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东宫“法庭”
太子李承乾,要亲任主审,三司会审,国舅长孙无忌“构陷皇子,意图动摇国本”一案。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比“蝗灾”和“西征大捷”,都更具爆炸性的惊雷,在长安城,轰然炸响!
所有的人,都被陛下这道,充满了“杀气”与“决绝”的圣旨,给彻底地吓傻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党争”了。
分明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政治大清算!
是太子与国舅,这两大大唐帝国,最顶级的政治势力之间,一场再也无法,被“平衡”所掩盖的……终极对决!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所有与赵国公府,稍有牵连的官员,都终日闭门不出,生怕自己会,牵连进这场,足以毁家灭族的政治风暴之中。
而那些曾经被长孙无忌,打压过的“改革派”和“寒门”官员们,则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即将到来的“清算”之中,狠狠地,踩那只曾经不可一世的“老狐狸”,一万只脚!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
手握着“生杀大权”的太子殿下,在接到圣旨之后,并没有立刻,气势汹汹地,将长孙无忌,锁拿归案,打入天牢。
他甚至,没有去大理寺的公堂。
只是,下达了一道让所有人都看不懂的命令。
——将,此次“三司会审”的地点设在了东宫,那座刚刚才落成不久的……“皇家格物院”之内!
并且,将审判的形式,从传统的“公堂审问”,改为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开听证与辩论”!
他不仅,“请”来了作为“原告”的吴王李恪,和作为“被告”的赵国公长孙无忌。更是,“邀请”了,房玄龄、魏征等,所有,三省六部的核心重臣。
以及,孔颖达、褚遂良等,数十名,当世最顶尖的“大儒”。
甚至还有马周从“格物学社”中,挑选出来的,几十名,最聪明的“年轻士子”!
来共同担任,这场“世纪审判”的“陪审团”!
“殿下!万万不可啊!”
李纲这位如今对太子,死心塌地的老臣,在听到这个“荒唐”的决定后,急得差点当场晕过去!
“长孙无忌,老奸巨猾,巧舌如簧!您将审判,变成‘辩论’,岂非是给了他一个,当众狡辩、脱罪、甚至反咬一口的绝佳机会?!”
“此等,国之巨蠹,当以雷霆手段,严刑审问!岂能与他行此‘君子’之辩啊!”
然而李承乾,却只是笑了笑。
“李师,不必担忧。”
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绝对的掌控一切的自信。
“孤就是要,给他一个‘辩论’的机会。”
“就是要当着全天下,最聪明的这群人的面。”
“让他亲口说出,自己的罪行。”
“更要让他,自己将自己,那所谓的‘忠心’与‘功绩’的面具,一片一片地亲手撕下来!”
“孤要的,不是简单的,让他‘认罪’。”
“是……诛心!”
……
三日后,皇家格物院,最大的讲堂。
这里已经被临时布置成了一个,充满了“现代化”气息的“法庭”。
正中央,是主审官李承乾的座位。
左侧是原告席吴王李恪端坐其上,神情肃穆。
右侧是被告席长孙无忌,身着一身普通的员外郎服饰(已被暂夺官职),面色阴沉如水。
而下方则是,黑压压的,坐满了整个讲堂的,“陪审团”成员们。
“肃静!”
随着狄知逊,一声清亮的喝令。
这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审判”,正式开始!
首先,由“原告”吴王李恪,发言。
李恪,站起身,将长孙无忌,是如何,一步步地诱导他,利用他,去“整肃宗室”,并最终试图将矛头引向太子的整个过程,都有理有据地和盘托出。
他的证词,详尽而又充满了一个“受害者”的,悲愤。
引得,在场的许多宗室和中立派官员,都纷纷点头,对长孙无忌,投去了鄙夷的目光。
紧接着,轮到了“被告”长孙无忌,为自己“辩护”。
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都想看看,这位在朝堂上,纵横了数年的“不倒翁”,将如何来破解,眼前这个,看似必死的危局。
长孙无忌,缓缓地,站起身。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惊慌。
只有一种,属于国之元老的,沉痛与……悲壮!
他没有,去反驳李恪的任何一句证词。
只是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反驳的问题。
“吴王殿下,所言句句属实。”
长孙无忌,竟然,先,承认了!
“不错,老臣,确实曾‘引导’过吴王殿下,去整肃宗室。”
“老臣也确实,曾‘暗示’过他去调查那些与太子殿下,过从甚密的‘问题宗室’。”
“但是……”
长孙无忌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高亢而又“悲愤”!
“老臣,敢问在座诸公!”
“老臣,这么做难道有错吗?!”
他环视着全场那一张张,惊愕的脸,一字一句地,说道:
“太子殿下,是国之储君!其德行,关乎我大唐之国本!”
“而,汉王元昌之流,是何等人?是连陛下都为之不齿的宗室败类!”
“太子殿下,与此等人,过从甚密!老臣身为国舅,身为宰相,难道不应该,对此产生‘怀疑’,进行‘调查’吗?!”
“这,难道不是老臣身为‘顾命大臣’的,职责所在吗?!”
“至于老臣,为何要借吴王之手。那更是因为老臣的一片……苦心啊!”
长孙无忌的眼中,甚至挤出了几滴,“忠臣蒙冤”的泪水!
“老臣,不愿因此事,而伤了陛下与太子殿下的父子之情!故而才希望能由,同样是皇子的吴王殿下,以‘宗室内务’的形式,来将此事‘内部消化’!”
“老臣,所做的一切,上是为了,维护陛下之威严!中是为了,规劝太子之德行!下是为了保全皇家之颜面!”
“老臣,一心为公,何罪之有?!”
好一个,长孙无忌!
好一番,颠倒黑白的“忠臣自白”!
他竟然,将自己所有肮脏的“政治构陷”,都完美地,包装成了,一个忠心耿耿的顾命大臣,对一个“行为不当”的储君的……“规劝”与“苦心”!
在场的许多大臣,听完之后竟然都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他们,觉得赵国公说的……好像,也有几分道理啊!
眼看局势就要,被长孙无忌,给彻底地逆转!
而就在此时。
那个,自始至终,都只是静静地,坐在主审官之位上的太子李承乾,终于开口了。
就在,长孙无忌,自以为已经,成功地扭转了局势,甚至准备,反过来,质问太子“为何,不信任忠良”之时。
那个自始至终,都只是静静地,坐在主审官之位上的太子李承乾,终于开口了。
“……舅父。”
李承乾的声音,很轻很平淡。
“您,这番‘为国分忧,为君父担责’的苦心,孤与在座的诸公,都听到了。”
“……孤,深为感动。”
长孙无忌,听着太子这,似乎是服软的话,心中冷笑一声。
他以为,太子这是,准备要“和稀泥”了。
然而,李承乾,却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只是,孤还有一件‘小事’不明。”
“想,当着诸公之面,向舅父请教一二。”
李承乾,对着身旁的狄知逊,点了点头。
狄知逊,立刻会意,从一堆卷宗之中,取出了一本,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户部税务卷宗,呈了上去。
“舅父,”李承乾,将那本卷宗,推到长孙无忌面前,平静地说道,“……孤,近日在协助户部,梳理‘新政’账目之时,偶然,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据,户部档案记载。赵国公府,名下在长安城,共有田产一千三百亩,商铺二十七间。每年向朝廷,所缴纳之赋税,约一千二百贯。”
“这个数目,合乎我大唐律法,分毫不差。足见,舅父您,持身之正,堪为百官表率。”
李承乾,先是一番“褒奖”。
听得,长孙无忌,眉头微蹙,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但是,”李承乾的声音,陡然,变得,有些“好奇”。
“孤,也命人,粗略地,估算了一下。”
“以,舅父您,赵国公府,那每日车水马龙,宾客盈门的用度。以及您在朝中,扶持门生,联络故旧的……‘正常开销’。”
“您府上,一年的总支出,恐怕不会,低于……五千贯吧?”
“孤,就很好奇。”
李承乾的眼中,闪烁着,如同孩童般,“天真”而又“纯洁”的光芒。
“这,每年将近四千贯的‘亏空’。”
“不知,舅父您,是,用何等‘神仙妙法’,给填补上的呢?”
轰!!!
这个问题一出!
整个讲堂,瞬间鸦雀无声!
如果说,之前李恪的指证,是“政治攻击”。
那么,此刻太子这,看似“不经意”的“财务问题”,就是一把,最锋利,也最无法被辩驳的……“经济解剖刀”!
长孙无忌,那张本还镇定自若的脸,在听到这个问题时,其血色瞬间褪得一干二净!
他的心脏,猛地一缩!
他,怎么也想不到!
太子,竟然会从这个,他,最不可能想到的,也最,无法解释的……角度,向他,发起了攻击!
是啊!
收入,一千二。
支出,五千。
那,中间的四千贯,从何而来?!
是贪腐?是受贿?还是有其他的,见不得光的产业?
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法回答!
你一旦回答,就等于,是自己,承认了自己,有“经济问题”!
“殿……殿下……”长孙无忌的声音,第一次,出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老臣……老臣,府中,或有,一些,先人留下的薄产,用以贴补……”
“哦?是吗?”
李承乾,笑了。
他,不等长孙无忌说完,便又对着狄知逊,点了点头。
“传,孤的,第二个‘证人’。”
这一次,被带上来的,不是王玄策。
而是,一个早已吓得面无人色,浑身,抖如筛糠的……中年胖子。
他正是之前,在江南被李治,血腥清洗的“新贵”之一——钱万金!
“……钱万金,”李承乾,看着他,淡淡地问道,“……抬起头来,看一看。”
“……你,可认得,你面前的这位,赵国公大人?”
“认……认得……草民,认得……”钱万金,磕头如捣蒜。
“很好。”李承乾点了点头。
“那你,便当着陛下,与,满朝文武的面,告诉大家。”
“你,与赵国公府上,那位,负责采买的‘长孙管家’,熟,还是不熟啊?”
“你那‘盐铺’,每年孝敬给‘长孙管家’的,那两成的‘干股’,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啊?”
致命一击!
釜底抽薪!
长孙无忌,听着太子这,看似平淡,实则早已将一切都调查得清清楚楚的问话!
他只觉得眼前一黑,天旋地转!
知道自己完了。
他所有的“忠臣”伪装,所有的“大义凛然”,在这赤裸裸的,无法被辩驳的“经济罪证”面前,都被撕得粉碎!
他或许,可以从“构陷皇子”的“政治罪”中,金蝉脱壳。
但是他却永远,也无法从这“贪腐受贿”的“经济罪”中,洗刷干净!
而这才是,李承乾真正的……杀招!
他从来,就没想过,要因为“刺杀案”,而将长孙无忌,置于死地。
因为,李承乾知道,他做不到。
他要的只是借着这个机会,将长孙无忌,那“廉洁奉公,国之柱石”的“道德金身”,给彻底地,打碎!
一个贪腐的,有污点的宰相即便还活着。
其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和在士林中的影响力,也必将,一落千丈!
这比杀了他,是一种,更高明,也更解气的……惩罚!
李承乾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