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落魄的楚王
黑骑在其据点中搜出了大量金银财宝、粮食,以及多名被他们关押的女子和男童。
黑骑将青风堂的罪证一一列出,张贴在镇中心的告示栏上,又将查抄的部分粮食和财物当场分发给了受害的百姓。
当看到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帮派“大侠”们被黑骑像拖死狗一样拖出来,看到他们的罪行被公之于众,青石镇的百姓们先是震惊,随即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
“燕王殿下千岁!”
“燕军威武!”
“多谢燕王殿下为民除害啊!”
不少百姓甚至激动得跪倒在地,朝着杨凡大军行进的方向叩拜。
这样的场景,在杨凡大军所过之处,不断上演。
黑骑如同鬼魅般穿梭于各个城镇山头,专门清剿那些为祸一方的游侠帮派。
他们手段凌厉,行动迅速,从不拖泥带水。
这些游侠帮派,平日里将自己的武功吹嘘得天上天下,无人可敌,但他们这种手段,也就是欺负一下普通百姓。
在黑骑面前,这些人根本不堪一击。
而每一次清剿之后,燕军都会将罪证公示,同时将查抄的不义之财分发给百姓,或是充作军粮赈济灾民。
一时间,“燕王杨凡”的名字,在楚国北境乃至中部地区,几乎成了“救星”的代名词。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向燕军靠拢,提供情报,指引道路,甚至有人直接带着锄头、扁担,想要加入燕军,为自己挣一份前程。
对于这些投诚的百姓,杨凡来者不拒。
年轻力壮的,经过简单训练后补充入军中,或是编入辅兵,负责后勤辎重。
年老体弱的,则安排他们参与到战后重建、开垦荒地等工作中,按劳分配粮食,给予妥善安置。
大军的规模,在不知不觉中,竟然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膨胀着。
……
楚国,梁城。
梁城作为一座小城,至今尚未被战火波及。
但随着战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梁城。
以往战时逃难,逃的大都是平民百姓。
可此次涌入梁城的,却显少有普通百姓,大多都是各地的乡绅豪强。
这些人都被杨凡的事迹所震慑,根本不敢留在本地,只一心想要往距离王都更近的城池逃去。
虽然杨凡也不是见到乡绅和豪强就杀,但这种时代,又有多少乡绅豪强没有做过恶事呢。
随着大量外来人员涌入,杨凡的“仁政”和楚国朝堂的混乱消息也随之传遍大街小巷。
城西一处破败的茶寮外,蹲着一个浑身脏污、衣衫褴褛的乞丐。
他头发板结,脸上布满泥垢和擦伤,一条腿不自然地弯曲着,显然是瘸了。
他捧着一个豁了口的破碗,眼神呆滞地望着地面,耳朵却竖得老高,捕捉着茶寮里茶客们的每一句闲谈。
“听说了吗?郢都那边又打起来啦!三位公子在金殿上差点动手,连国相邓大人都被气病了!”
“何止是气病?我有个在王宫当差的亲戚,说邓大人是被三公子的人给架出去的!说是‘静养’,实则相府都被兵围了,哪里也去不了!”
“唉,国难当头,不想着怎么打退燕王,还在争那把椅子……”
“打退?拿什么打?北边传来的消息,燕王殿下的大军势如破竹,沿路的城池有不少都是主动开城投降的!”
“可不是嘛!我二舅从临河逃难过来,他说燕王进城就开仓放粮,砍了城里的恶霸,把地和粮食都分给穷人了!还给当兵的吃饱饭,愿意回家的发路费!”
“真的假的?还有这种好事?那……那燕王要是打到咱们梁城……”
“嘘!小声点!不过……要真那样,咱们的好日子是不是就来了?总比现在被税吏和那些‘侠客’天天盘剥强吧?”
一群人话到此处便停歇了一会儿。
过了片刻,才有人幽幽的叹了口气。
“要说邓相也是倒霉,他和郑大监辛辛苦苦,历尽风霜才将楚王的灵柩送回来,结果刚一回国就被软禁了,这叫什么事!”
听到这话,一直支着耳朵偷听茶竂里面的动静的乞丐顿时身体绷紧,捏着破碎瓷碗的手指都因过度用力而指节发白起来。
“邓玉函,郑宝!”
乞丐咬着牙,眼中怒火喷涌。
此人正是刚从兖州逃回来的楚王。
此刻的楚王愤怒无比。
他这一路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逃到这里,结果坏消息一个接一个。
该死的邓玉函和郑大监,这两个叛徒,竟然与杨凡联手,编造自己的死讯,甚至还像模像样的将“他”的灵柩给带了回来。
正因如此,楚国局势才会纷乱至斯。
而他也不敢轻易现身。
普通百姓根本就不认识他,而其他人一看自己没死,最有可能做的事情就是杀了他灭口,或者将他抓住,交给杨凡换取赏金。
毕竟现在他名义上可是个死人。
“你们两个给本王等着,等本王重回王都,我誓要将你们千刀万剐!”
楚王咬着牙,心中已经给邓玉函和郑大监判了死刑。
“还有那三个孽畜,待本王回归,必要将你们全部废黜!”
楚王一拳捶在地面,发出了一声“砰”响。
这顿时就吸引了茶馆里面的众人的注意力,一群人纷纷抬眼看向这个乞丐。
楚王赶紧将头发拨到脸上,防止被人认出来。
随后他赶忙起身便走,离开了茶馆。
茶馆中的客人虽然觉得这个人有点怪,但一个脏兮兮的乞丐,也不值得他们过多关注,很快便收回了眼神。
直到远离了茶馆,楚王这才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
当务之急,是尽快回到郢都,重新掌控局面。
只要自己回去了,以自己的威望,定能收拾那三个逆子,组织兵力,将杨凡这个竖子彻底剿灭!
若是早知今日,当初灭了燕王之后,他就该斩草除根,把京城里的杨凡也一同灭了的。
此时楚王走在大街上,思索着该怎么回到王都。
就在这时,楚王想到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