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警告
王昉方才那未来得及问出口的话倒是被刘显这么一打岔给憋了回去,可一旁的王邈看着楚念旬的背影,却隐隐觉得事情有些不妙。
他分明记得齐王在书信中曾暗示过,这定远将军两年前应当就早已没命了,可眼下他却突然出现在朝堂之上,那必然有些事情已经脱离了他们的掌控了。
于是,王邈清了清嗓子走上前去,颇有些阴阳怪气地道:“我还当是谁,原来是楚将军啊。两年不见,你怕是连规矩都忘光了?”
王邈心想,既然齐王都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这楚念旬定然是在哪个山沟沟里躲到了这会儿才重新现身。
既如此,那皇帝必然也不知晓他还活着的消息。
驻守西疆的大将军手握重兵,无诏是不得归京的,即便是陛下秘密下了诏,齐王定然也会第一时间知晓。
毕竟从西疆回京,是绕不开幽州的。
王邈便掐准了这一点,打算先发制人,也不管楚念旬今日为何突然就这般变戏法一样出现在众人的面先前,总归先拿他个不是再说。
可楚念旬远远地听着这话,却连头都没回,依旧挺直胸膛目不斜视地往前走,就像是耳边这嘈杂的声音皆与他无关一样。
王邈见楚念旬竟不将自己放在眼里,连个眼神都没给,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他左看看右瞧瞧,就想要伙同几个人一同上前去讨伐。
可也不知是不是今日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太过劲爆,站在王邈身旁的官员不是依旧处在震惊之中,便是同他并非一党,只置身事外。
于是,没人帮衬的兵部尚书出师不利,自己给自己讨了个颜面尽失,只得哽着一口气站回了队伍里,心中想着一会儿公孙毓一出来自己便要上前参他一本。
一众朝臣当中,除了王邈这般怀着心思却没甚脑子的,也不乏那些个十分懂得察言观色之人。
御史中丞裴琰之看着楚念旬一阵风似的从身边走过,站在了他的斜前方。
他张了张嘴,目光又忍不住移至御道上那纹丝不动的龙纹锦垫上。
这本该属于定远将军的朝位,两年来竟始终未被撤去。
原先一众大臣满以为是公孙毓缅怀英烈的缘故,可今日想来,这里头可大有说道啊!
会不会皇帝早就知晓定远将军的去向,这才从未昭告天下他的死讯?!
想到此处,裴琰之顿时不敢作声了,只等着一会儿瞧一瞧皇帝的态度,便能证实自己心中的猜想。
没一会儿,公孙毓这才踩着时辰来到了金銮殿上。
方才还在窃窃私语的一众人霎时间噤声,憋足了气等着看皇帝对于突然出现的定远将军究竟是何态度。
可谁知公孙毓今日却像是没睡醒一般,坐在龙椅上只看了看一众拿着笏板,眼睛转得贼快的朝臣,竟直接丢出了一句「有本就奏,无本退朝」。
一时间,众人都傻在了原地,下意识地互相对视了几眼,心想着公孙毓是不是昨儿熬夜把眼睛都给熬迷糊了。
——不是,定远将军这么一个大活人站在这里,皇帝难不成没看见?!
他们还巴巴等着个说法呢,可眼瞅着这架势有些奇怪,竟无一人敢上前问个一二。
金銮殿外就这么鸦雀无声了好一会儿,几十个朝臣各怀心思地低头站着,脑海里想着定远将军突然死而复生一事,有些个人竟连自己今日要奏报什么都早就被忘在了脑后。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个头铁的官员拿着笏板出列。
那些低着头的大臣偷偷抬起头快速瞧了一眼,竟是方才第一个想要问及楚念旬的大理寺少卿王昉。
他站在御道正中间,用余光看了看楚念旬,下一刻竟单刀直入毫无迂回地便启奏道:“陛下,今日这定......”
刘显缩在角落里,才听了几个字便恨铁不成钢地直摇头,暗骂王昉这糊不上墙的猪脑子。
方才自己上前打断他用的还是那么蹩脚的说辞,这厮的脑筋竟然还没转过弯来。
都说好奇心害死猫,他这般哪壶不开提哪壶倒是不至于害他送一条命去,可依着公孙毓那性子,今日这王昉必定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果不其然,坐在龙椅上看似假寐,实则却透过眯起的眼缝偷看下头一众朝臣的公孙毓登时睁开了眼,一双锐利的眸子射向王昉。
他直接打断了王昉还未说完的话,似是并不知道他未尽之言,立刻话锋一转,沉声开口道:“正好你来。朕上次命你查的漕船翻沉失银案,如今可有结果了?若是朕记得不错,已经过去了小半月了......”
王昉听了这话顿时就傻了眼。
他猛地抬头看着龙椅上嘴角含笑的公孙毓,原本到了嘴边那辩白的话却半句都不敢再往外吐。
那漕船翻沉一案他昨日上朝之时分明启奏过了,派出去的人手估摸着这会儿才到忻江水域那漩涡处,如何一夜之间便能传回消息来?!
更何况,昨日他禀奏说那些人约摸三日回转,公孙毓虽说未置可否,可最后却也是默认了的啊!
怎的这过了一夜,就来找自己要此案的调查结果了?!
王昉稍微想了想,便顿时明白了这里头的关窍。
——难不成......陛下说着话这在是变着法子警告自己莫要插手问询定远将军的事情?!
想明白这点,王昉顿时就老实了起来,方才还未问完的问题一个字都不敢再提,赶忙扑通一声跪在殿内的地砖上不停地请罪。
公孙毓见他这会儿倒是乖巧了,心中满意,也没打算多为难他,只挥了挥手就让王昉退回到了殿外。
而一旁静观其变的裴琰之看见这一幕,立刻便想明白了此中种种的蹊跷之处。
陛下竟然将定远将军当空气,那必定是一早就知晓此事......弄不好,便是连他失踪两年,也许都是陛下的手笔了。
而就在一众大臣心里极力想要探究出一个结果却又不敢发问,只得遗憾地等着退朝之时,公孙毓突然将目光转向楚念旬,开口便是笑骂道:“楚爱卿这几年隐退养伤,朕瞧着倒是胖了不少!原本你回来,朕还想着赏你个厨子,眼下看来,倒是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