三!”
报表上的数据像活过来似的在灯光下跳动,萧泽宇的指尖沿着数字游走,像是在触摸一条奔涌的河流:“你自己看——固投增速,原来基数58亿,现在直接干到80%往上;gdp增幅,全省均值才6.3%,咱安坪能冲到12.7%;最狠的是这个,”他指着“工业增量”一栏,“单年能顶过去五年的总和!”
“项目落地才是生死线。”萧泽宇忽然抬头,眸子里蹿起股狼性,手掌在桌上一拍,“需要协调省国土厅批地?我连夜去省城蹲守。环保厅的环评要特批?我让分管副厅长带着专家组过来,24小时盯着!我这手机,全天开机待命!”
他说着,忽然压低了声音,台灯的光晕在他脸上投下半边阴影:“黄常委要是借这股势,能再进一步……”
祁同伟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茶雾袅袅升起,模糊了他的眉眼。他轻笑一声,接话时语气平淡,却像颗石子投进静水:“那大哥您这省政府党组成员的‘副’字,是不是也该摘了?”
萧泽宇手里的茶杯猛地一顿,滚烫的水汽腾起,瞬间掩住了他眼底的锋芒。他盯着杯里晃动的茶叶,半晌才缓缓道:“慎言。”
“这青云梯,一步都错不得啊。”他的声音轻得像被风吹散,却带着官场里最沉甸甸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