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纸上谈兵

不过有一点,他是不理解的,就是明军火炮阵地离城墙太近,就在一箭之地外之后的五十步距离布阵,刚好卡到城内打不着的点。

于是,羽柴秀吉便问他的手下,是否知道怎么回事,明军怎么就能如此精准地正好卡在射程之外呢?

听到他的话,一名城头轮值的将领向他禀告道:“昨日城外的蒙古骑军太过嚣张,在城下肆意挑衅,我们曾开炮轰击,却始终无法命中。”

羽柴秀吉一听,顿时明白过来。

原来那些蒙古骑兵如此嚣张,竟是故意挑逗城头的远程火器开炮,以此来测算距离。

他心中恼火不已,暗骂明军狡诈,但此时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这种情况下,若不摧毁明军火炮,一旦它们开炮,京都城墙必将承受巨大威胁,后果不堪设想。即便明知出城冲击火炮阵地会损失惨重,可也必须要去做。

看着明军阵地还在部署,羽柴秀吉来不及多想,转身对身旁的将领们急切地说道:“不能再等了,不能让他们顺利开炮!立刻挑选精锐,随我杀出城去,捣毁明军的火炮阵地,绝不能让这些火炮发挥威力!”

将领佐藤一郎面露犹豫之色,拱手说道:“大人,明军火炮阵地周围皆是火枪手严阵以待,我们贸然杀出去,恐怕会陷入他们的火枪阵,损失惨重啊。这实在太过危险,还望将军三思。”

将领山本武夫也附和道:“是啊,大人。此时出城冲杀,胜算实在太小。”

羽柴秀吉眉头紧皱,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说道:“诸位,我又何尝不知其中危险?但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任由明军开炮,京都城墙能承受得住吗?一旦城墙被轰塌,我们都得死,京都百姓也将生灵涂炭,你们的家人也不能活!”

佐藤一郎听到这话,咬了咬牙,说道:“大人,话虽如此,可就这样让兄弟们去送死,末将实在……”

羽柴秀吉上前一步,拍了拍佐藤一郎的肩膀,说道:“佐藤,我明白你的心情。但这是一场生死之战,我们没有退路。织田信长公的援军还有四天才能赶到,这四天里,我们必须守住京都。而眼前这些火炮,就是最大的威胁。如果不摧毁它们,我们坚守京都的希望就会破灭。”

山本武夫听了,感觉很有道理,他沉思片刻,说道:“大人,可即便我们杀出城去,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成功的几率也微乎其微。”

羽柴秀听到他说话,转头看向他,吉目光如炬,自信地说道:“山本,明军虽有火枪防御,但他们未必料到我们会在此时冒险出城突袭。兵法讲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我们就利用这一点。”

“挑选最精锐的士兵组成敢死队,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只要能成功靠近火炮,立刻动手摧毁,随后迅速回城。明军反应过来时,我们已经撤回城内,他们的火枪阵再厉害,也奈何不了我们。”

将领们听了羽柴秀吉的话,陷入了沉默。

毕竟谁也不是傻子,出城去,肯定没有躲在城里安全。

羽柴秀吉见此,只好继续说道:“兄弟们,京都的存亡,就在此一举。我们都是为了守护家园、守护亲人而战。此时不拼,更待何时?我羽柴秀吉将亲自带队,与大家共赴生死!”

听到羽柴秀吉要亲自带队,他的亲信小川次郎脸色一变,急忙劝道:“大人,万万不可!您是京都防守的主心骨,若您有个闪失,京都必乱。末将愿代替将军出城,定不辱使命!”

其他将领感受到他的决心,肯定是不能让他亲自去的,因此,他们也纷纷附和,劝羽柴秀吉以大局为重。

羽柴秀吉听了,思索片刻后,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小川次郎,此次行动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小心行事,兄弟们的性命,京都的存亡,都在你身上了!”

小川次郎抱拳,神情决然:“大人放心!”

说完,他便亲自去挑人,给出重赏,羽柴秀吉也给他们鼓励,践行。

很快,一支由五百名精锐组成的敢死队集结完毕。他们手持长刀,腰佩短刀,眼神中透着视死如归的决绝。

随着小川次郎一声令下,城门缓缓打开,敢死队如猛虎下山般朝着明军火炮阵地冲去。

与此同时,在明军的后阵,主帅谭纶正与戚继光等将领站在一处高地上,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

谭纶手持望远镜,神情专注地观察着倭军城头的一举一动。看到羽柴秀吉在城头上神色焦急,不断下达指令,又看到城门缓缓打开,一队倭军敢死队气势汹汹地朝着明军火炮阵地冲来,谭纶嘴角微微上扬,放下望远镜,转头对身旁的戚继光说道:“戚将军,这倭军果然沉不住气了,主动送上门来。”

戚继光顺着谭纶的目光看去,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哼,他们这是自寻死路。大人放心,我们的火枪队早已严阵以待,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火炮阵地,怎么可能不会有防备!

谭纶微微点头,脸上带着胸有成竹的神情:“这京都的倭军,已是困兽之斗。今日就让他们知道,与我大明作对,只有死路一条。”

周围的将领们听着主帅与戚继光的对话,纷纷露出自信的笑容,仿佛胜利已然在握。

火炮阵地前的明军火枪队,整齐排列,火枪手们身着统一的红色军服,头戴有帽檐的铁盔,这是为了防备敌人抛射弓箭。

他们手持装填完的燧发枪,每一个人都如同标枪一般挺立,等待着战斗的指令。

随着城门打开,指挥火枪兵的将领便立刻发号施令,火枪兵立刻上前护住火炮阵地,动作非常快。

第一排火枪兵跪下,第二排火枪兵半蹲,第三排火枪兵站着。在他们的身后,还有三排三排的火枪兵在准备。

“板载!”

“杀啊!”

“……”

出城的倭兵敢死队嗷嗷叫着,疯狂通过吊桥扑向大明火炮阵地。

明军这边的火枪手,犹如雕塑一般,军令没有,就一动不动。哪怕倭军凶神恶煞,气势很足。但是戚继光训练出来的军队,军纪就摆在那,有经历过战争,又岂会被倭军凶神恶煞给吓倒。

随着倭军敢死队越冲越近,指挥火枪兵的将领终于开始喊了:“预备!”

倭军敢死队越冲越近,越冲越近……

终于,指挥火枪兵的将领下达了开枪的命令:“射击!”

“呯呯呯……”

密集的枪声响起,硝烟开始弥漫。

冲在最前面的倭军敢死队,犹如破麻袋一般,应声倒地上。

不过,不得不说,倭军敢死队也确实疯狂,豁出命去了。

他们在明军开枪之后,并没有立刻逃跑,而是在枪林弹雨中艰难前行,不断有人倒下,一直到队伍大乱。

有的士兵被铅弹击中胸口,直接向后倒飞出去,鲜血从伤口处喷涌而出,染红了身下的土地;

有的腿部中弹,摔倒在地,双手紧紧抓住泥土,痛苦地挣扎着,发出凄厉的惨叫;

还有的被击中头部,当场毙命,身体直挺挺地栽倒,双眼还未来得及闭上,充满了不甘与恐惧。

……

城头上的守军看着这惨烈的一幕,都吓得脸色苍白,忍不住瑟瑟发抖。

一些年轻的士兵甚至不敢再看,转身躲到了城墙的掩体之后。

羽柴秀吉也差不多,紧紧握着拳头,指节泛白,双眼死死盯着战场,脸上写满了焦急与不忍。他的嘴唇微微颤抖,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着奇迹的发生。

倭军敢死队虽勇猛无畏,但在明军如此猛烈且严密的火枪防御下,根本难以靠近明军阵地。

短短片刻,敢死队便损失殆尽,只有寥寥数十人侥幸逃回城内。

他们个个身上带伤,狼狈不堪,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有的人脚步踉跄,仿佛随时都会倒下;有的人身上的伤口还在不停地流血,身后留下了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血痕。

看着倭军残部逃回城里,谭纶再次举起望远镜观察,随后放下望远镜,转头对戚继光说道:“元敬,倭军已经胆寒,火炮阵地也已经差不多了,接下来便劳烦你亲自去指挥火炮开炮,给这京都城墙来个下马威!”

戚继光抱拳领命:“末将领命!定叫这京都城墙在我火炮之下颤抖!”

说罢,他飞身上马,双腿一夹马腹,骏马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般朝着火炮阵地疾驰而去。

在抵达火炮阵地后,戚继光翻身下马,神色威严地扫视着周围严阵以待的炮兵将士,大声发号施令:“各炮位听令,调整炮口角度,对准京都城墙及城门!务必一击即中,打出我大明火炮的威风!”

将士们齐声高呼:“遵令!”

刚才火枪兵打得倭军敢死队屁滚尿流,他们就已经非常期待自己的表现了。此时得到军令,回应的声音自然响彻云霄,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看到戚继光去炮兵阵地,所有人便都看向火炮阵地了。

不仅明军所有将士的目光都紧紧盯着火炮阵地,就连城头上的倭军也带着深深的恐惧,死死地注视着那一门门黝黑的火炮。他们深知,接下来的炮击将决定京都的命运。

随着戚继光一声令下:“开炮!”

“轰!轰!轰……”

二三十门大将军炮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仿佛天地都为之颤抖。

一颗颗实心炮弹如呼啸的流星,在突然冒出的硝烟下,以雷霆万钧之势朝着京都城墙飞去。

第一波炮击过后,城墙上传来砖石崩裂的巨响,巨大的石块被炸得四处飞溅,城墙上顿时出现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缺口。砖石的碎屑如雨点般落下,砸在城下的地面上,扬起一片尘土。

紧接着,第二波、第三波炮击接踵而至。

持续不断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场永不停歇的雷霆风暴。

每一次炮击,都让京都城墙剧烈摇晃,仿佛随时都会坍塌。

重型火炮,在这个时候还是稀罕物,特别是对倭国来说,他们最大的火炮,也只是中型佛朗机炮而已。

因此,这重型火炮开炮之下,在倭国人听来,那简直就是地动山摇那种了。

不只是倭国的城头守军,甚至包括城中的倭人百姓,听到这恐怖的声音,纷纷跪地祈祷,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整个京都陷入了一片混乱。

就这样,炮击足足持续了半个时辰。

整个战场硝烟弥漫,尘土飞扬,遮天蔽日。烟雾如同厚重的帷幕,将京都城墙和明军阵地笼罩其中,让人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当炮击终于停止,从海上吹来的风,吹散了烟尘和硝烟之后,眼前的景象让人震撼不已。

就见原本坚固的京都城墙和城门,在大将军炮的猛烈轰击下,已完全被摧毁。

城墙坍塌了一大片,砖石碎块堆积如山。城门更是被炸得粉碎,只剩下一些扭曲变形的残骸。

估计当初修建京都城墙的时候,压根没想过会遭受如此重炮的轰击!

城外的明军将士们见此,爆发出一阵震天动地的欢呼:“大明威武!大明万胜!”

欢呼声如排山倒海般,响彻整个战场,彰显着胜利的喜悦。将士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大明的威严。

而城内的倭军和百姓,都被这恐怖的炮击吓得呆若木鸡。许多人瘫倒在地,脸上写满了恐惧和绝望。羽柴秀吉逃离了城墙,因此没有被波及,但是当他望着眼前的惨状时,顿时脸色惨白如纸,心中只有无力感。

他知道,京都的防守,完蛋了!

没有城墙可以依托,京都根本守不住。

还指望着能守十天半月的,结果,明军竟然有如此犀利的攻城利器,这京都是连一天都守不住了!

什么切断明军后路,在明军如此犀利的攻势下,根本就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