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曼施坦因的遭遇,或功败垂成
在库尔斯克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德苏双方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惨烈至极的血战,长时间的鏖战让双方都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德国方面,虎式坦克因其独特的设计,发动机性能存在固有缺陷,加之自身超重的体格,在高强度的战斗中故障频发。那些因故障无法及时撤离战场的虎式坦克,为防止落入苏军之手,德军只能忍痛将其摧毁。同时,在激烈的交锋中,部分虎式坦克陷入苏军的重重包围,在群殴之下,也难免被击毁击伤。如此种种原因,使得曼施坦因元帅麾下引以为傲的虎式坦克集群,减员竟将近一半之多。这无疑对德军的战斗力造成了严重影响,其装甲力量的锐减,让德军在战场上的推进势头受到极大阻碍。
随着虎式坦克数量的大幅减少,剩余的虎式坦克不得不承担起更为沉重的作战压力,直面更多的敌军坦克。与此同时,大量其他型号的坦克,如三号、四号坦克等,也被迫纷纷冲上一线,与苏军性能卓越且数量众多的t34坦克展开殊死搏杀。在这段残酷的战斗时期,德军损失了大约2000多辆坦克,如此巨大的装备损耗,令曼施坦因元帅心疼不已。
而苏军的损失同样触目惊心。为了守住库尔斯克至关重要的缺口,双方在奥利霍瓦特卡高地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苏军在这期间至少损失了6000多辆坦克,再加上自开战以来的累计损耗,苏军总计大概损失了辆坦克,这一数字超过了苏联一年坦克产量的一大半。
不过,苏联凭借其广袤的国土、丰富的资源以及强大的工业基础,家底着实雄厚。再加上美国这个盟友在背后的支持,在坦克供应方面倒也不至于捉襟见肘。而且,苏联的t34坦克设计相对简洁,制造方便快捷,生产一辆t34坦克仅仅需要不到3000个工时。与之相比,德国生产一辆虎式坦克则需要25万到30万的工时,即便在大明王朝的技术支持下,将生产工时下降至每辆坦克5万工时,与生产t34坦克相比,在生产效率上依然毫无优势可言。
然而,德国若能进一步提升虎式坦克的生产能力,大幅降低生产工时,凭借虎式坦克强大的性能,依旧有可能在战场上对t34形成压制。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苏军迅速做出应对之策,一方面将kv2重型坦克紧急拉上战场,期望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和厚重的装甲来制衡虎式坦克;另一方面,加快is2型重型坦克的生产步伐,试图在装备上取得新的优势。
此时此刻,德苏双方在库尔斯克突出部陷入了僵持不下的胶着状态。德军一心想要合围缺口,将突出部内上百万的苏军一举围歼,从而取得这场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而苏军则拼死想要维持缺口的畅通,为突出部内的苏军延续生机,期待能寻得战机打败德军,进而发起战略大反攻。
从表面上看,苏军在人数和装备数量上占据优势,但实际上他们的处境极为艰难。从战术角度分析,德军只要成功攻占缺口,完成合围之势,库尔斯克突出部内上百万的苏军将陷入绝境,无处可逃,面临被彻底围歼的命运。而德军即便在此战中失利,凭借其机动性和战略布局,至少能够保证半数兵力安全撤离。
更为严峻的是,给突出部的苏军运送给养已然成为一个几乎无法解决的难题。要让运输车队通过这不足五十公里的缺口,无疑是在枪林弹雨中冒险前行。天空中有德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地面上又有德军坦克的重重封锁,苏军的运输队每天都有大量的汽车被击毁。这导致突出部的苏军常常食不果腹,吃了上顿没下顿,无奈之下只能向苏联空军求援。然而,苏联空军依靠飞机空投物资,对于百万大军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要知道,当年德军连给斯大林格勒的第六集团军30万人空投给养都无法办到,如今让苏联空军给库尔斯克突出部的百万大军提供充足的给养,简直无异于天方夜谭。
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曼施坦因元帅凭借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德军的顽强作战,终于将这个缺口缩小到30公里。胜利的曙光似乎就在眼前,只要再努一把力,就能成功合围库尔斯克突出部的百万苏军,创造一场载入史册的辉煌战绩。
在这场宏大的战役中,莫德尔元帅的表现看似不那么显眼,实则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波波夫上将领导的布良斯克方面军犹如一把高悬的利刃,对莫德尔元帅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上一次战役,莫德尔元帅就险些被其包抄合围。这一次,在波兰军队的有力配合下,德军总算是艰难地收回了奥廖尔,并将部队成功推到叶夫列莫夫一线。按照战略部署,下一步只要曼施坦因元帅能够跨越索斯纳河,成功攻占叶列茨,德军的南北两翼便能实现合围。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朱可夫元帅终于认清了现实,无奈之下只得命令部队开始逐步撤退。每天,都有上万人的部队通过这个逐渐缩小的缺口撤离。曼施坦因元帅见状心急如焚,迫切催促大明王朝的东欧方面军从草原方面军的正面突破,配合莫德尔元帅攻下叶列茨,以完成这个史诗级的大合围。
然而,林虎将军此时也是分身乏术。东欧方面军受到苏军西南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的联合牵制,东侧又面临苏联斯大林格勒军区五十多万人的威胁,实在是抽不出多余的兵力参与合围行动。尽管如此,东欧方面军以43万之众的强大兵力,成功牵制了苏军近百万人,为曼施坦因元帅创造了进攻叶列茨的绝佳条件。于是,曼施坦因元帅抓住时机,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叶列茨。叶列茨的苏军在德军的猛烈攻击下,防线摇摇欲坠,眼看就要守不住了。叶列茨告急,库尔斯克的局势也愈发危急!
面对这千钧一发的局面,朱可夫元帅急得眼中冒火,赶忙紧急调集预备队前去巩固缺口。然而,此时苏军军心已然动摇,士兵们都清楚地意识到,德军合围库尔斯克突出部只是时间问题。若不是碍于约瑟夫下达的第227号令——擅自撤退就会被就地击毙,恐怕苏军早就一哄而散了。
曼施坦因元帅眼看胜利在望,士气大振,不断鼓励全军奋勇出击,争取一举拿下这盖世奇功。然而,战场上风云变幻莫测,盟军的行动却打乱了他的计划,曼施坦因元帅即将到手的胜利功败垂成,实在是令人惋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