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举荐人才
“滕严,这巴郡可就交给你了!”
“是!请城主放心!”
“嗯。”
王炎点了点头,而后看向众人说道:“来人,立刻设宴,庆贺收复巴郡!”
“是!”
...
夜晚,书房内。
“孔明,让你准备的名单可准备好了?”
诸葛亮从怀中拿出一份册子,而后递到了王炎的面前。
“这是属下认为合适的人选,还请主公筛选一二。”
说完,便站在原地,等着王炎的回复。
王炎拿起册子,而后打开观看。
当看到第一个人名的时候,眉头顿时一挑。
“南宫雷?让他当太守?这合适吗?”
诸葛亮拱手回道:“回主公,若论才能与资历,那自然是不合适的。
但是南宫雷可是南宫夫人的亲弟弟,是主公的小舅子。
本来就是主公的亲属,理应得到重用。
再加上此次收复广汉,南宫家出了不少力,更应该着重奖赏才是。
一个广汉太守的职位,属下以为并不算过分。”
王炎闻言缓缓点了点头。
确实,南宫家对王炎支持很大,南宫晴天更是成为王炎的人。
本来也确实应该提拔一下。
再者说,此次曹仁收复广汉,南宫家也确实出力颇多。
钱财也好,女人也罢,这些都不是南宫雷需要的。
唯有一个配得上身份的官职,这才是南宫家最需要的。
而广汉太守,这个王炎麾下仅有三个的职位,确实是最好的一个奖赏。
“你说的...也有些道理。可是如此一来,这个太守就成了几乎摆设,只是为了拉拢人心而已。
如此一来,广汉郡的郡丞跟主簿这两个副官,就需要着重挑选一下了。”
诸葛亮一脸认同的说道:“主公英明,确实如此。
但广汉郡的郡丞以及主簿二人皆已归顺我大炎郡,按照主公的意思,他们也都官复原职。
如此一来,这两个职位就不能再安置了。
但是,这广汉长史一职暂时无人接任,所以属下便举荐了一人担任长史一职,负责辅佐广汉一切发展事宜。”
王炎听后,立刻顺着名册往下看。
“荀攸暂时接任长史?”
“正是!荀军师的才能众人皆知,一个小小的郡长史而已,必然是手到擒来。
况且,第三军团需要领兵镇守广汉,曹统领则是接任广汉郡尉兼守将的职位。
既然如此,那么荀军师暂任长史,那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第四军团肩负守护广汉的重任,一时半会不可能调离。
等到战况明朗,不需要第四军团再驻守广汉的时候,那广汉郡也治理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进行即可。
若是南宫雷有几分才干,日后提拔重用也不为过。
可若是他才干平平,不堪大用...”
说到这里,诸葛连便停了下来,没有继续说。
毕竟是王炎的小舅子,他掺和太多反而不好。
点到为止,让王炎自已做决定就行。
“我明白了,这广汉郡的官员,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办。”
说完,王炎放下一份名册,又拿起了另外一份。
“嗯?巴郡太守的职位,让蔡邕来做?何意啊?”
“回主公,蔡署长能力不俗,绝对不只是教书育人而已,就算是对于政务,那也是十分通透。
属下以为,这巴郡面积广鏖,比汉中与广汉加起来都要大了不少。
如此重要的大郡,必然要派遣一位可堪大用之人担任太守才行。
除此以外,这巴郡的教育事业也极为繁重,与其派别人来此担任学政署分部的部长,还不如让蔡邕这个署长亲自前来督导、指挥。
有蔡署长亲自督导,加上几位郡丞、主簿等人辅佐,以及驻扎部队的配合,定能在短时间内将巴郡治理的井井有条。
无论是农业、商业、又或者是教育事业,都能极快的跟汉中对标。”
听到诸葛亮的解释,王炎也是缓缓点了点头。
他已经明白诸葛亮让蔡邕过来主持大局的意思了。
学政署看似是大炎郡各署之一,蔡邕更是署长一职。
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多大的职权。
尤其是伴随着汉中的教育体系慢慢完善,他们的工作就更加轻松了。
之前没有李文,只有韩正一个人辅佐,那自然是有些捉襟见肘。
现如今有李文这个五星级教书匠辅助,他们韩正两人足以应对汉中一切教育事宜。
至于蔡邕,一个未来的国子监博士,兼翰林院院士,自然不能永远窝在汉中那一亩三分地。
只有走出来,看看其他地区,增长见闻,才能对未来的教育事业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
“嗯...你说的有道理!非常有道理!我倒是没想到让蔡邕来担任这巴郡太守一职。
好!很好!”
一边说着,王炎一边将名册收了起来。
“就按照你说的办,其余官员也按照你的名册来调派。
至于蔡邕,最多十天便可来到巴郡郡城。
既然这官员一事已经定下,那么...对于治理巴郡跟广汉一事,你可有何建议?”
听到王炎的再次询问,诸葛亮的脸色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沉默片刻之后,诸葛亮这才拱手说道:“主公,依属下之见,这治理巴郡可要比当初治理汉中难多了。”
“哦?说说你的看法。”王炎正襟危坐的问道
“是,这段时日,我们虽然都是攻城,但是一路走来,属下也对巴郡的情况有了几分了解。
相对于汉中而言,这巴郡要更加偏僻、混乱!
同样,大大小小的贼寇数量也要更多一些,尤其是山贼,那更是数之不尽。
贼寇的袭扰、各大领主之间的纷争、以及天气干旱颗粒无收,三者叠加之下,可以想象,这巴郡的百姓过得有多么痛苦。
现如今主公不过是解决了第二个而已,还有剩下的两个没有解决呢。
清缴贼寇需要时间,尤其是这巴郡如此之大,清缴起来那就更麻烦了。
至于这干旱...主公拥有降雨的能力,反而是最容易解决的。
所以,属下以为,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要一边派兵清缴贼寇,一边降雨救治耕田。
除此以外,还要在各县、镇、乃至村子里发放一定的粮食,让百姓们能够熬过这段时日。
等到下个月,粮食正常生长之后,百姓们的日子自然也就恢复如初。
百姓们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其他问题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