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大汉天威,不容冒犯

“仲德之言,倒也无甚不妥!”

王潜也在这时看向董卓,“无论是战争也好,还是其他事情也罢,其所求者,不过就是胜利和成功而己。

无论做何事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明确你的目标,只要最终结果符合自己的预期即可,至于过程如何,并不重要!

你要记住,战争不比其他,只有最终的胜利者,才有资格去讲所谓的操守和道德,而那些失败者,则只能沦为一捧黄土!”

听到王潜如此一说,董卓的心思也立马通透了许多,并满脸受教的躬身一拜。

“师父说的是,徒儿定当谨记教诲!”

“嗯,如此最好!”

王潜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有了仲德的补充,你所提之计划,己然可行,此事便交由你去负责好了!”

“多谢师父!”

得到王潜的首肯之后,董卓心中大喜,当即俯身拜谢。

王潜摆了摆手,然后将目光看向帐内众人,沉声道:“于我等而言,檀石槐要退兵,固然是一件好事。

但他们此番进犯,不仅使我大汉耗费了诸多钱粮、人力用以应对,还使诸多无辜之人为之惨死。

若是让他们就这么轻易的走了,我大汉威严何在?那些损失又该如何弥补?

吾与这诸多将士一路跋涉,岂不是白来了?”

听闻此言,帐内众人,也不禁互相对视了一眼。

张奂抬头问道:“王师的意思,是要派兵出城?”

“不错!”

王潜神色一肃,“朝廷此番之所以决定出兵,并不只是为了吓退鲜卑人,而是要狠狠的教训他们一番。

要让他们知道,我大汉,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能走的,既然来了,就要付出应有的代价!

同时也要让他们记住,大汉天威,不容冒犯,凡内外六夷,敢称兵仗者,必斩之!”

王潜的最后一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

他虽然推崇教化之道,即便是对于诸多蛮夷,也依旧主张以教化手段收服。

但是他也明白,想要施行教化,就必须确保一个前提。

而这个前提,就是拥有让对方坐下来,然后遵行教化的拳头。

我可以做到以德服人,可你若顽固不化,那我也是懂些拳脚的……

王潜这番掷地有声的言语,也让众人顿感胸中一阵热血翻腾。

“大汉天威,不容冒犯!”

“凡内外六夷,敢称兵仗者,必斩之!”

这两句响亮的口号,如同两记强心针一般,让人们感到汗毛树立,大脑陷入一片空白,身心说不出的一阵舒爽。

就连年近七十的张奂,此刻也是脸颊通红、呼吸急促。

自武帝之后,大汉周边的诸多蛮夷,几乎全都被汉军揍了一个遍,且全都纳贡称臣。

人们或许会因为生活的挫折与压力而怨声载道,但每每提起老祖宗留下的那些光辉事迹,却又会生出一股难以言明的感情,会因为生在这里、拥有那样的老祖宗而感到自豪。

这种自豪感,是流传于骨子里的东西,平时或许不显,可一旦遇到国家或民族冲突的时候,便会充斥于所有人的心中,使人们忘却当下的困苦与压力,转而开始一致对外。

对于这些人们来说,困苦与压力,只是生活上的疲累而己,可老祖宗留下来的荣耀与光辉,却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是绝对不容轻视与玷污的。

即便现在的敌人多么的强悍,但在他们眼里,终究不过是老祖宗当初的手下败将而己。

既然我们老祖宗当初能够将你们打的哭爹喊娘,我们也同样可以,甚至可以把你打的更惨。

这是并非骄傲自大,而是一种独有的民族精神,它可以支撑这个民族的人们永不服输,无论面对任何困难,总能坚定的战斗下去,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师父说的是!”

董卓当即附和道:“这么多年以来,我大汉对于草原,一首都处于防守当中,以至于让他们生出了轻视之心。

此番有了朝廷,以及万民的支持,的确需要让他们尝一尝我大汉的厉害了!”

“不错,老子早就看那帮蛮夷不顺眼了!”

“必须出兵,一定要给他们一个教训!”

“……”

一时间,帐内众将,也纷纷叫嚷了起来,恨不得立刻骑马上阵,去将鲜卑蛮夷杀个落花流水。

“王师!”

张奂也起身说道:“那檀石槐既然心有退意,其军中守备必然懈怠。

加之那些鲜卑蛮夷不善修营筑寨,末将以为,或可派兵夜袭,定能有所斩获!”

“不!”

王潜摇了摇头,沉声道:“夜袭固然不错,但也需看清时机才对。

倘若是敌强我弱之际,或可行夜袭、偷营之事,但眼下却是不合适的。

朝廷此番出兵,可以说是世所瞩目,就连万千民众,也关注着这场战斗。

依靠偷袭取得的胜利,并不能展示出我军的真正实力,不仅檀石槐不会服气,就连万千民众,也会心生失望。

反之,我军若能于战场当中,依靠我军的强大实力战胜敌军,不仅可以震慑到诸多蛮夷,还能极大的激励到我大汉民众心中的热血。

此番作战,胜利只是过程,震慑与激励,才是目标结果!”

听到这话,张奂不禁点了点头,心中也不禁生出几分敬佩。

王潜的年纪虽然比他小西十多岁,但其目光与格局,却是远胜于他。

“王师,您此话虽然在理,但檀石槐既然心生退意,他又如何再肯与我军对战?”

敬佩归敬佩,但张奂依旧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王潜此番率军支援,闹出的动静不可谓不大,檀石槐那边必然己经得知了消息。

在张奂看来,作战就会有伤亡,而鲜卑人又是死一个少一个,就算檀石槐明知汉军骑兵数量不如他们,恐怕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轻易出战的。

“嗯,张老将军顾虑的是,想要引诱檀石槐与我军对战,的确需要好生谋划一番!”

对于张奂的疑惑,王潜也点头表示了认同。

“报!!”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一声禀报。

紧接着,一名侍卫来到帐内,向着王潜躬身一拜。

“启禀王师,我军守关士兵救下了一位先生,据其交代,说是从鲜卑那边逃脱出来的,有重要情况,要向我军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