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太子遭擒,苏婉怒斥突骑支
李承乾召集众人开会。
他看着众人,缓缓道:“我们此次到焉耆来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一半,把人质要回来,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但是,焉耆人侵犯我们大唐的敦煌,并且,屠了我们一座城,给我们大唐的子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所以,我们不能就这样算了,我们必须得讨回一个公道来。”
“殿下,你说得对啊,我们不能便宜了他们。”
“既然我们已经把人质和马匹都要了回来,我们不如直接发兵去攻打他们吧,还和他们讲什么客气?”
“估计说了也是白说,谈不出什么结果来的。”
“对啊,殿下,你下令吧,我们这就通知阿史那社尔发兵吧。”
“……”
提及此事,众人愤愤不平。
李承乾听了,摇了摇头:“这事儿,咱们不能操之过急。
为了两国的百姓,为了西域的长久稳定,我们还得忍一忍。
去年,我们消灭了强大的东突厥,今年又打败了吐谷浑,西域诸国内心惶恐不安。
他们必定会认为我们大唐想吞并整个西域,这样一来,他们就会不自觉地联合起来和我们大唐对抗啊,何况焉耆和西突厥已经联了姻,他们已经结成联盟,如果一方有难,另一方肯定会前来支援的。
到那时,我们唐军奔赴七千余里,远途作战,也不一定有取胜的把握。
我们的粮草运输将会非常困难,兵少了不解决问题,兵多了,粮草接济不上啊。
这两年连续作战,国库也很空虚啊。
打仗就得花钱,那么,钱又从哪里来呢?”
众人听了,也觉得李承乾说的有一定的道理,都低头不语。
李承乾接着说:“孤还是先和他们谈一谈,如果他们能按照我们所要求的那样做的话,此事,或许还有转机。”
苏婉听了,轻启朱唇:“既然焉耆王突骑支同意栗婆准率领军队去攻打敦煌,这本身就说明他也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如果他不同意的话,栗婆准敢这样做吗?
所以,如果你贸然去见焉耆王的话,依然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众人也觉得苏婉说得对。
苏婉站起身来,在厅堂里走来走去,一只手托着下巴:“我看还是这样吧,你还是让颉鼻娜安排一下,你和她爹颉鼻叶护先见个面谈一下吧。
颉鼻叶护是主张焉耆和大唐友好相处的,有他在中间做工作,我觉得要好上许多啊。”
大家也认为苏婉的这个主意不错。
李承乾点头道:“好吧,那孤就先见见颉鼻叶护吧。”
上午。
颉鼻叶护府上。
李承乾前来拜访颉鼻叶护。
秦英在后面推了一车的葡萄酒,正好是十坛。
这些酒,就是苏婉从朵那支那里诓来的。
颉鼻叶护和颉鼻娜父女俩出门降阶相迎。
秦英挺大的个子,可是,一见到颉鼻娜脸就会红。
而且,心跳还会控制不住地加速。
颉鼻娜的一双眼睛却始终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也是粉面通红。
李承乾深施以礼:“孤在长安之时,就已经听说王爷的威名,今日得见,深感荣幸啊。”
颉鼻叶护以礼相还:“殿下,你客气了,小王也听说大唐太子文武双全,英明神武,今日一见,更是仪表非凡啊。
你今日能光临寒舍,小王觉得蓬荜生辉,你又何必带来这么重的礼呢?”
“这些只是孤的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两个人寒暄了一番之后,进了厅堂。
二人分宾主落座,秦英侍立在李承乾的身后。
颉鼻娜亲自给他们每人沏了一碗绿茶。
此茶也是大唐的特产,他们都很爱喝。
茶香扑鼻,香气四溢,能在这里喝到大唐的茶叶,李承乾倍感亲切。
李承乾端起茶碗呷了一口,道:“王爷,孤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今日前来,有一件事要和你说一说。”
颉鼻叶护说:“殿下,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一直以来,大唐和焉耆相处得都很好,两国之间,相距甚远,巧的是你们焉耆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上,这样,也给你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别的不说,你们的葡萄酒卖了多少。给你们带来了多少收益。”
“这——,”颉鼻叶护是个明白人啊,他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了,“诚如殿下所言,我们焉耆确实沾了大唐不少的光。”
“可是,你们自从与西突厥联了姻之后,就停止了向大唐朝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你们是不是觉得有了靠山,就可以不把大唐放在眼里了?”李承乾眼神犀利地看向众人。
“呃,”颉鼻叶护没想到李承乾的问题如此尖锐,让他不知如何回答,“那倒也不是,主要是路途遥远,有时赶上恶劣的天气就耽搁了。”
除此而外,颉鼻叶
护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理由了。
“依孤看,恐怕不是这个原因吧,以前可以到长安朝贡,后来,就去不了了吗?”
“这——。”颉鼻叶护顿时噎住。
李承乾看了看他,道:“当然,孤今天也不是要和你谈论这些,而是,前段时间,你的弟弟栗婆准带兵去攻打了我们大唐的敦煌,同时,屠了一座城,手段极其残忍。
孤想问一问,对于这件事,你们是怎么打算的呢?
难道说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吗?”
虽然说颉鼻叶护并未参与此事,但是,他也心有余悸。
李承乾的身上自带着一种不怒自威的威严。
他觉得李承乾少年老成,不像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倒是有几分天可汗的威风。
“殿下,你说的这件事,我实属不知啊。”颉鼻叶护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你不知道?”
李承乾心想你可真会装啊。
“是的,这件事,小王并不知道,当初,大王和栗婆准要出兵攻打大唐,小王坚决反对,可是,小王人微言轻,说话不算啊,最后,大王把小王打发到外地去了,不在员渠城。
后来,他们是怎样决定的,本王就不得而知了。”颉鼻叶护两手一摊,也很无奈。
颉鼻娜站在她爹的身后,补充说道:“殿下,对于焉耆和大唐两国之间的关系,我爹一直都是主张友好相处的,那件事发生的时候,我爹不在员渠城,对于那件事,他是一无所知啊。
而且,因为这件事,他早已痛斥了我三叔,可是,大错已经酿成,为时已晚啊。”
颉鼻娜说话之时,秦英的一双眼睛一直看着她。
秦英发现这姑娘长得是真好看,越看越爱看。
李承乾的神情悲痛:“对于这件事,孤心里非常难过啊,孤未能把大唐的子民给保护好,遭此大难,孤也是有责任的啊。
不瞒你说,因为这件事,我父皇十分震怒。
他当即就打算兴兵讨伐你们。
孤是不希望两国的百姓再次遭受战争的苦难,所以,亲自前来,和你们洽谈此事,孤是希望能和平解决这件事。”
颉鼻叶护说:“对于这件事,小王深表歉意。
你们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小王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劝说大王,满足你们的要求。
这样吧,明日本王就去面见大王,把你们所提出的要求对大王讲述一遍,你们就在客栈等我的消息,你看如何?”
“好吧,那么,这事就这样说定了。”
李承乾说完起身告辞。
颉鼻叶护再三挽留李承乾吃饭。
李承乾说:“王爷,等你把这件事办成了,孤请你喝酒。”
颉鼻叶护一看,没办法,只好让李承乾和秦英走了。
秦英是三步一回头,看向颉鼻娜。
晚上。
焉耆王后宫。
此宫殿富丽堂皇,奢华无比。
突骑支老态龙钟,体形肥胖,左拥右抱,在他的怀里坐着两位绝代佳人。
他一边喝着杜康美酒,一边欣赏着歌舞。
厅堂内有十几名少女正在载歌载舞。
那些姑娘身材窈窕,穿着暴露,雪白的大长腿,裸露在外,一个个长得国色天香,倾国倾城。
突骑支看得眼都花了。
此时,从外面走进来一名侍卫,施礼:“大王,您的信。”
突骑支把酒杯放下了:“拿来我看!”
“诺!”
那名侍卫把那封信递给了突骑支之后,转身走了出去。
突骑支打开书信一看,原来是高昌王麹文泰写给他的,信上大致的意思是说,你上次遣使送来的葡萄美酒和重礼,本王已收到,在此深表感谢。
关于你所提要求娶本王的女儿麹智丽一事,本王和李玉波已经商量了,很抱歉,恕难从命。
至于,你在信中所提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大唐之事,本王与手下大臣们业已商量过了,他们都反对与大唐为敌,所以,联盟一事,也不能答应你,望你好自为之。
另外,本王奉劝你不要与大唐对抗,既然你们已经错了,赶紧悬崖勒马,不要再继续错下去了。
向大唐赔礼道歉,承认错误,包赔一切损失,请求得到天可汗的原谅才是上策,云云。
突骑支看了那封信之后,大怒,把面前的文案都掀了。
杯盘、酒水撒了一地。
那些姑娘们吓得手足无措。
突骑支气得脸红脖子粗,额头上青筋暴起,倒背着双手在厅堂里来回直溜。
恰巧此时,颉鼻叶护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错愕地看着突骑支,道:“大王,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欣赏歌舞?”
突骑支冲着那些姑娘们怒道:“你们还愣在这里干什么?滚!都给本王滚出去!”
就连他怀里的那两个女人也吓跑了。
突骑支把那一封书信递给了颉鼻叶护。
颉鼻叶护展开书信一看,心中也是一阵无
语,心想你都多大年纪了,竟然要娶麹文泰的女儿,
若真是那样的话,你岂不是比麹文泰矮了一辈儿?
这岂不是让西域诸国的人笑掉大牙?
但是,他心里这样想,嘴上不能这么说:“大王,这天下的女人多的是,你又何必非要娶那高昌公主呢?”
突骑支冷静了冷静,道:“一方面,我是觉得麹智丽容貌出众;
另一方面我也是为了我们两国的利益着想,如果我们和高昌联了姻,那么,就等于结成了联盟。
如果将来大唐要侵犯我们的话,我们便可以一致对外。
可是,麹文泰却在信中明确表示,不愿意和我们结盟共同对付大唐,这是什么意思?
他当初可不是这个态度呀。”
颉鼻叶护劝说道:“大王,你忘了,前不久你还派兵侵犯了高昌的边境,想必麹文泰,现在心中还有气啊。”
“那件事也不能全怪咱们呐,麹文泰把他们的马赶到我们的区域放牧,他这不是越界行为吗?
换句话说,他们的马匹到了我们的境内,也就等于他们的军队到了焉耆境内,如果我们不组织反击的话,若是他们突然向我们发起了攻击,又当如何呢?
到那时,我们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怎么能怪我们侵犯了他们的边界呢?”
“既然我们想与高昌结盟,就要放弃前嫌,以诚相待,如果互相猜疑的话,怎么能行呢?”
突骑支听了,默然无语。
“据我所知,李承乾已经来到了焉耆,他在来焉耆之前,已经出使了高昌,并且和麹文泰达成了协议,麹文泰表示中立。
所以,麹文泰不可能再派兵来支援咱们了。”
突骑支转过脸来问道:“李承乾不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吗?”
“你不能这么说,有那么一句话,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李承乾刚行了冠礼,是很年轻,可是,他和一般的少年不一样呀。”
突骑支听了,很不服气,道:“他和别人哪里不一样呢?”
“大唐招降了党项,那大抵也是李承乾所为。”
突骑支疑惑地问道:“那件事不是李泰干的吗?”
“是李泰干的,但是,前期的工作都是李承乾做的,李泰到那只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另外,李承乾替松赞干布报了父仇,与吐蕃结成了联盟。
松赞干布表示愿意臣服于大唐,似乎有意娶大唐的公主为王后。”
突骑之嗤之以鼻:“松赞干布那小子还是毛嫩,玩不过李承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