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版权仲裁庭:一场关于“真实”的诉讼

郝天雄的意志第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公然拦截,寸步难进。

整个观影厅,一片死寂。

所有主宰者都明白了,这场战争,已经从暗处的交锋,彻底摆上了台面。而那个叫林昱轩的男人用一种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方式,在这座众神的监狱里,点燃了第一把反抗的篝火。

郝天雄的雷霆一击,在“盗火者”那条看似随意的五星好评面前无功而返,这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观影厅管理层的脸上。整个空间的气氛变得无比压抑,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主宰者们,此刻都噤若寒蝉生怕触怒了这位暴怒的管理员。

然而,郝天雄终究是“最终作者”意志的执行者,他很快就从纯粹的愤怒中冷静下来,转而寻求更阴险、更符合“规则”的打击方式。强权无法奏效,那就用规则来绞杀你。

他的巨大面孔俯瞰着整个观影厅,冰冷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响彻在每一个存在的意识深处:

“经‘万界叙事管理委员会’紧急审议,现对‘天灾出版社’及其法人代表林昱轩,提起‘一级版权侵权’诉讼。”

“诉讼理由如下:‘天灾出版社’所发行的‘作品’《反派的春天》,其核心内容、角色设定、世界观背景,均源自于‘最终作者’所拥有的‘丙-7749号世界’之叙事版权。林昱轩未经授权,擅自篡改、扭曲、并公开传播该叙事内容用于牟利,其行为已构成恶性侵权。”

“依据《万界观影厅基本法》第三千七百二十一条,‘版权仲裁庭’即将成立,对此次侵权事件进行公开审理。在审理结果公布之前,涉案作品《反派的春天》将被暂时封禁,‘天灾出版社’的一切商业活动将被冻结。”

话音刚落,一股庄严肃穆、不容置喙的法则之力从虚空中降下。在观影厅的正中央,一座由白色光芒和秩序符文构成的宏伟法庭,凭空凝聚成型。法庭之上,三个身穿朴素灰袍,面容模糊,仿佛由“规则”本身化身而成的身影,缓缓浮现。他们便是“版权仲裁庭”的仲裁官。

这是一种比“编辑部”更难缠的力量。“编辑部”是橡皮擦,负责物理删除;而“仲裁庭”则是定义是非的标尺,他们负责从“法理”上宣判你的死刑。

“天灾出版社”的线上书店页面,瞬间变成了灰色,“购买”按钮也无法再点击。那本《反派的春天》,被一条金色的锁链符文牢牢捆住,上面标注着“涉嫌侵权,等待仲裁”。

观影厅内,不少主宰者都暗自冷笑。

“高明!实在是高明!打不过你,就用规则告死你!”

“这下看那个林昱轩怎么办。他总不能说那个世界是他创造的吧?这是在跟‘最终作者’争版权,简直是自寻死路。”

“盗火者和阎罗也帮不了他了。他们可以凭实力保下那本书不被删除,但仲裁庭审判的是‘法理’,在规则之内谁也无法干涉。”

在“盲区”总部,张凡看着光幕上灰掉的页面,脸色有些凝重:“主上,对方釜底抽薪,这一招太狠了。我们等于是在作者的地盘上,盗版了他的书,还魔改成盗版书拿出去卖,现在被正主告了。这场官司,从法理上讲我们没有任何胜算。”

阵无涯的眉头也拧成了疙瘩:“要不我带人去把那个什么‘仲裁庭’给砸了?”

“不必。”林昱轩的神情却异常平静,他看着那座威严的法庭,眼中非但没有忧虑,反而闪烁着一种棋手发现新棋路的光芒。“谁说我们要跟他们打一场‘版权’官司了?”他转向张凡,下达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指令:“张凡,立刻以‘天灾出版社’的名义向‘版权仲裁庭’提交我们的答辩状。”

“答辩状?我们怎么答辩?主张我们拥有改编权吗?”张凡有些茫然。

“不。”林昱轩摇了摇头,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的核心论点只有一个:我们出版的,不是小说,不是虚构作品。”

“那是什么?”

“是新闻。”林昱轩的嘴角微微上扬,“是一篇纪实性的、具有社会学研究价值的,深度调查报告。”

张凡愣住了,随即,他的双眼猛地亮起,仿佛有一扇全新的大门在他脑中轰然打开。

几分钟后,“版权仲裁庭”收到了来自被告方的答辩状。

当那份由张凡以最严谨的逻辑和最骚包的措辞写就的答辩状,呈现在三位仲裁官面前时,即便是这三位由“规则”化身的存在,也出现了长达数秒的逻辑卡顿。

答辩状的核心内容如下:

“关于《反派的春天》一书的性质界定与我方立场之严正声明”

“尊敬的仲裁庭:

我方‘天灾出版社’,对‘万界叙事管理委员会’提出的‘侵权’指控,表示完全无法认同。其根本原因在于,原告方对我方出版物的性质,产生了根本性的误解。

《反派的春天》并非文学创作,而是一份严肃的、客观的田野调查报告。其记录的,是在丙-7749号世界中,真实发生过的一系列社会事件。我方人员(受‘奶茶病毒’启发的当地居民)作为事件的亲历者与观察者,有权对所见所闻进行记录、整理与发布。这符合‘新闻自由’与‘历史记录’的基本原则。”

“原告方声称拥有该世界的‘叙事版权’,对此我方不予否认。但‘叙事版权’保护的是‘虚构创作’的权利,而非‘既成事实’的垄断权。正如您不能因为设计了一座城市,就禁止记者报道城里发生的火灾与抢劫案一样。‘叶凡尘’的失败,‘小师妹’的选择,这些都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由个体自由意志所引发的真实事件。我方只是忠实地记录了这一过程,并从社会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度剖析。”

“综上所述,我方并非在‘改编’故事,而是在‘报道’新闻。如果仲裁庭要将‘报道事实’也定义为‘侵权’,那么整个万界观影厅的历史记录功能,是否也应一并取缔?一切非‘最终作者’预设的、由角色自由意志产生的行为,是否都应被视为对‘原著’的侵犯?”

“我方请求仲裁庭驳回原告的无理诉讼,并公开向我方道歉,赔偿我方因‘封禁’造成的名誉与商业损失。谢谢。”

这份答辩状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其溅起的涟漪,远远超出了“版权”的范畴。

它巧妙地避开了“所有权”的争端,直接将问题上升到了一个哲学高度:

在被设定的世界里,“真实”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