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重生之嫡女谋权
第220章 重生之嫡女谋权
京城的雪纷纷扬扬下了三日,将巍峨的宫阙、繁华的街巷都覆上一层银白。镇国将军府内,炭火盆烧得正旺,却驱不散屋内的冷凝之气。
林瑶,本是镇国将军嫡长女,才情出众、心地善良,前世却落得个凄惨下场。继母孙氏表面温婉和善,暗地里却与妾室赵氏勾结,设计陷害她未婚先孕,败坏门风。父亲林镇国听信谗言,怒发冲冠,将她幽禁在柴房,任她自生自灭。昔日那些追捧她的世家公子纷纷避之不及,闺中好友也都划清界限。而她心心念念的未婚夫,太子李承煜,在朝堂风云变幻之际,为了稳住局势、拉拢朝臣,竟也默许了孙氏等人的作为,公开与她解除婚约,转而迎娶户部尚书之女。
孤立无援的林瑶,在柴房里熬过寒冬,最终在那个大雪纷飞的除夕夜,含恨而亡。可谁知,上天有眼,竟让她重生归来,重生在了及笄之年,一切尚未发生之时。
林瑶缓缓睁开双眼,看着熟悉而又温馨的闺房,雕花床榻、锦绣罗帐,案几上摆放着未完成的刺绣,铜镜映出她年轻娇美的面容,眼中闪过一抹决绝。这一世,她绝不会再任人鱼肉,定要让那些害她之人付出惨痛代价。
“小姐,您醒了?”贴身丫鬟翠柳端着水盆走进来,见林瑶端坐床边,眼中满是惊喜,“您昨日感染了风寒,可把奴婢吓坏了。”
林瑶看着翠柳,眼眶微湿,前世这丫头不离不弃,陪她在柴房受苦,最后还为了给她寻吃食,被赵氏的人活活打死。她握住翠柳的手,轻声道:“翠柳,往后咱们主仆二人可要警醒些,这府里的水,深着呢。”翠柳虽不明所以,却也乖巧点头。
休养几日后,林瑶的身体大好。这日,孙氏带着赵氏前来“探望”,一进门,孙氏便拉着林瑶的手,假惺惺地说道:“瑶儿啊,听闻你病了,母亲可揪心坏了,这府里上下诸事繁忙,都没来得及好好照顾你。”
赵氏在一旁附和:“就是,大小姐可得保重身子,日后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呢。”她眼神闪烁,透着一丝阴毒,林瑶心中冷笑,面上却不露声色:“多谢母亲关怀,女儿已经大好了,劳您二位费心。”
寒暄几句后,孙氏看似无意地提起:“下月宫中要办赏花宴,太子殿下也会出席,瑶儿你可得好好准备,莫失了咱们将军府的体面。”林瑶心中一紧,前世的屈辱涌上心头,她微微低头,掩住眸中的恨意:“女儿明白。”
待二人走后,翠柳愤愤不平:“小姐,夫人和那赵氏安的什么心,您还不知道她们?分明是想看您笑话。”林瑶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庭院:“她们既然出招,我岂有不应之理。翠柳,去把我那套粉色绣桃花的襦裙找出来,再将我压箱底的翡翠簪子备好。”翠柳虽疑惑,还是照做了。
赏花宴当日,阳光明媚,御花园内繁花似锦。各府千金云集,衣香鬓影,笑语嫣然。林瑶一袭粉色襦裙,腰肢纤细,裙摆轻拂,青丝挽成凌云髻,翡翠簪子熠熠生辉,衬得她面若桃花,明艳动人。
众人见她前来,纷纷侧目,有不屑、有嘲讽,更有等着看好戏的。林瑶视而不见,莲步轻移,向皇后娘娘请安。皇后见她容色出众,心中也有几分赞赏:“林将军家的嫡长女出落得越发标志了。”
林瑶谢恩后起身,眼角余光瞥见不远处的李承煜,他身着太子蟒袍,身姿挺拔,正与几位大臣交谈。前世的爱意早已在重生的那一刻化为灰烬,如今再见,只剩满心的清冷。
宴会上,众女才情尽显,吟诗作画,以博众人青睐。轮到林瑶时,她不慌不忙,拿起画笔,挥毫泼墨,一幅《傲雪寒梅图》跃然纸上。梅花凌霜傲雪,孤芳自赏,恰似她如今的心境。众人惊叹,赞不绝口,李承煜也不禁多看了几眼,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这时,赵氏之女林婉柔站出来,娇柔地说道:“姐姐这幅画固然精妙,可这作诗才更显才情,姐姐何不以这梅花为题,赋诗一首?”林瑶抬眸,看向这个前世帮着孙氏、赵氏多次羞辱她的异母妹妹,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妹妹既有此提议,姐姐自当献丑。”
她略一思索,轻声吟道:“寒梅独立霜雪中,冰肌玉骨韵无穷。不与繁花争艳色,暗香一缕唤春风。”诗成,四下寂静,随后爆发出阵阵喝彩。皇后更是点头称赞:“林大小姐不仅画技高超,诗作亦是不凡,真乃才女也。”
李承煜走上前,目光落在林瑶身上:“林姑娘才情过人,孤今日算是见识了。”林瑶福身行礼,语气疏离:“太子殿下谬赞,臣女不过略通文墨。”李承煜心中莫名有些不悦,印象中的林瑶,对他总是柔情似水,如今这般清冷,倒让他有些不适应。
赏花宴结束后,林瑶之名在京城贵女圈中传开,有人赞她才情无双,也有人嫉妒诋毁。但林瑶毫不在意,她深知,这只是复仇之路的第一步。
回府后,孙氏与赵氏脸色阴沉。孙氏没想到林瑶会在赏花宴上大放异彩,原本想让她出丑,反倒成全了她。“这小贱人,何时有了这般本事?”孙氏怒拍桌子。
赵氏冷哼一声:“夫人莫急,咱们还有后招。听闻老爷近日在为边疆战事筹备粮草,此事关乎重大,稍有差池,可是掉脑袋的大罪……”孙氏眼睛一亮,与赵氏相视一笑,心中已有算计。
几日后,林瑶得知父亲负责的粮草出了问题,军中有人上报,粮草发霉变质,数量也短缺不少。皇上大怒,责令林镇国严查,若查不出真相,便要问罪。
林瑶心中明白,定是孙氏她们在背后捣鬼,想要借机扳倒父亲,进而掌控将军府。她暗中派人调查,发现负责押送粮草的是赵氏的远房亲戚,而粮草入库前曾在一处潮湿的仓库短暂停留,那仓库正是孙氏名下产业。
证据在手,林瑶并未立刻声张。她先是找到父亲,看着这个前世被蒙蔽、对自己狠心的男人,心中五味杂陈。“父亲,女儿听闻粮草之事,心中担忧,特来探望。”林镇国满脸愁容:“瑶儿,此事棘手,若查不出真相,为父恐难自保。”
林瑶眼眶泛红:“父亲,女儿知道您一心为国,定不会做出这等错事。女儿偶然间发现一些线索,或许能帮父亲洗清冤屈。”说着,她将调查所得一一道来,并呈上证据。
林镇国震惊不已,看着女儿,满心愧疚:“瑶儿,是为父错怪你了,这些日子,你受苦了。”林瑶摇头:“父亲,只要能还咱们将军府清白,女儿不苦。如今当务之急,是将真凶绳之以法,以免耽误战事。”
林镇国立刻进宫面圣,呈上证据。皇上龙颜大怒,下令严查。很快,赵氏的亲戚被抓捕入狱,孙氏也因参与其中,被剥夺管家之权,禁足府中。赵氏吓得瘫倒在地,哭求饶命,可一切都晚了。
经此一事,林瑶在将军府站稳脚跟,父亲对她越发信任倚重。而林婉柔没了母亲撑腰,在府中也收敛许多。但林瑶知道,她与太子李承煜之间的恩怨还未了结。
朝堂之上,因粮草一事,太子一党威望受损。李承煜意识到,林瑶不再是从前那个任他拿捏的柔弱女子,她的聪慧果敢让他既意外又有些欣赏。为了挽回局面,他寻了个机会,约林瑶见面。
城郊梅园,梅花盛开,暗香浮动。李承煜早早等候在此,见林瑶一袭白衣走来,宛如雪中仙子。“林姑娘,今日邀你前来,是想与你聊聊。”李承煜开口。
林瑶止步,目光清冷:“太子殿下有何事?”李承煜走近几步:“瑶儿,从前是我对不住你,被奸人蒙蔽,让你受了委屈。如今我看清真心,只愿与你重修旧好,待我登基,定立你为后。”
林瑶仰头大笑,笑声在梅园回荡,透着悲凉与嘲讽:“太子殿下,您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如今您觉得我有用,便想挽回,可曾想过我在柴房里的绝望?您的真心,臣女高攀不起。”
李承煜脸色微变:“瑶儿,我是真心悔过,只要你点头,过往恩怨,我定当补偿。”林瑶收住笑,目光如炬:“太子殿下,您还是多操心操心朝堂之事吧,臣女还有自己的路要走。”说罢,转身离去,留下李承煜站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久久未动。
此后,林瑶潜心学习兵法、谋略,常与父亲探讨家国大事。边疆战事吃紧,林瑶向父亲请缨,女扮男装,奔赴战场。林镇国虽不舍,却也知女儿志向,点头应允。
战场上,林瑶化名林逸,凭借智谋与勇气,屡立战功。她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训练新军,修筑防线,让敌军节节败退。她的英勇之名传回京城,百姓传颂,皇上也龙颜大悦,对镇国将军府越发恩宠。
而李承煜在朝堂上,被其他皇子步步紧逼,焦头烂额。为了巩固势力,他再次打起林瑶的主意,试图说服皇上赐婚。皇上对林瑶赏识有加,也有意促成此事,下旨召林瑶回京。
林瑶接到旨意,深知京城又是一场风云变幻。但她毫不畏惧,班师回朝。入京那日,百姓夹道欢迎,高呼英雄之名。林瑶身着战甲,英姿飒爽,骑在高头大马上,接受众人朝拜。
李承煜亲自出城迎接,看着威风凛凛的林瑶,心中复杂。“林将军,一路辛苦了。”他强装笑颜。林瑶下马,拱手行礼:“太子殿下客气。”
宫中宴会上,皇上提及赐婚之事。林瑶跪地,沉声道:“皇上,臣女多谢皇上厚爱,但臣女志在沙场,保家卫国,无心婚嫁。且臣女曾立誓,要为国立功,不负苍生,还望皇上成全。”皇上听后,沉思片刻,点头应允:“林将军既有此等豪情壮志,朕便不强求了。”
李承煜握紧双拳,隐在袖中的手微微颤抖。他知道,林瑶彻底与他划清界限,他错失了一个能助他成就大业的奇女子。
此后,林瑶继续投身军旅,为守护山河浴血奋战。她广纳贤才,组建了一支精锐之师,所到之处,战无不胜。多年后,边疆平定,国泰民安。林瑶凯旋而归,卸下战甲,回归女儿身。
皇上论功行赏,封她为护国郡主,赏赐无数。林瑶用赏赐在京城开办书院、救济难民,赢得百姓爱戴。镇国将军府也因她荣耀满门,父亲看着她,满是骄傲:“瑶儿,你做到了,为父以你为豪。”
而那些曾伤害过她的人,孙氏在禁足中郁郁而终,赵氏母女落魄潦倒,被世人唾弃。李承煜在皇位争夺中落败,被流放边疆。林瑶站在将军府高处,望着繁华京城,心中感慨万千。这一世,她靠自己改写命运,谋得权位,护了家人,报了大仇,终不负重生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