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谁来担责

工部尚书循声望过去,颇为恼怒地瞪大了眼:“池宴,你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老夫心虚,你把话说清楚!”

他心中愈发笃定,池景玉果然和他一伙的,两人一唱一和来搞他,简直其心可诛!

被暗瞪了眼的池景玉:“……”

关他什么事?

虽说池宴算是阴差阳错帮了他一个大忙,但他心里仍有些不是滋味儿。

不用想都知道他为什么要来横插一脚,定是沈棠宁的授意。

池宴毕恭毕敬作了一揖,这才开口:“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既然有人反应,那么我们第一件事应该是着手调查,但尚书大人却顾左右而言他,不是心虚是什么?”

工部尚书气结,一时间面红脖子粗,他来到殿中央跪下,一副受到了莫大的委屈模样:“陛下,池宴仗着陛下的宠爱平日里目中无人也就罢了,忍一忍也无妨!可事关微臣的身家性命,臣也不能任由他往臣身上泼脏水,还请陛下为老臣做主!”

池宴神色微妙,他承认他平时行事是有些随心所欲,但目中无人这个说法,又是从何而来?

翰林院和池宴有过龃龉的王大人眸光微闪,清了清嗓子:“是啊陛下,龚尚书无论是资历还是官职都远在池宴之上,他这般不把人放在眼里,着实是恃宠而骄,简直让人耻与为伍!”

昨个儿听说池宴到敬事房走了一趟,整治了两个太监,他便一直惴惴不安,担心对方来找他算账。

如今眼瞧着他主动作死,可不得来踩上一脚?

池宴朝他递了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他还没找这人算账,他倒是迫不及待跳出来了?

同时,与池宴不对付的大臣们默不作声看起了戏。

这小子近来愈发嚣张,总算有人能治治他!

到了这个地步,崇德帝也不能没有表示,他不知池宴打的是什么算盘,低咳一声略带警告:“池宴,龚尚书怎么也算是你的前辈,仅凭几句坊间流言不足为信,你方才这番话可有什么根据?”

扯了这么久,总算能引出正题。

池宴拱了拱手:“陛下,臣自然不是无的放矢!实不相瞒,听了那些坊间传闻后,臣昨日去云龙堰逛了一圈,还真让臣发现了一些异常。”

他话音一落,周围不由陷入一片安静。

龚尚书垂着眼,一颗心骤然发紧,脑子里迅速将所有可能想了一遍。

崇德帝显然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池宴语调不疾不徐:“听说云龙堰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修建,且竣工不过几年。但臣昨日亲自前往察看,却发现一处堤岸河水流速缓慢,河水分外浑浊,河岸伴有淤泥滞塞现象,可否请尚书大人为我解惑?”

龚尚书嘴唇抖了抖,极力维持镇定:“河水流经水土缺失地带,将岸上泥沙带了过来,到了下游流速变缓就会出现泥沙淤积,这有什么可稀奇的?”

池宴挑了挑眉:“大人的解释倒也勉强说得通。”

龚尚书暗暗松了口气,眉眼浮上得色:“是你少见多怪了!”

却听对方笑了一声,这笑容无端令他有些不安,只见池宴扭头朝着崇德帝道:“陛下,臣心中不安,于是前往下游察看了一番,却发现堤岸开裂,有严重渗水迹象,正是如此泥沙才会出现大量淤积!”

他面色冷了冷,目光笔直地射向龚尚书,“试问尚书大人,才竣工几年的云龙堰怎么会出现严重渗水的情况?若河水上涨,这样的堤坝又能否经得起洪水考验?”

龚尚书身形猛地一颤,失声道:“这怎么可能?”

此时,池景玉也站了出来,上前几步跪下:“启禀陛下,实不相瞒臣也早觉不妥,多次向龚尚书进言请求他加固堤坝,可都被他驳了回来!”

不是他选择和池宴合作,经此一遭,龚尚书脑袋都得搬家,那么他无疑是下一任尚书最有力的竞争人选!

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龚尚书难以置信地看向他:“你?!”

池景玉的佐证进一步证实了龚尚书的失误,崇德帝脸色已经完全沉了下来,猛地一拍案:“龚正德,你怎么解释?”

下面的人瞬间跪了一地,噤若寒蝉。

龚尚书脸色苍白,张了张嘴:“陛下,这、许是时日太久,历经风吹日晒,堤坝渗水在所难免,下面的人一时疏忽未曾察觉……”

他的解释多少有些苍白无力,若是云龙堰已经修建了几十年,那么他说的情况完全正常。

可这才几年?墙体就已经出现开裂,这样的工程当初是怎么通过检验的?

“我看你是真拿朕当傻子唬弄!”皇帝满脸急风骤雨,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句话。

冷汗从额角渗出,龚尚书猛地伏跪在地上:“陛下,臣确有疏忽之处!可池宴所说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啊,燕京已经多日不曾下雨,哪会有暴雨,还是足以将堤坝冲垮的暴雨?这分明是耸人听闻!”

池宴目光冷冷:“倘若真有暴雨,难道要等大祸酿成,尚书大人才肯来补救吗?”

池景玉眸光幽暗:“大人,应当未雨绸缪啊!”

龚尚书一颗心仿佛在热锅里滚了一遭,只剩焦灼,他迫切地想为自己减轻罪名,因此想也不想地道:

“那都是你们的猜测!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未来一个月内,会下暴雨简直是无稽之谈!”

池景玉唇角不着痕迹一翘。

池宴没什么情绪瞥了他一眼,这人倒是会给人挖坑,他诚恳地进言:“陛下,既然知道云龙堰存在安全隐患,臣恳请陛下为了百姓安危,即日起加固堤坝,并将沿岸百姓提前转移。”

沈昌不动声色拱火:“加固堤坝需要银子,可如今国库空虚,哪里来的银子?况且此事是真是假还有待考证!”

那位王大人迫不及待又跳了出来:“沈侍郎所言极是!为了坊间几句流言如此兴师动众,若到时发现只是一场闹剧,岂不是有失朝廷威信?到时候谁又来担这个责?”

池景玉早知暴雨定会在十几天后降临,有心想在陛下跟前表现。

可有人先他一步,掷地有声:

“我来担!”

他看过去,瞧见池宴微冷的脸,不由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