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阴谋
未时三刻,守备营的官兵将火锅店围了个水泄不通。
周掌柜被拎进来时,裤腿还沾着昨夜翻墙的草屑。
霍祁斜倚在门框上,手里转着从土匪那里缴来的匕首:“周老板这借据上的手印,怎么和聚仙楼账房先生的拇指纹一模一样?”
周掌柜脸色煞白,额角的汗把胭脂水粉冲成了一道道沟。
沈芋端着新熬的“醒酒汤”过来,汤里放了系统给的“吐真草”:“您尝尝这汤,比您后院地窖藏的二十年女儿红如何?”
男人刚喝两口,便抖着嗓子把阴谋全吐了出来——果然是他买通地下钱庄伪造借据,又雇了土匪扮成食客闹事,想趁乱低价盘下火锅店。
小安举着“儿童记录玉简”把供词刻上去,末尾还画了只啃账本的老鼠。
“系统提示:省城声望值+1000,解锁‘商业反欺诈手册’。”
黄昏掌灯时,火锅店重新开张。
沈芋往“防爆锅”里下了份新研制的“驱寒羊肉卷”,看霍祁和守备营统领碰杯,铠甲碰撞声里混着食客们的谈笑声。
小安蹲在灶台边给每盘毛肚盖“新鲜戳”,忽然指着窗外喊:“娘!聚仙楼的灯笼灭了!”
霍祁擦了擦嘴,从怀里摸出张纸:“方才张统领说,聚仙楼私藏军械的事发了,明日就抄家。”
他替沈芋理了理被热气熏湿的鬓角,“倒是周掌柜地窖里的老酒,够你泡二十缸杨梅酒了。”
夜里打烊时,沈芋在灶台边签到,领了“火锅连锁经营许可证”。
小安趴在桌上画新店招牌,左边是霍祁的铠甲,右边是她的汤勺,中间写着“沈家火锅——天南地北都有锅”。
霍祁靠在门框上看妻儿忙活,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与沈芋的影子交叠成圈。
系统提示“今日守护值达标”的同时,小安忽然举着块蜜饯跑过来:“爹爹张嘴!这是用昨天土匪没抢走的杏做的!”
夜风裹着火锅香掠过青石板,沈芋咬着刚烤好的糖糍粑,看街上的灯笼次第亮起,忽然觉得这历经劫波的城池,终是在自家的热汤里,熬出了暖融融的烟火气。
原来这世间的风浪,从不是为了打翻灶台,而是让人懂得——当你有了想护的人,每一次挥勺翻炒,都是在为人间砌一道永不崩塌的墙。
秋阳初升时,沈芋在省城火锅店的灶台前签到,领了“暖冬火锅底料配方”。
小安踮脚往新铸的铜锅里撒枸杞,忽然指着窗外笑:“娘!戴斗笠的伯伯又来送山货了!”
霍祁正往墙上挂新制的“食材溯源牌”,每个木牌都刻着供货农户的名字。
他转身接过猎户送来的野猪肉,指尖划过兽皮上的“沈记验讫”火印:“后山李大叔的陷阱该换成系统给的‘无痕捕兽夹’了,别伤着小崽子们。”
系统提示“连锁经营筹备完成,奖励‘分店管理玉简’”的同时,书生背着药箱进门,衣襟上沾着晨露:“方才路过聚仙楼旧址,工人们正在拆房梁,地基下竟挖出三坛前朝官窑瓷。”
小安立刻摸出“儿童考古铲”:“那咱们新店的地砖,能不能嵌些碎瓷片当花纹?”
沈芋将野猪肉切成薄片,用“秘制腌料罐”腌上,转头对霍祁道:“明日去府衙办手续,把分店开到码头边。”
她擦了擦手,摸出系统奖励的“航海食谱”,“往来商队爱吃辣,咱们做些‘耐储油辣子’,用陶罐封好能存三个月。”
午间客满时,守备营的兵卒抬来块匾额,上书“锅镇乾坤”四个镏金大字。
小安举着“儿童丈量尺”指挥伙计挂匾,末了还往匾额缝隙里塞了颗冰糖——说是“给字宝宝的见面礼”。
霍祁倚着门框笑,铠甲下的中衣露出一角,分明是沈芋新绣的辣椒图案。
“系统提示:触发支线任务‘码头开拓’,奖励‘防水粮仓图纸’。”
申时三刻,三人骑马去码头选址。江风卷着咸腥味扑来,小安的望远镜里映出千帆竞发的景象。
霍祁指着江心小岛:“若在那里建个‘水上食肆’,夜里点起灯笼,倒像floatingpot(火锅浮岛)。”
沈芋白他一眼:“好好说人话。”男人却忽然揽住她腰:“就叫‘江心沸月楼’,如何?”
码头的老艄公正蹲在船头补网,看见霍祁腰间虎符令,立刻起身行礼。
沈芋摸出系统给的“渔民特惠券”:“以后您送的鲜鱼,每筐多算五文辛苦钱。”
老艄公感动得直抹泪,从船舱里抱出坛自家酿的梅子酒:“这是给小公子的见面礼!”
小安捧着酒坛忽然问:“娘,系统能给船做个‘火锅烟囱’吗?这样出海也能吃热汤了!”
霍祁揉他头发:“明日带图纸去船厂,咱们给商船装个‘万向旋转灶’,浪再大汤也不会洒。”
黄昏归店时,沈芋发现后厨多了口“智能蒸箱”,蒸笼自动开合的模样惹得小安直拍手。
书生从怀里掏出张羊皮纸:“这是边疆传来的急报,将军府要订两百份‘行军火锅包’。”
沈芋挑眉,摸出“真空包装图纸”:“正好试试新得的牛皮密封技术,保质期能延至半年。”
夜里打烊后,三人围坐在新砌的“节能灶台”前。
霍祁往炉子里添了块“长效炭”,火光将小安的影子投在墙上,正对着他画的“分店扩张地图”——从边疆到省城,再到码头、驿站,红点像撒在华夏大地上的辣椒籽。
系统提示“年度经营值达标,奖励‘跨次元食材箱’”的瞬间,小安忽然指着窗外星河喊:“爹爹!那颗星星在朝咱们眨眼睛,是不是也想吃火锅?”
霍祁笑着将妻儿揽进披风:“等哪天咱们把店开到天上,就用银河水涮肉,摘颗流星当蘸料碟。”
沈芋咬着刚出炉的“星空麻薯”,看糖浆在月光下拉出银线,忽然想起初到边疆时的荒芜。
原来这一路从灶台到江海,从烟火到星辰,最珍贵的从来不是系统奖励,而是身边人眼中倒映的人间灯火。
夜风掠过“锅镇乾坤”的匾额,带来远处码头的号子声。
沈芋往霍祁碗里添了片羊肉,看他眼角的笑纹盛着暖意,忽然明白——所谓传奇,不过是凡俗岁月里,有人把柴米油盐熬成了千军万马,将人间烟火酿成了万里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