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马谡丢秭归
陈到着急地说道:“将军要置陛下和丞相的命令不顾吗?这可是违抗军令啊!”
马谡不以为然,回应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眼下就是绝佳战机,若是不主动出击,如何破敌?一直坚守下去,难道就能保证胜利?”
陈到依然坚持道:“坚守秭归,新军无法破城,胜利必然属于咱们的。只要咱们守好城池,就是完成了使命。”
马谡再次反驳道:“汝难道不知久守必失的道理?一直被动防守,迟早会出问题。只有主动出击,才有机会打破僵局。”
陈到还想再劝,刚开口:“可……”话还没有说完,便被马谡不耐烦地打断:“好了,若是汝怕了,本将军分汝五千兵马,吾自行离去,哼!”说完,他冷哼一声,甩袖离去。
陈到无奈地看着马谡的背影,深知自己无法改变他的决定,只好留下五千人马坚守秭归城。
当夜三更时分,万籁俱寂,只有偶尔的虫鸣声打破夜的宁静。马谡率领一万多人马,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前往新军大营偷袭。他们脚步轻缓,尽量不发出声响,马蹄也都裹上了布,生怕惊动敌军。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在新军的算计之中。当马谡的军队靠近新军大营时,四周突然火光冲天,喊杀声如雷。张任亲自指挥大军从四面八方围攻而来,将马谡的军队团团围住。新军将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马谡的部队,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响彻夜空。
马谡心中大惊,他没想到自己的偷袭竟然中了埋伏。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大声喊道:“兄弟们,不要慌乱,随我杀出一条血路!”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带领着士兵们奋力抵抗。然而,新军人数众多,且准备充分,马谡的军队渐渐陷入困境。
秭归城墙上,陈到看到不远处火光冲天,喊杀声传来,心中焦急万分。这时,一名败兵慌慌张张地跑来,上气不接下气地报告:“陈将军,马将军和一万多兄弟中了新军埋伏,无法突围,请陈将军出兵支援!”
陈到本不想率军出城营救,他深知出城风险极大,但想到还有一万多人马在敌人包围中,若是不救出来,凭他麾下这几千人很难守住秭归城。犹豫片刻后,他咬咬牙,决定率领三千人马出城营救。
陈到率军匆匆出城,朝着火光方向赶去。然而,半路中了张冀的埋伏。张冀一声令下,伏兵四起,箭矢如雨点般射向陈到的军队。陈到率领的士卒们顿时阵脚大乱,纷纷中箭倒下。陈到心中暗叫不好,他挥舞着长枪,奋力抵挡着箭矢,大声喊道:“兄弟们,不要乱,跟我冲出去!”但敌人的埋伏太过突然,且兵力占优,陈到的军队损失惨重。
陈到无奈,只好率领大军奋力突围。经过一番苦战,他终于带领着残兵败将突出重围,朝着秭归城方向逃去。当他们来到秭归城下,呼叫士卒开门时,却发现城上全是新军。原来,在陈到离开后,秭归城就遭到新军将领高沛和杨怀的攻击。秭归城内群龙无首,仅仅两千人马自然抵挡不住新军的猛烈攻击,很快城池就被新军占领。
陈到见状,气得满脸通红,大骂道:“马谡,你这匹夫,连累三军!”他心中又悔又恨,后悔自己没有坚决阻止马谡出城,恨马谡不听劝告,导致如今的惨败。
另一边,新军大营内,马谡还在率领大军与新军殊死作战。但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根本无法带领大军杀出重围。看着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他心中充满了绝望。无奈之下,他只好丢下部下,率领不到百人的亲卫,趁着混乱,拼命杀出一条血路逃走。
最终,这场战斗以新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翌日清晨,阳光洒在秭归城上,驱散了昨夜的血腥与阴霾。罗恪在众人的拥戴下,意气风发地进入秭归城。从此,荆汉西面的门户洞开,大新帝国的军队如潮水般涌入,为后续的战事奠定了重要基础。而马谡的这一决策失误,不仅让自己陷入绝境,更让荆汉的局势变得岌岌可危,呈现腹背受敌的趋势。
在秭归城大堂内,气氛热烈而欢快。罗恪端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视着下方的法正、张任、张冀、杨怀、高沛等将领。众人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眼神中透着自豪与兴奋。
张冀率先出列,一脸激动地向四皇子汇报:“四皇子,此番大战我军战果丰硕!俘虏荆汉大军一万人马,斩杀四千多人马。那马谡所部几乎全军覆没,逃离者不到百骑。而陈到麾下虽集合了一些散兵,估计也就还有近四千人马,已然狼狈而逃。”说到此处,张冀脸上满是骄傲之色,仿佛还沉浸在战斗胜利的荣耀之中。
高沛紧接着站出来,兴奋地说道:“四皇子,咱们还缴获了秭归城中堆积如山的粮食、钱财和物资,这下可极大地充实了我军储备,为后续作战提供了有力保障。”高沛的声音中透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仿佛那些缴获的物资已然化作了胜利的勋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听闻,脸上的兴奋之情更甚,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这场大胜。罗恪脸上也浮现出满意的笑容,他将目光转向法正,夸赞道:“军师好谋略啊!略施小计,便让我军顺利夺得秭归城,此乃大功一件。若不是军师运筹帷幄,哪有我军今日之胜。”罗恪的眼神中充满了赞赏与感激,对法正的智谋佩服不已。
法正赶忙谦逊地拱手说道:“四皇子过奖了,这都是四皇子领导有方,指挥若定,将士们奋勇用命所致。若没有四皇子的英明决策,以及诸位将士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法正纵有千般谋略,也难以施展。”法正一脸诚恳,言语中对罗恪和众将士也是充满敬意。
张任也笑着说道:“是啊,四皇子平日里对我等悉心教导,鼓舞士气,才让我军上下一心,勇往直前。此次胜利,四皇子功不可没。”张任的话语中满是对罗恪的钦佩,他深知罗恪在这场战役中的重要引领作用。
杨怀也附和道:“正是如此,四皇子与军师配合默契,我等将士只需遵循指令,奋勇杀敌,便能屡战屡胜。往后定能在四皇子的带领下,继续攻城略地,为大新帝国立下赫赫战功。”杨怀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战斗的期待与信心。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融洽而热烈。罗恪听着众人的话语,心中满是欣慰。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说道:“此次夺得秭归城,只是我们前进的第一步。荆汉之地尚未完全平定,前方还有诸多挑战等着咱们。但吾相信,只要咱们继续团结一致,听从军师谋略,定能所向披靡,为大新帝国开疆拓土。”罗恪的声音坚定有力,仿佛给众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大家对未来的战斗充满了信心。
众人齐声高呼:“愿为四皇子效命,为大新帝国尽忠!”声音响彻大堂,久久回荡,彰显着众人对罗恪的忠诚以及对胜利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