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高阳公主劝父

曹操更是多疑,睡觉的时候都觉得不安全。

他怕人家刺杀他,便对手下众人说,我梦中好杀人。

他不但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有一次,竟然真的把他服侍他多年的太监给杀了,从那以后,在他睡觉的时候,就没有人敢靠近他了。

没想到李世民也是如此。

李靖对朝廷何其忠心啊,李世民也开始怀疑他了。

魏征说:“据微臣观察,李靖出战已经使出了平生的气力。

张仲坚也不是等闲之辈呀。

李靖、红拂女、虬髯客三人号称‘风尘三侠’,武艺都很出众。

何况张仲坚比李靖要年轻十几岁,在气力上,要比李靖大呀。

李靖能和他打个平手,已经很不容易了。

李靖是非常勇敢的,也是忠诚的。”

李世民听了魏征所说的话,脸色稍缓:“长安城里人心不齐,就连萧德言、顾胤那样的人都暗通敌国,

那么,崇文馆的人有没有和张仲坚、李元礼他们相互勾结呢?”

魏征手捻须髯:“回陛下的话,据微臣所知,目前并没有发现崇文馆里的人通敌。

李纲、孔颖达、陆德明、于志宁和杜正伦等对朝廷都十分忠心。

他们是宁死也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陛下,微臣说句不该说的,太子用人比越王用人可靠得多。

当初,陛下让越王成立文学馆,并且允许他凭着自己的喜好招揽人才,微臣就觉得不妥,但是,陛下要这么做,微臣想阻拦也阻拦不住啊。”

李世民完全相信魏征的忠诚,所以,对于魏征所说的话李世民也特别信任。

李世民倒背着双手,点了点头:“如此说来,在用人方面,承乾比泰儿要强上很多。”

“是的,太子不单单是在用人方面比越王强,在行军打仗、外交等方面比他也要强上很多。”

“是吗?”

就在这时,李泰从外面走了进来,跪伏于地,口称:“父皇!”

李世民低头看了看他:“起来吧!”

“谢父皇!”李泰站起身来,满头大汗。

“你来见朕,所为何事?”

“父皇,儿臣听说文学馆中出了两个内奸,儿臣万分惶恐,实在不知此事,特来请罪!”李泰神色慌张。

按理说,文学馆出了问题,李泰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

但是,李世民并没有责怪他:“朕知道你是无辜的,这件事不怪你。你用不着紧张。”

魏征在旁边一听,心想都说李世民偏爱李泰,果然不假呀。

可是,人家毕竟是父子,魏征作为臣子,也不方便说些什么,所谓疏不间亲就是这个道理。

“谢父皇!儿臣听说贼军势大,特组织了三百家丁作为敢死队,请父皇允许儿臣出城,儿臣将领着他们冲向虬髯客的大营,将他斩杀!”

李世民一听,用手指着李泰对魏征说:“爱卿,你看泰儿是否忠勇啊?”

魏征一听,心想用三百人去攻打人家十几万大军,还想取人家上将的脑袋,这不是开玩笑嘛?

但是,魏征心里这么想,嘴上没有这么说:“陛下,越王勇气可嘉啊。”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泰儿,你的功夫还不错,只是最近你胖了许多,身体没有以前灵活了吧?”

闻言,李泰脸上一红:“回父皇的话,是的,最近,儿臣是长了不少。”

“城外,贼军势大,你那些家丁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不必出战。”

“既然如此,儿臣愿意率领家丁保护父皇的安全。”

李世民叹息了一声:“念你一片孝心,朕的身边还有几十名亲兵,你把三百名家丁分一半去保护你母后的安全,另一半就在这里听用吧。”

“是!父皇。”

李泰得到了李世民的首肯,高高兴兴地站在了李世民的身后。

其实,李世民也知道李泰的功夫稀松平常,但是,李世民看中的不是这个。

此时,高阳公主从外面走了进来,跪伏在地上,口中说道:“父皇!”

李世民一看是她,觉得有点儿意外,说道:“起来吧。”

“诺!”

高阳公主答应了一声,站起身来。

说起来,李世民对高阳公主还是十分疼爱的,在高阳公主出嫁时,她的规格都超过了衡阳公主。

高阳公主又向魏征和李泰行礼。

“高阳,这个时候你来见朕有什么事吗?”

“我听说城外大兵压境,特来献策。”高阳公主心里也很紧张,此时,强制镇定,努力使自己的身体不发抖,声音不发颤。

“哦,你有何良计?”

“女儿听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我们长安城中只有一万来人,而城外却有二十万左右的兵马,我们怎么能是人家的对手呢?

各路援军也没有音讯,等到各路援军到达长安之时,恐怕长安已经被攻陷了。

因此,女儿斗胆建议父皇投降了吧。

这样一来,长安的百姓还能得到保全,长安城也不会遭到破坏,何乐而不为呢?”

李世民的心气儿有多大,他听高阳公主这么一说,那可真是气坏了,脸红脖子粗,额头上青筋暴起!

他沉着脸问道:“是谁让你来和朕说这样的话的?

你还不快说?”

高阳公主见他父皇的脸色不对,也知道这话说错了,可是话已出口,已无法更改。

“父皇,没有人教我,这是我自己要和你说的。”

“我们大唐向来是有规矩的,不准女子参预国家大事,你倒好,竟然胆敢跑来劝朕投降,

朕若要投降,还用得着你劝吗?”李世民怒发冲冠。

李泰听了高阳公主的话,也是大吃了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妹妹竟然如此胆大,连这样的话都敢说,不要命了?

李泰站在李世民的背后,连忙向高阳公主使眼色,那意思叫她不要再说下去了。

“父皇,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城外的军队是我们的十几倍,我们在这里做困兽之斗又有什么意义呢?

恐怕到最后,父皇就是把这些这一万来人马都打光了,也保不下来长安城,到那时,岂不是后悔也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