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星火体系解密(一)

就在他明悟的瞬间,那丝渗入腓肠肌内侧头肌纤维深处、顺着谐波通道流淌的微弱幽蓝能量流,仿佛受到了某种无形意志的感召,猛地一颤!

嗡——!

一声极其微弱、却清晰可闻的高频颤鸣,竟从陈胜右小腿那块剧烈痉挛的肌肉深处传了出来!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绷紧到极致的弦,被轻轻拨动!

监控屏上,那代表毁灭性震荡的刺眼紫色警报,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抹去!

原本濒临崩溃的肌纤维3d模型,其内部结构如同被施了魔法,在幽蓝色能量流流过的路径上,那些被高频振动撕裂的肌原纤维断面,竟开始以一种违背生物常识的速度,自我对齐、弥合!断裂的肌球蛋白(myos)和肌动蛋白(A)丝,如同被赋予了生命和磁性,精准地重新搭接!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能量流最核心流经的路径周围,构成肌纤维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正发生着肉眼不可见、仪器却清晰捕捉到的微妙晶格排列变化!

一种前所未有的、对“星火”能量具备极高亲和性与引导性的微观结构,正在毁灭的废墟中……悄然萌芽!

“肌纤维微观结构……正在自主优化重组!能量亲和度指数……飙升!!”秦教授的声音如同梦呓,充满了对眼前奇迹的震撼与茫然:“上帝啊……这……这不可能……”

“能量逸散率!跌破50%了!49.3%……48.1%……还在降!”李玉凰的声音带着哭腔,那是绝境中看到曙光的狂喜。

叶卡捷琳娜死死捂住自己的嘴,冰蓝色的眼眸里盈满了泪水。她看着陈胜,看着他右小腿那块依旧在微微颤抖、却不再痉挛崩解,反而隐隐透出一种内敛金属光泽的肌肉,看着他那双燃烧着无尽星火、仿佛照亮了宇宙至理的眼眸。

成功了?不,这仅仅是窥见门径的第一步!但这一步,如同劈开混沌的巨斧,为后来者指明了一条血火铺就、却真实可行的通天之路!

陈胜缓缓低下头,目光落在自己颤抖的右小腿上,感受着那块肌肉深处传来的、与自身“星火”能量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和隐隐的“饱胀”感。

那不是穴窍储存能量的感觉,那是一种更原始、更强大、仿佛血肉本身化作了活体能量引擎的悸动!

他沾着汗水和血污的脸上,缓缓地、极其艰难地,扯动了一下嘴角。一个疲惫到极点、却仿佛蕴藏着整个星河重量的笑容,在他脸上绽放。

“记录……”他的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一种开天辟地的力量:“编号m-gAs-med-01,‘肌群谐振腔’雏形……生成成功。”

———

2086年10月20日,注定成为人类科技史与力量进化史上一个醒目的坐标。

全球最顶尖的《神经科学前沿》(frontiersneuralsce)、《人体潜能探索》(journalofhuanpotentialexploration)、《应用生物能量学》(AppliedBietics)等学术期刊的电子版首页,被同一系列重磅论文占据。论文署名只有一个:陈胜(sheng),工作单位标注为:大夏共和国国防大学腾龙研究所、银河共同防御部队(gmdf)月星广寒基地。

论文主标题:《脑域神经磁场能量(Γ场)的层级解析、淬炼体系构建与应用展望——星火淬炼体系的系统性阐述》

摘要:本文首次全面阐述“星火淬炼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该体系以人体生物电为基础,通过系统性训练引导、强化并最终驾驭脑域神经产生的特殊生物磁场能量(定义为Γ场)。体系划分为四个递进层级,旨在突破传统生理极限,为应对未来挑战提供个体力量进化的科学路径。本文详细论述了各阶段的核心原理、关键指标(Γ值量化)、训练方法、生理表征及潜在风险,并公布了关键性的第四阶段(肌肉组织能量容器化)初期突破成果。

###核心内容阐述

1.基石:生物电波淬炼与Γ场奠基(一阶)

原理与起点:人体细胞活动天然产生生物电。星火体系的基础训练(“淬炼法”)通过特定的神经引导、高强度代谢刺激(如极限体能、神经压力训练)及精神集中法门,显着增强全身组织,特别是神经系统产生和承载生物电波的能力。此过程同步锤炼神经系统对高强度、高密度生物电信号的耐受性与调控力,如同加固堤坝以容纳更汹涌的江河。

“点火”与磁场稳定:当全身生物电波积累到一定阈值(“油仓”概念),或个体神经系统调控力达到标准后,进入“点火”阶段。此阶段核心在于将全身淬炼产生的、处于弥散或半受控状态的生物电波,通过强大的精神意志进行“集束”,并精准引导其汇入脑域特定神经网络节点。在此处,精神意志结合神经结构的特殊性,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的、能够约束这些高能生物电波的“初级磁场”——即Γ场的雏形。

路径差异与Γ值量化:“点火”存在两条主要路径:

渐进式(推荐):在持续进行生物电波淬炼的同时,逐步引导部分电波进入脑域构建并稳固磁场。此过程伴随磁场强度(Γ值)的稳步提升,从一阶初期(Γ值40.0-49.9)向中期(50.0-59.9)、后期(60.0-69.9)自然过渡。

爆发式(如大夏国防大学早期推广模式):优先专注于最大化“油仓”储备(全身生物电波总量),待储备接近生理极限(通常对应Γ值感知逼近60)时,再进行一次性、高强度的“点火”冲击,力求直接跨越至一阶后期巅峰(Γ值69.0-69.9)。此方式效率看似较高,但对个体意志力、神经韧性要求极为苛刻,风险显着增加。

普通人群对照:未经系统训练的普通健康成年人群,其自发产生的、可被现有仪器稳定探测的脑域神经磁场强度(Γ值)通常处于10.0-30.0区间,远低于一阶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