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俘虏咋处理?一场激烈的讨论

清源县特区,临时指挥部。

一场关系到整个晋西北乃至华国未来走向的军事会议,正在召开。

与会人员,除了林墨、李云龙、赵刚、孔捷、丁伟、楚云飞外,还有特地从延安赶来的总部的代表,以及386旅部的旅长和政委。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却异常热烈。

旅长手里拿着一份战果统计报告,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同志们,清源大捷,我们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辉煌胜利!”

旅长用力地挥舞着手臂,“全歼日军中路、西路两个集团,击毙敌军六万余人,俘虏一万八千七百三十二人!其中,包括敌酋阿南惟几、西尾寿造两名中将,以及佐官、尉官数百人!”

“缴获的武器弹药、物资,更是堆积如山......”

旅长每念出一个数字,会议室里就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兴奋的议论声。

李云龙更是得意地挺着胸膛,用眼角的余光,瞥着坐在对面的孔捷和丁伟,那意思好像在说:“瞧见没?这都是我老李的功劳!”

然而作为这场大捷的首席功臣,林墨却显得异常平静。

他等到众人兴奋劲儿过去了一点,才敲了敲桌子,说道:“同志们,战果固然喜人,但我们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今天会议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关于这批战利品的处理问题。”

这话一出,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个人的耳朵立刻就竖了起来。

“这个好办!”李云龙第一个抢着发言,“咱们三个团,再加上楚兄的358团,按人头,按功劳,平分了不就完了?”

“我同意!”

“我也同意!”

孔捷和丁伟赶紧附和。

林墨却摇了摇头。

“我不同意。”

三个团长都愣住了。

“林老弟,你这是什么意思?”李云龙有些不解,“这可是咱们拿命换来的!”

“我当然知道是拿命换来的。”林墨看着他们,很认真地说道,“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把它们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这些日式的武器装备,”林墨顿了顿,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话:

“除了少部分可以用来装备我们的地方游击队和民兵之外,主力部队一律不准换装。”

“为什么?!”李云龙第一个跳了起来,“咱们的星火兵工厂产能是高,可也架不住全军换装啊!这现成的武器为什么不用?”

“因为它们是落后的。”林墨的语气不容置疑。

“三八大盖,虽然精度高,但6.5毫米的子弹,停止作用太差,威力不足。"

"歪把子机枪,设计缺陷明显,故障率高。九二式重机枪,过于笨重,机动性差。”

“我们的战士,已经习惯了‘星火三号’冲锋枪的强大火力,习惯了‘屠龙’火箭筒的简单粗暴。再让他们去用这些落后的武器,是对他们生命的不负责任!”

“更重要的,”林墨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军队产生对缴获武器的依赖性!我们要让所有的战士都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最可靠的武器,永远是自己造出来的!”

林墨的一番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旅长和总部代表更是赞许地点了点头。

他们从林墨的话里,听出了一种更高层次的战略远见。

“那……那这些武器,怎么办?总不能扔了吧?”孔捷挠了挠头,还是觉得有些可惜。

“当然不能扔。”林墨笑了,“它们有更大的用处。”

他看向楚云飞,说道:“楚兄,你们晋绥军,还有很多地方部队,武器装备参差不齐。这批武器可以先匀一些给你们。”

楚云飞眼睛一亮。

这对他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他正愁怎么提升手下那些杂牌部队的战斗力呢。

“另外,”林墨又看向总部代表,“我们还可以把一部分武器,援助给其他根据地的兄弟部队,加强他们的力量。”

“至于剩下的,我们可以用来武装新成立的地方部队和民兵。让他们在保卫根据地的同时也能具备一定的战斗力。”

林墨的提议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一致同意。

李云龙虽然心里还有点舍不得,但他也明白林墨说得有道理。

“好,第一个议题,就这么定了。”旅长拍板道。

“下面,是第二个,也是最棘手的一个议题。”

他拿起另一份文件,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关于那一万八千多名日军俘虏,以及阿南惟几等高级战犯的处理问题。”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一万八千多名俘虏,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每天光是吃饭,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更别提这些人都是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手上都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

怎么处理他们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这还用商量?”孔捷第一个拍了桌子,他的眼睛里充满了血丝,仿佛想起了那些牺牲在鬼子屠刀下的战友和百姓。

“挖个大坑,全都给埋了!给死去的同胞们报仇!”

孔捷的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丁伟的拳头也攥得紧紧的:“就算不全埋了,那些当官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枪毙!尤其是那个阿南惟几,必须得千刀万剐!”

李云龙抽着烟没有说话。

但他那阴沉的脸色表明了他的态度。

如果不是有纪律约束,他恐怕早就提着刀去战俘营里挨个点名了。

“同志们,冷静一点!”赵刚站了起来。

他知道,这个时候必须有人唱“白脸”。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我们是八路军,是人民的军队,我们有我们的政策和纪律。”

赵刚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虐待俘虏,甚至杀害俘虏,这是违反国际公约的,也会在政治上让我们陷入被动。”

“狗屁的国际公约!”李云龙把烟头狠狠地摁在桌上。

“小鬼子在咱们中国烧杀抢掠的时候,怎么不讲国际公约?他们搞‘三光’政策,搞细菌战的时候,怎么不讲?!”

“老李!”赵刚加重了语气。

“我们不能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如果我们也用残暴的手段去对付他们,那我们和侵略者又有什么区别?!”

会议室里,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激烈地碰撞着。

一方主张血债血偿,一方主张遵守政策。

所有人的目光,最后都集中到了林墨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