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僻静之地
中午,我没有带吉拉拉去吃饭,打算留着肚子,晚上去紫云阁会所好好搓一顿。在路边报摊上买了一张首都地图,摊开仔细看了看,心里盘算着下午带吉拉拉去哪儿逛逛。
早就想带吉拉拉去寺庙拜一拜佛祖,毕竟她是个从南洋来的奇女子,虽然现在有了身份证,但总觉得她与这个世界还有些格格不入。或许去寺庙拜一拜,能让她心里多一份归属感,也能祈求佛祖保佑她在这个世界平安顺遂。
我在地图上找了找,最终选择了历史最悠久的潭柘寺。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寺庙依山而建,环境清幽,香火鼎盛,是个修心养性的好地方。
虽然我是个道门中人,但佛家和道家本就有着深厚的渊源。佛道两家在华夏历史上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早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道家讲究“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佛家则强调“缘起性空”,注重修心悟性。两者虽有不同,但核心都是修身养性、追求心灵的解脱与升华。
对我而言,去寺庙拜佛也是另一种悟道修心的方式。修仙问道,本就不应拘泥于形式,而是应该博采众长,汲取各家精华,才能不断提升自我。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佛家讲究“随缘而行”,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无论是道家的清静无为,还是佛家的慈悲为怀,都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探索。
我和吉拉拉来到潭柘寺,原本想在这古朴的寺庙中感受一份远离尘世的宁静,却没想到前来许愿的游客和信徒络绎不绝,香火鼎盛的寺庙反而显得喧嚣无比。
于是,我拉着吉拉拉的手避开人流,专挑那些偏僻的小径走,不知不觉间竟闯入了一处标着“游客止步”的寺庙后院。
这里与前面的喧嚣截然不同,仿佛是两个世界。后院幽静而古朴,四周古木参天,鸟鸣声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一条青石板小路蜿蜒向前,尽头是一方清澈的鱼塘,塘中几尾锦鲤悠然游动,水面上漂浮着几片落叶,显得格外静谧。
鱼塘边,一位身穿灰色僧袍的老和尚正蹲在石阶上洗衣服。他的动作缓慢而从容,仿佛与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我远远望去,只觉得他的身影有些熟悉,尤其是那股若有若无的气场,让我心中一动,仿佛在哪里见过。
我带着吉拉拉走上前,恭敬地合十行礼:“大师,打扰了。”老和尚抬起头,露出一张慈祥的面容,眼神深邃而平和,仿佛能看透人心。他放下手中的衣服,擦了擦手,缓缓说道:“两位施主,能走到这里,也是缘分。”
我心中一震,总觉得他的语气和神态似曾相识,却又说不清在哪里见过。于是,我试探性地问道:“大师,我们是否曾经见过?”
老和尚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了指鱼塘边的石凳:“施主,既然来了,不妨坐下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