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终于还是出手了
尽管这些年一直在改进,可方便面生产车间内的工作环境,还是一如既往的差。
尤其到了天热的时候,为了保障工人们的健康,厂里还特意设定了补水时间。
在线上工作两个小时,休息十分钟用于喝水,休息。
现在刚九月中旬,正是秋老虎最厉害的时候。
人在生产线上时间长了,那是真抗不住。
庄薇薇也是趁着补水时间透透气。
出来就看见了站在路对面的李天明。
“中午刚到家。”
李天明说着,把烟盒递了过去,庄薇薇熟练的抽出一支点燃。
这年头,女人抽烟不算啥新鲜事。
石淑玲和方艳梅也都是大烟枪。
二兰子、三红谁不是偷着抽。
“你妈身体咋样?”
前段时间盖满村查出来个胆结石,还是搭李天明的车,去县医院做的手术。
回来以后,就拿着那块一厘米见方的结石,到处让人参观。
感觉不像是生病,倒像是做了啥了不得的大事。
“没事了,我……还没谢谢你呢!”
“谢啥,一个村的乡亲,帮个忙也是应该的。”
“不光是因为我妈的病。”
李天明知道庄薇薇是啥意思。
她自从回来进厂工作以后,没少被人在背地里说闲话。
李天明知道后,让天生处理过两个乱嚼舌头的,关于庄薇薇的传言才渐渐平息下来。
可以说,庄薇薇能在李家台子立足,确实要感谢李天明。
否则的话,盖满村是那么块料,庄薇薇又……
农村人最看重名声,舌头底下真的能压死人。
“你好好干,用不着管别人说啥!”
庄薇薇回来以后,在厂里干活一向很卖力,再加上头脑灵活,现在已经做了二车间的工长。
李天明知道,自从做上工长以后,又有人在背地里传闲话。
说啥的都有,这次倒是没有人乱编排李天明和庄薇薇,男主角换成了天生。
因为这事,天生还和李天明抱怨过一次。
“我才不在乎呢。”
要是以前,她或许忍受不了,但现在,她早就看开了。
人是为自己活的,别人说什么,根本不重要。
庄薇薇说着笑了。
不得不说,这女人确实生得漂亮,难怪上一世那么多傻老爷们儿为了她神魂颠倒。
不过重来一次,庄薇薇的人生已经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听李天生说,最近你在为订单的事犯愁?”
“说不上犯愁,慢慢来呗,咱们做的是品质,时间长了,人们自然知道该选谁。”
最近国内新出现的几个方便面品牌,李天明让天洪在外面跑业务的时候,一样带回来了几包,尝过以后,他对“何师傅”抢回市场有着百分之百的信心。
虽然都是油炸的面饼,但是在调味料上,远不能和何师傅相比。
有的为了增味,调料包里猛放味精,有的连酱料包都没有。
时间长了,消费者自然知道要选谁家的。
更何况,那些竞争对手都舍不得在宣传上做过多的投入。
何师傅方便面每年单单在广告上就要投入十来万,放在当下绝对是大手笔了。
重新赢回市场不过是时间问题。
真正让李天明犯愁的是,上面迟迟不见有所行动。
如今各地为了自身的利益,本地保护主义盛行。
再这么下去,往小了说,影响大柳镇企业的发展,往大了说,各地产能过剩,再加上各种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充斥在市面上,迟早会影响大局。
“不说了,我得回去上班了!”
庄薇薇把烟头踩灭,朝李天明挥了挥手,转身朝马路对面走去。
“李天明!”
李天明闻声看过去。
“谢谢你!”
目送着庄薇薇进了车间,李天明也准备回家了。
就在当天,中枢成立的工作组正式进驻海城。
李天明所担心的问题,上层的领导自然也早就发现了,并且汇集了全国经济、科技、机械领域的专家,连着开了一周的研讨会,最终决定下大力气整改。
“上级领导的态度非常明确,经济发展是全国性的大事,只顾自身利益,关起门来发展,严重违背了改革开放的现行政策……”
工作组的领导在上面讲话,底下聚集了整个海城各个企业的一把手。
都知道工作组是带着尚方宝剑来的,谁也不希望这一剑先砍中自己。
这个会一直开到深夜才结束。
尽管已经很晚了,杜树平还是将卢源、马援朝、周振国等各部门的领导又召集到了他的办公室。
“都说说吧,对工作组领导刚刚提到的那些问题,大家都是怎么看的?”
杜树平刚说完,周振国便第一个开了口。
“杜主任,我当然是全力支持,问题是,现在阻碍商品流通的可不是咱们海城,最近这几个月,咱们海城的拳头产品向外输出的渠道越来越窄,只上个月,睡莲牌电风扇销往外地的数量,就缩减了五分之一,再这么下去,要不了多长时间,恐怕就只能咱们自行消化了!”
马援朝也紧跟着吐苦水:“不光是电风扇,还有电冰箱,现在已经被迫开始限产了,上面要是再不下大力气整改的话,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怕是要付之东流了。”
杜树平听着,面色也越来越凝重,这些问题他不是不知道,只是眼下各地都在各行其是,为了纸面文章好看,完全不顾经济发展规律。
为了这事,作为海城的一把手,杜树平也没少出面和各地方上的领导沟通协调。
可对方话说得漂亮,真正做起来,一个个的全都是相互推诿。
说到底,还是缺乏远见,只顾着眼前利益!
“老卢,你也来谈谈你的看法。”
卢源被点名,将烟头掐灭:“我没什么好说的,关键还是要看上面领导这次有多大的决心,刚刚工作组的领导也提到了,这次工作组在各地巡视,要对各企业进行全面评估,可要是光评估,不将那些低产能,低品质的企业取缔,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关于这件事,李天明之前曾和他聊过很多次,一些见解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以前我们总说全国一盘棋不好,大锅饭吃不饱,可凡事都有利有弊,现在彻底打破大锅饭的弊端已经浮现起来了,没有了国家的统一调控,各地全都关起门来,只顾自己,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杜树平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老卢说得很有道理!”
“这可不是我说的,是李天明那小子说的!”
听到卢源提起李天明的名字,杜树平猛地想起,还有这个小诸葛呢。
“李天明在不在市里?”
马援朝忙道:“今天刚走,在电冰箱厂待了三天,回去照看一下家里!”
“电冰箱厂最近又要有大动作了?”
就在年初,由吴月华牵头设计的压缩机,经过反复的性能测试,正式定型,海尔电冰箱也终于装上了中国心。
这件事当时还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不同于五叶电风扇、电饭煲和空气炸锅那种弯道超车,提前抢注专利的技术领先。
作为电冰箱的硬核部件,用自主研发的技术取代西方,这在家用电器领域,还属于首次。
一举打破了某些人对于西方科技的迷信,绝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最难的压缩机已经被攻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技术上全面取代利勃海尔,真正实现电冰箱的国产化。
杜树平知道,这是当初李天明接受海城电冰箱厂时,定下的远景目标。
“这么说,已经有眉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