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虬髯客:天亮以前,必须拿下长安!
城外,李元礼的军营。
李元礼坐在文案里,低头喝着闷酒。
因为白天的事情,他闷闷不乐。
客观地说,他也算得上是一个孝子,他见父皇比先前老去了很多,心里也很难过。
在他的记忆中,父皇身材魁梧,红光满面,威风凛凛,而如今的父皇骨瘦如柴,皱纹堆累,须发皆白,弯腰驼背,已经到了风烛残年。
即便如此,他老人家仍然不得安宁,自己于心何忍啊。
李元礼想到这里,泪流满面。
此时,李蕃从帐外走了进来,向他禀报说:“爹,虬髯客来了。”
“哦,”李元礼一听,感到有点意外,赶紧把眼泪擦了擦,“快请他进来!”
李藩答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时间不长,只见虬髯客迈大步从外面走了进来。
李元礼起身相迎。
李元礼发现,虬髯客今天的脸色并不好看。
李元礼笑道:“国王,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
“我来与你商量点事儿。”虬髯客声音洪亮。
“原来如此,快请坐!”
李元礼命人把残席撤下,二人分宾主落座,有人献茶。
“今天白天,我们扶余国的军队在前方浴血奋战,可是,我发现你手下的那些将士似乎并没有拼尽全力,这是怎么回事儿?”虬髯客开门见山地问道。
李元礼一听,心里“咯噔”了一下。
因为他也发现了这个情况,当然,最主要的是因为李渊登上了城头。
他手下的那些将士看到了李渊之后,心里都有一定的顾忌,毕竟李渊的威望摆在那儿,那些当兵的谁不认识李渊?
李云礼只好打哈哈说:“国王,想必你想多了。
他们和平时并没有什么区别:
一是,军中缺粮;
二是,我瘟疫盛行;
三是,长安城久攻不下,我军的锐气受挫,
所以,军队的战斗力比起前一段时间可能稍微有一点下降,
但是,我想这并不影响大局。”
虬髯客听了之后,点了点头:“目前,你我双方的军队围困长安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正如你所说,咱们的军粮匮乏,已经不多了,
另外,这瘟疫也着实令人头疼,我们军中的那些医官对此都束手无策,
还有,我担心长安周边的各路援军即将会赶到,
因此,我来与你商量对策,
我认为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攻破长安,拖的时间越久,对我们越不利。”
“国王所言极是,不知国王有何良策?”
“我的意思是,今天夜里三更时分,咱们趁着长安城中空虚,军士熟睡之际,突然发起猛攻,务必在天亮以前,拿下长安!”虬髯客胸有成竹。
“天亮以前?”李元礼愕然。
“是的,这么急吗?”
“所谓兵贵神速,每多耽搁一天,便会增加极大的风险。”
李元礼听了之后,点了点头,道:“好吧,就按你说的办!”
“咱们这一次攻城,让你们的军队在前面,我们的军队在后面。”
李元礼一听,顿时明白了,虬髯客是对自己不放心啊,担心自己的军队在攻城的过程中不给力,
因此,虬髯客才会做出这样的安排。
虬髯客接着说:“你放心,长安城破之后,我们就推举你为皇帝。
我甘愿做你的臣子,你看如何?”
“国王,当初咱们不是有言在先吗?平分天下。”
虬髯客笑道:“不管怎么说,这天下是你们老李家的,不是俺老张家的,
这一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
再说了,我兴兵袭取长安,也并不是为了我自己,
我是为了拯救天下的百姓,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啊,
希望你将来能做一个好皇帝,而不是像李世民那样穷兵黩武,连年征战,不顾百姓的死活。”
“倘若能够攻破长安的话,我倒想推举另外一个人做皇帝。”
“你想推举谁呀?”虬髯客听了,感到意外。
“我想推举我的兄长李元景为帝。”
“李元景?”虬髯客听了之后,想了想,“他不是喜欢求仙问道,整日在家里练丹吗?”
李元礼哈哈大笑:“这就是我那位兄长的高明之处了。
他这样做,就是为了韬光隐晦,掩人耳目,在暗中积蓄力量。”
虬髯客听到这里,若有所悟:“那么,他能在城中接应咱们吗?”
“此前,我已经派人与他联络过了,他心里有一点顾虑,等一下,我再派人过去和他联络,
我料想如果我们攻破长安,共同推举他做皇帝的话,他是不会拒绝的。”
虬髯客听到这里,一拍大腿:“真要是那样的话,那就太好了。
咱们就给他来个里应外合,内部开花。
那咱就这么说定了。
我且回去调集兵马,准备厮杀。”
李元礼点头同意。
等到虬髯客走了之后,李元礼又把两个儿子李蕃和李蓁叫到了自己的面前,
又详细地商量了一番。
李蕃就问:“爹,难道咱们真的不顾皇爷爷的生死了吗?”
李元礼倒背着双手,眼看着长安城:“等咱们打下长安之后,他仍然是太上皇,咱们共同推举李元景为帝,
枪打出头鸟,咱不触那个霉头!”
“难道你真的不想当皇帝吗?”
李元礼听到这里,手捻须髯,哈哈大笑:“并非为父不想当皇帝,而是为父在等待时机,
等到时机成熟了之后,那李元景便是我们手中的傀儡,咱们随时可以把他推翻。”
“爹,还是你深谋远虑呀。”
“你们记住,不管是虬髯客,还是李元景,咱们都只是利用他们,等咱们把事情做成了之后,再慢慢地收拾他们。”
闻言,李蕃面犯难色:“可是,长安城内已经加强了警戒,咱们如何能进得去?”
李元礼低头沉思了片刻,问道:“不是有五百名禁兵投降了我们吗?”
“是啊。”
“那就让他们把衣服脱了,让咱们的军士穿上,从他们中间挑出几个头目来,带着他们一起到玄武门,去叫城门,就说,他们现在后悔了,又要返回城内。”
“孩儿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