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君从故乡来
只见那白玉楼一楼的少年郎,形神枯槁,青紫的眼圈,消瘦的脸庞,俨然一副病入膏肓的模样。
他缓缓提起手中绿竹毛笔,在竹简写下:“高溪拳法,拳罡如龙,声势过大……”等文字。
庞宣抬头看去,只见白玉楼的一楼,密密麻麻上百份的书简,随手拿起一本便是一位人物的生平事迹,随手翻开便是一位人物的道脉、法统、道术延续。
以黑色墨水写文,以朱墨批注。
每一本书上几乎都是黑少红多的迹象。
形神枯槁的少年时不时会站起来,一次次看似软绵无力的递拳,都是对高溪拳法的改良、深造。
每一次提笔、落笔,便是对一条道脉的言语。
巍巍白玉楼、三千道脉三千籍。
高妤看着眼前这白玉楼,不禁感慨万千:“这状元郎就是个疯子,现在的情况几乎是将自身全部气府掏空、炼化。”
“现在的他,已经是在向着自成天地的方向发展。”
高溪点头表示认可:“以后会向着洞天福地相衔接的景象发展,现在还只是雏形。”
“天才依旧是天才,但此间辛苦不足为外人道也。”
她抬头看向天空,是林煜的眉心处,那里有一条静止悬空的光阴长河:
“这…这就代表着,在他人身天地内,是没有时间这个观念的,他有很多时间去学习这些道法。”
“他没有任何典籍,只是自己看过一眼别人出招,便在这里写下自己的心中所想,再进行千万次的演练。”
高妤点点头:“这也许就是这把飞剑最开始的作用。”
她随手拿起少年身边的一本竹简,细细翻看起来。
上面记载的是重鸣在婵娟洞天内炼杀异星种族的场面,几息几秒结什么印诀,威力如何,有那些弊端,都一一记载。
事无巨细。
庞宣就站在少年身边,可那少年好似旁若无人般,继续一次次出拳,出拳后便是提笔记录。
“原来…世间唯一能抢老天爷饭碗的方式,叫勤能补拙。”他神色感伤的说道。
他身边的女子宗主笑道:“他可不是什么勤能补拙,他的资质本来就很好,只是在资质好的情况下,比寻常修士努力千万倍。”
“不怕有天才,就怕这个人,既是天才,又很努力。”
高溪使劲点头:“其实,他这个年纪像张辅那样才是最正常的,有朝气。”
“林煜暮气太重,做什么事情都要既顾头也顾尾,思虑再三。这样反而不像一个年轻人。”
三人就站在这白玉楼前,好像被流放了一个世纪,而在这没有时间的日子里,少年始终保持着抄书、练习道法。
原本庞宣还以为林煜是装的,但转念一想,若是一个人能装一辈子,那他可不就是这个人吗?
青花瓷茶栈内,林煜盘腿坐下,抬眼看向高溪,语气和善带着商量的意味:
“可否请前辈为晚辈护道一程?耽误不了前辈多长时间,最多也就三日。”
高溪皱皱眉头,问道:“你又要作甚?”
林煜想了想,还是随便编排个理由:“跟前辈切磋之后,晚辈受益良多,想借此机会突破金丹瓶颈,跻身元婴。”
“前辈果真是拳法高深、道术更是一绝,晚辈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一顿“肺腑之言”一出,加上高溪先前见到的白玉楼,她瞬间对林煜的话深信不疑,甚至有些沾沾自喜。
你靠着我的道法破境成功,那我可不就是你的半个授业恩师嘛?
那以后你林煜扬名天下,岂不是也有我一份功劳?
所以她想也没想,就将那些观战的合欢宗女子挥手驱逐出去,“你安心破境,不会有人来打扰你!”
那些被驱逐出去的女子一个个撅着嘴,小声骂骂咧咧的返回自家的道场、小院。
虽然心有不甘,还没看够小郎君男扮女装的样子,却也不敢在高溪老祖面前放肆。
林煜笑着点点头,双眼微阖,长而翘的睫毛微微颤抖。
他将双手贴放在腹部,藏在青衫大袖中,手中轻轻捻动一缕剑气,是先前高溪斩出的那道剑法残余。
同时,眉心印记发出金色亮光,一股灼热的光阴流水包裹全身。
破境?现在破境还为时尚早,他真正要做的是放逐自己的神魂。
顺着高溪的这道剑光,在光阴长河中寻找那位青丘之主。
林煜相信,以这位青丘之主的通天境界,绝不会就此兵解离世,她肯定是将自己藏匿在光阴长河某处。
不想被人发现,或者…她已经突破了这座天下的大道屏障!
等林煜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旷阔到看不见对岸的金色星河。
这就是真正的光阴长河,自己的那把飞剑,只是一把提取光阴流水的次一等真迹。
他轻轻跺脚,一块块白玉台阶就在脚下浮现出来。
此时的林煜已经是男子模样,面皮可以改变容貌,却不能改变神魂的面貌。
抬头望去,是一座天庭,据说这天庭之广袤,要一位金玉境修士,从出生到死亡,穷其一生没日没夜的全速御风。
才能从一端到另一端。
低头俯瞰,是壮阔的锦绣山河,是真正的人间。
他原先所存在的人间、荒芜、起源,对于这座人间来说,或许只是沧海一粟,是那小小秘境而已。
只是现在的天庭和人间,都被外神的异星种族占据。幸存的人、妖寥寥无几。
(咱们暂且称外面的人间为“盘古大陆”好啦(*^_^*))
林煜轻轻弯腰聚起一捧水,收入袖中,“放逐神魂的情况,一年或者数年才有一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能捞一点是一点。”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他抬脚走向光阴长河的河畔,沿着河畔缓慢行走,顺着剑气的因果走向光阴长河的下游。
根本不需要担心光阴长河的流速,因为现在是在河畔,不受光阴长河的拘束。
而他刚刚举起的那一捧水,刚好是三日的分量。
不知道走了多久,这一路上见到了很多神灵死去后的金身,不缺乏那些天庭的二十高位。
“如此细细算来,二十高位活下来的也许不到半数…”
“至于五至高,青鸾在人间,另外四人死亡的可能性几乎是零,转世三人…另外一人应该是躲起来了?”
“而二十高位,已知的人间就有木公和真武…其余八人应该散落在荒芜、起源,也许有一小部分在盘古大陆伺机而动?”
林煜就这么一边盘算,一边注意着光阴长河中的变化,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
突然,一道儒雅的男声在林煜心湖中响起:“君从故乡来?那…应知故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