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你说山区有龙脉,风水宝地,意思是……

“你们上午到的时间有点晚了,中午也没来得及准备菜,先将就着填饱肚子,晚上家里的腊鸡、腊肉都有,再好好招待大家!”

再次回到王师傅家,等了不久,午饭就好了。

大家围坐在桌旁,酒水倒好后,王师傅的老婆,雷女士笑着对几人说道。

之前在那条沟渠寻找,他们只待了半个小时左右。

期间每人都找到了或大或小,纯度各不相同的绿松石原矿石。

常顺在发现的一个大块石头上,看见这个石头只有局部位置有一些绿松石。

而含矿石的地方,大小只有一般没有剥壳的花生大小。

他用其它石头把它砸了下来。

不过在砸的时候,力度跟方位没有控制好,含绿松石的位置,刚好被他从靠近中间的地方砸开了。

王师傅看见这情况,说不只是他一人做过这样的事情,其他人经常也会这样。

哪怕是拿着锤子、凿子砸,还是会因为力度的问题跟石头本身的问题,出现影响原矿完整度的事。

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机器切割。

宝石跟金属矿石不一样。

金属矿石的大小并不影响啥,反正会进一步的提炼。

而宝石则不能提炼,需要尽可能的保证最大状态。

时间有限,他们找到的并不多,一人就找了两三个左右。

那些黑色的石头,局部带着绿色的有不少,但只是表皮上有薄薄一层,价值不大,大家都没要。

当然,不要只是因为现在足够多。

要是以后出现那种大量人员过来刨矿石的事情,哪怕是带点绿的,也会有人捡起来。

价格便宜,有的人会把它们买回去放在鱼缸里面,点缀一下,看着怎么都比普通的石头好看。

“没事!这些菜已经不少了。”

常志武看了一眼桌面,客气道。

摆放着的菜有:

酸红薯杆炒腊肉、葱花炒鸡蛋、野生鱼干、萝卜叶、毛白菜、韭菜炒鸡蛋、腊肉煮干豇豆、干扁豆火锅以及一份酸辣椒。

每份菜,除了酸辣椒,其它的弄出来的分量都很足。

山里人家,能临时弄出这些菜,在这个年代,已经很不错了。

“出门在外,吃饱肚子就行,再说这些比我们平时在工地上吃的要好很多。”

姚师傅也跟着说道。

“闻着锅子里面煮着的腊肉香味儿,我都流口水了。”

常顺笑了笑。

“那还等啥!我们开吃吧!”

王师傅说完,率先拿起了筷子,夹起桌上的菜,招呼大家吃了起来。

“酒虽然是我们过年在镇上买的小作坊散装高粱酒,但并不比那些瓶装酒差。

来,我们一起喝一个!”

吃了会儿菜,垫了下肚子,王师傅端起酒杯,再次请起了酒来。

随后,其他人跟着一起喝了一口。

常顺他们也不怕下毒啥的,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来村里,包括走在路上,其他人都是看见了的。

那种黑暗面,这里没有,现实就是现实。

再说通过接触,他觉得不管是王师傅还是姚师傅,人都很不错。

外面讨生活的人,在这个年代,绝大多数还是很淳朴的,那些不好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作为一个阅历相当丰富的人,别说接触几天,哪怕只是一个小时,他都能看出一个人的好坏。

“常老板,你们打算在这里待几天时间?”

放下酒杯,姚师傅问他道。

“还没想好,估计两三天,但具体的还要看情况。”

“你是不是还要在我们这边其它一些地方看看,买些古玩之类的物品?”

听他这样说,王师傅问道。

“有那想法!你家里有没有啥古董或者说你们这边其他人的家里有古玩类物品?”

顺着对方说的话,常顺又问他道。

“我家里自然是没有的,其他人我也不清楚,但大多数肯定没有。

其实我们这边的古董说实话,可能很多。

因为是山区,有很多的龙脉,风水宝地,古都长安知道吗,那可是跟我们sy市距离很近的!”

“你说山区有龙脉,风水宝地,意思是……墓很多吗?”

姚师傅跟着问道。

“是有一些!民国时期可是被很多人挖过,说不定就有一些东西流落到了某些人的家里。

不过就算流落,特殊年代,毁坏的不少,加上那东西不能当饭吃,为了生存,被当做废品贱卖的都有。

现在应该也不多了!”

王师傅对他笑了笑。

“常老板,你想收古玩的话,其实可以去我们临县的f县,那里在古代是流放的地方。

虽然流放,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些流放的皇亲国戚,还是带着不少东西的!”

他接着又说道。

提到这,想到曾经听过的拆迁寻宝小说,他也记起了f县这个县城。

f县古称“房陵”,因为四周山域范围较大,山林四塞、固如高陵、像房舍而得名。

那里是古代年代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规模也最大的高规格流放地之一。

被流放到“房陵”的多为帝王、皇亲国戚、王侯将相之类的高级犯人。

经他这样一说,常顺还真有了去一趟的想法。

“王师傅,f县你去过没有?”

他随口问道。

“肯定去过啊!我妈娘家就是那边的,我的四个舅舅都生活在那边,不过现在只剩2个舅舅还健在。

过年我还会去那边跟他们拜年。”

“这样啊!那我们要是去的话,你跟着走一趟怎样?”

“没问题,这几天到处玩,你也帮了我不少忙,家里还有些石头,还得麻烦你收购!”

王师傅想都没多想,就答应了下来。

如果他真帮了自己,常顺不介意以后遇到了机会,带着他也发点财。

“久安!你回来了,家里这是来客人了吗?”

他刚说完,外面传来了一个男人说话的声音。

这人身高约一米六,长得偏瘦,年龄看上去差不多有70岁了。

常顺坐在上席,其实他刚才从房子侧面走过来时,他就已经看见他了。

“是啊!表叔,上午才回来。

你吃饭了没?没吃的话,一起吃点。”

王师傅起身跟他打了招呼。

见有人来,常顺他们也站了起来。

“我吃过了,刚才看见门口停了一辆车,就走过来看看。”

“你真的吃了吗?”

王师傅的老婆也问对方道。

“真吃了,你们继续吃,我就不打扰了。”

对方说完,又转身向门外走去。

“那你晚上不要做饭了,晚上我准备了酒菜,到时过来喊你!”

王师傅又对老者说道。

“行!那我晚上再来打扰你们。”

随后,大家继续吃了起来。

闲聊中,王师傅跟几人介绍了一下他的表叔,说他的老伴驾鹤西去已经很多年了,只有两个女儿,早都嫁了人,现在是一个人生活。

以前经常帮助他家,现在老了,他们也常常把对方喊过来一起吃饭。

当然,也不是说两个女儿、女婿不孝,只是他自己不愿意去他们家一起住。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