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调查科举舞弊一案
收到密报,皇上脸色阴沉的吓人,他怒拍桌案道:“真是好大的胆子,做了庶民竟还如此不安分,朝廷命官都敢随意斩杀,谁给他的底气?他是什么狗东西!”
想起杨柳镇府衙发生的桩桩件件,皇上愈发的生气,将桌案上能摔的东西都摔了。
一双眸子满是怒火,恨不得立刻将那狗东西抓回来狠打一顿!
一旁的杨炜暗暗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才小心翼翼上前劝解道:“陛下,您消消气,总归是......为民除害了......”
“好一个为民除害?他是什么狗东西!”皇上怒不可遏,沉着脸,抬手道,“龙甲军听令,将那孽子......”
然命令尚未下完,门口突然进来一小太监对着杨炜小声说了什么。
杨炜立刻禀报皇上:“陛下,宁王来了。”
闻此,皇上才摆手让龙甲军退下,沈宴进来时候看到的便是皇上的龙颜大怒。
他眯了眯眸子,才上前俯首请安道:“儿臣拜见父皇,父皇安好。”
皇上此刻正在生燕驰野的气,原本该是极其不待见这张脸的,但看见沈宴那不同于燕驰野的眼眸,他心中的怒火难得褪去些许。
“平身吧。”皇上敛了敛火气,望着沈宴,沉声问道,“近来可有棘手的事?”
沈宴知道皇上想问什么,他想说他生来就是潇洒不受拘束的沈宴,做不得被政事缠身的燕驰野,当然他如此想,便就真的如此说了,只是委婉收敛许多。
“回父皇,儿臣自幼习武,若让儿臣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是没有问题的,但若让儿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儿臣恐怕力有不逮,儿臣自知才智有限,不敢误了父皇的大事。”
谁知,皇后听后不仅不怒,反而原本阴沉的神色竟缓和了几分:“你倒是心怀坦荡,不像有些人两面三刀。”
见皇上心情转好,杨炜赶紧适宜地倒上一盏温茶给他。
皇上轻呷一口茶,注视着沈宴,继续道:“你并非才智有限,而是自幼没有接受过好的教诲,被耽误了而已,你不必妄自菲薄,这些都可以在日后中慢慢补回来,而且也并非多重要,你身为王爷,身边自然不乏能人辅助,政事未必需要事事亲力亲为,重要的是知人善任,而你的这份胸怀,才是最难得的,很多人倾其一生也没有的。”
沈宴的这份胸怀,太子、燕景明、燕驰野都不具备。
老二倒是具备,可惜死得太早。
老六也具备,可惜太纨绔。
说到此处,他突然眼眸一亮,深深望着沈宴,缓缓开口道:“宁王,朕将这天下交给你,你可敢接?”
听到这话,沈宴诧异地抬眸望向皇上,显然他不敢相信这话竟会是从皇上口中说出来的。
别说尚有太子,单论他的城府,他就不适合,他俯首拒绝道:“父皇,儿臣难以胜任。”
皇上却是摆手,语气带着几分深意:“你所欠缺的,朕都会亲自教你,回去好好想想......”
方才那话许是皇上试探一问,但这句话,皇上却是真的发自几分真心的。
沈宴和他早死的老二一样,心胸宽广,仁善却又不优柔寡断,他很是喜欢。
瞅着他要再次开口拒绝,皇上叹息一口气,随即便抢先一步问道:“你前来拜见朕,何事?”
沈宴知道这是皇上不爱听了,反正时机未到,索性他也不说了,他正色俯首道:“启禀父皇,怀王近来收到科举舞弊的线索,此事关系重大,儿臣想协助怀王一同调查,以尽快查明真相,还天下学子一个公道。”
皇上闻言,眉头微挑:“哦?你倒是热心?”
沈宴一如既往,目光坦然,没有丝毫隐瞒:“启禀父皇,此案举报者乃儿臣的一位故人,儿臣深谙其性,才华斐然、质朴纯真、一心只读圣贤书,是绝不会行那科举舞弊一事的,故而,儿臣无法坐视不理,想还其公道。
况且,科举乃国之根本,若明知有问题,却又放任不管,长久以往,必将动摇国本,儿臣不愿看到天下寒门学子空有一腔抱负,更不愿看到咱们大燕的江山因科举舞弊而失去人才,动摇根基,请父皇应允。”
望着沈宴坚定的目光,想起杨柳镇的事,皇上不由眯了眯眸子,该来的总是要来。
他沉吟片刻,便就答应了:“朕准了,但此事牵涉甚广,你和怀王需谨慎行事,切莫打草惊蛇,若有需要,可直接调动龙甲军!”
朝堂暗流涌动,长留村也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日清晨,顾瑶正在院子里同双胞胎一起跟着叶伍练习扎马步,听到敲门声,她就赶紧偷懒去开门。
饶是愣了一会儿,她才回过神来。
竟是上官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