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真正的目的

第六百五十六章  真正的目的

一听这话,邓玉函顿时脸色一变,连忙便摆了摆手。·3*4_k,a*n′s¨h+u!.¢c\o~m_

“臣……臣不想回到楚国,臣现在只想追随在燕王殿下左右,为燕王殿下效犬马之劳!”

说着邓玉函已经摆出了一副忠诚的模样。

看着他这副摇尾乞怜的模样,杨凡笑着摇了摇头。

“本王并非是什么豺狼虎豹,像邓相这样的大才,本王又岂能将你留在兖州呢?你身为楚国国相,自是要回楚国才是!”

“这……”

邓玉函不由有些懵逼。

他实在搞不懂杨凡的脑回路。

自己身为楚国国相,杨凡竟然说放就放?

他就不怕自己回到楚国以后立刻稳定局势,再度对兖州造成威胁吗?

看到邓玉函一副沉思的模样,杨凡轻笑一声。

“怎么,邓相不愿意?”

一听这话,邓玉函不由脸色一紧。

虽然他猜不透杨凡的心思,但他能够感觉得出来,自己要是再废话,只怕就要弄巧成拙了。

当即邓玉函便赶忙开口道。

“臣虽然一心想要效忠燕王殿下,但臣毕竟是楚地之人。¢1\9·9\t/x?t,.·c·o,m^若还能回到楚国,那臣自然是乐意之至!”

“而且臣回到楚国之后,一定痛改前非,整顿楚国上下,同时力劝楚国新君与燕王殿下永世交好!从今往后,我楚国与燕王殿下之间便是兄弟……不不不,父子之国!”

邓玉函说着便对着杨凡长长一拜。

为了讨得杨凡欢心,邓玉函索性就直接为下一代楚王认下了一个新“爹”。

不过,对于邓玉函要让楚国认自己当“爹”这件事情,杨凡并没有太多反应,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很好。既然邓相愿意回到楚国,那么这两日就暂且在营中休息吧。两日后,本王会将楚王的灵柩准备好,到时候就要麻烦邓相护送灵柩回国了。”

“啊?灵……灵柩?”

邓玉函一听这话,顿时懵逼。

看他一副不解的模样,杨凡微微一笑。

“怎么,邓相身为国相,难道竟还不愿护送楚王灵柩?”

“这……”

邓玉函顿时脸色一苦。

写了国悼书,好歹自己回楚之后还能辩称是受了杨凡蒙骗,这才在悲痛情急之下写了这封国悼书。

可要是他再带着一个棺材回去,到时候被证实不是楚王,那他这个国相还怎么当下去?

但看了看杨凡那副笑眯眯的模样,邓玉函就不禁打了个寒颤。?c¨h`a_n~g′k′s¢.+c~o/m_

自己现在根本没得选。

他现在要么就带着楚王的棺材回去,要么就自己躺在棺材里回去!

想到这里,邓玉函不敢再犹豫,连忙便拱了拱手。

“臣悲痛万分,愿竭力护送楚王殿下灵柩回国!”

看他如此识趣,杨凡甚是满意,当即便挥手让人将他带下去休息。

等邓玉函恭恭敬敬地告退之后,杨凡也挥手让众人退下休息。

众人不敢多说,连忙便拱手告退。

许新文犹豫了一下,他其实还是想让杨凡加大对楚王的搜捕力度。

但他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都能想到的事情,燕王殿下又岂会不知。

如此一想,许新文便也不再停留,跟着众人退了下去。

转眼之间,帐中就只剩下了他和夏若琳。

杨凡看向夏若琳。

“长公主殿下,你今天也忙了一天了,还是赶紧去休息吧。”

今天要说最忙的人是谁,那除了陈方知以外,无疑就是夏若琳了。

兖州这一战,杨凡他们看似以少胜多,而且还未付出什么大的代价,但也有不少伤兵。

而夏若琳这一整日都带着自己培养的战地护士班在救治伤员、安抚军心,可谓是忙碌到了极点。

听到杨凡的话,夏若琳打了个哈欠。

“我……我还有事情想问你,我问完再走。”

听她这么说,杨凡点了点头。

“长公主有何事想问,尽管问吧。”

说着杨凡已经翻开了一份公文看了起来。

夏若琳想了想,便坐得离他近了一些。

“我很好奇,你这样放纵楚王逃走,却又命邓玉函写国悼书,又

要求他护送灵柩回国,大肆宣扬他的死讯,这样做有什么用?”

“如果说是为了动摇楚国军心,可问题是一旦楚王回国,这谣言不就不攻自破了吗?虽然确实有一定作用,但也动摇不了楚国根基啊!他们不还是能卷土重来吗?”

看着夏若琳脸上的疑惑之色,杨凡微微一笑。

“其实臣做这件事情,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动摇楚国*军心,更不是为了借此宣扬战绩,好传到朝中让陛下安心。”

“哦?那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夏若琳歪了歪脑袋,神色越发疑惑。

杨凡淡然一笑。

“臣这样做,当然是为了给楚国的三位公子一个机会啊。”

“给楚国的三位公子一个机会?”

夏若琳顿时沉思起来。

杨凡本想直接将自己的计划告诉夏若琳,但看到她面露思索之色的模样,杨凡便暂时将话收了回去。

而夏若琳思索片刻后,突然眼前一亮。

“啊!我知道了!”

夏若琳一脸惊喜地叫了一声。

看着她这副惊喜的模样,杨凡微微一笑。

“那不妨请长公主说说,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看着杨凡这副要考教自己的模样,夏若琳嘿嘿一笑。

“你这样做,是为了让楚国的三位公子在楚王回国之前斗起来!一旦楚王死讯传回,这三人必然斗得头破血流,而他们背后的世家和官员将领等也必然全力支持自己的主子。”

“到时候不管争不争得出结果,楚国都不可能再恢复平静了。而等楚王回国,面对这种情况,他想要保住自己的王位,就必须重新整顿楚国上下。”

“但三位公子背后的势力已经为了争夺王位而下场了,此时他们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就算是楚王想要压下,这些人也不可能乖乖就范。”

“更别提,你现在又是国悼书又是护送灵柩,彻底把邓玉函也逼到了楚王的对立面。连国相都不再效忠于自己了,可想而知楚王到时候压力会有多大!”

“届时,整个楚国将永无安宁之日,更别提是重整旗鼓,再度进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