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联合军事会议:大同攻坚战!

第二天,清晨。

方立功像往常一样,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

当他推开门时,却发现楚云飞正坐在他的办公室里冷冷地看着他。

在他的旁边,是林墨和李云龙。

而在他的身后,是两名荷枪实弹的独立团的特战队员。

方立功的脸色,“唰”的一下就白了。

他知道自己可能暴露了。

“为什么?”楚云飞的声音,沙哑而又痛苦。

方立功惨笑一声,没有说话。

他只是突然朝着一个方向,猛地撞了过去。

他想畏罪自杀。

但段鹏的速度比他更快。

一个干净利落的擒拿就将他死死地按在了地上。

“带下去。”楚云飞闭上了眼睛无力地挥了挥手。

审讯,进行得很顺利,方立功交代了一切。

他是军统安插在晋绥军内部的一颗棋子。

而向他下达命令破坏“掘地龙”的,正是来自……重庆。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沉默了。

他们没想到真正的敌人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

当天,358团的后山响起了一声枪响。

楚云飞亲手处决了他最信任的副官。

做完这一切,他独自一人来到了林墨的房间。

“林墨兄”他的脸上,充满了愧疚和疲惫,“这次,是我楚云飞对不住你。”

“不怪你。”林墨摇了摇头,“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太阴险。”

楚云飞沉默了良久,突然他抬起头看着林墨,眼神变得异常坚定。

“林墨兄,从今天起,我楚云飞这条命就是你的了。”

“只要是为了打鬼子,我358团唯你之命是从!”

“哪怕,对手是……重庆。”

林墨看着他,知道这一次,他们之间的联盟才算是真正的牢不可破。

清除了内部的“毒蛇”,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一场旨在解放大同,彻底扭转华北战局的庞大作战计划,正式拉开了序幕。

......

清源特区,那座戒备最森严,连李云龙都不能随便进出的巨型总装车间里,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车间中央那头趴窝的钢铁巨兽身上——“掘地龙二号”。

它的外形比一代机庞大了整整一圈,像一头蓄势待发的史前凶兽。

前端那布满合金刀片的巨大钻头,在灯光下闪烁着森冷的光泽,让人望而生畏。

自从上次的蓄意破坏事件后,整个项目停滞了将近半个月。

虽然内鬼方立功被揪了出来,但被破坏的核心部件修复起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老林,这次……没问题了吧?”李云龙站在林墨身边,压低了声音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没察觉的紧张。

这半个月,他嘴上不说,心里比谁都急。

大同那几万鬼子,就像一根钉子,死死地扎在他心口上。

现在全团的希望,都寄托在这台铁疙瘩身上了。

林墨没说话,只是亲自戴上白手套,仔细检查着由楚云飞送来的那台德国柴油发动机的最后一根线路。

他的动作很慢,很稳重,每一个螺丝都拧了三遍,每一处接口都反复确认。

站在一旁的楚云飞,神情比李云龙还要复杂。

他看着那台印着德文标识的发动机,心里五味杂陈。

方立功的背叛,对他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也让他彻底看清了某些人的嘴脸。现在他把整个358团的未来都押在了这次和大同的决战上,押在了林墨身上。

“云飞兄,别想太多。”

赵刚看出了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有共同的敌人,这就够了。”

楚云飞点了点头,目光重新变得坚定。

终于,林墨直起身子,摘下手套,对着控制台前的孙振邦说了一句:“开始吧。”

“是!”孙振邦的嗓音有些发颤。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那个红色的启动按钮。

“嗡——”

一阵低沉的电流声响起,车间里的灯光都暗了一下。

紧接着,那台德国发动机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嘶吼,像是从沉睡中被唤醒的巨兽。

“轰!轰!轰!”

发动机的转速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雄浑有力。

整个车间地面都在轻微地颤动。

一股强大的动力,通过复杂的传动系统,传递到了前端的钻头上。

“咔——咔——”

巨大的合金钻头开始缓缓转动,速度由慢到快,带起一阵阵劲风。

“动了!动了!他娘的,动了!”李云龙激动得一拍大腿,嗓门震得整个车间嗡嗡响。

孔捷和丁伟也攥紧了拳头,眼睛瞪得溜圆,死死盯着那旋转的钻头。

“加大功率!”林墨的声音冷静而清晰。

孙振邦再次推动操作杆。

“吼——!”

“掘地龙二号”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咆哮,那声音比一百辆坦克同时发动还要震撼。

巨大的钻头化作一道银色的旋风,切割着空气,发出令人牙酸的尖啸。

成功了!

这一次,再也没有任何意外!

所有人都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欢呼。

王根生那几个跟着林墨最早的兵工厂技工,更是激动得抱在一起,又哭又笑。

林墨看着眼前这台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战争机器,心中也涌起一股豪情。

他转身面对着同样激动不已的李云龙、赵刚、孔捷、丁伟和楚云飞,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各位,我们的剑已经磨好了。”

“下一步,剑指大同!”

……

三天后,清源特区联合指挥部。

巨大的沙盘前,晋西北所有能叫得上号的军事主官全部到齐。

李云龙、赵刚、孔捷、丁伟、楚云飞,还有386旅的旅长和政委。

所有人的表情都异常严肃。

这是自清源特区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作战会议。

“同志们,情况我就不多说了。”

旅长指着沙盘上“大同”的位置,语气沉重:

“鬼子在大同及其周边,集结了超过六万人的兵力,构筑了号称‘钢铁防线’的永久性工事群。城防司令是号称‘堡垒专家’的日军中将松井石根的侄子,松井太一郎。”

“这个松井太一郎,打仗极其顽固,擅长防守反击,是个难啃的硬骨头。”

“我们如果强攻,就算有坦克和飞机,伤亡也绝对小不了。”

众人一阵沉默。

大同这块骨头有多硬,大家心里都有数。

“旅长,你就别卖关子了。”

李云龙早就等不及了,他看向林墨,“让林老弟说说他的计划吧!老子就不信,他那个铁蚯蚓,钻不透小鬼子的乌龟壳!”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在了林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