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到现在还记得被你支配的恐惧
男人见他妈没有反应,又加重语气,一字一顿地重复道:
“我~说~回~家~”
说完,便转身头也不回地朝着旁边停着的摩托车走去。
老太太见状,恶狠狠地瞪了杨母一眼,那眼神仿佛要吃人一般。
杨母并没有被吓到,同样毫不退缩地瞪了回去。
看摩托车已经发动,老太太只得悻悻地收回目光,没事人似的冲着花奶道:
“老嫂子,回头遇到好头了给我儿子介绍介绍。我们要老实能干的。”
花奶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勉强应道:
“成。”
这事儿说起来还挺凑巧的。
相亲结束刚好到了饭点儿,就结伴去饭店吃饭,结果在饭店里竟然碰到了杨小娅的老同学。
这相亲对象和杨小娅的老同学,不仅是一个村的,而且还挺熟。
一见面就热情地打起了招呼。
没聊两句呢!
那个男的盯着杨小娅看了几眼后,试探的喊了声:
“杨小娅!”
杨小娅听到有人叫她,条件反射般地“哎”了一声。
就这样,双方彻底聊上了。
那男的叫赵昌,带着他弟赵盛来县里办事儿,就这样碰上了。
起初,小改还纳闷,自己姐姐这些年变化不可谓不大,
从一个土妞进化成了一个时尚的俏女娘,
这家伙是怎么通过几眼就给认出来的呢?
等听到他自报家门,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赵昌就是那个曾经给杨小娅送花,却被她无情扔进茅坑的倒霉蛋儿呀!
更巧的是,赵昌的弟弟赵盛,竟然是小改的同学。
还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同学。
不过,这都已经是上辈子的事儿了。
时间过得太久,小改早就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在互相介绍的时候,
小改那迷迷糊糊的眼神,让赵盛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看来人家是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
赵盛自嘲道:
“哈哈,好学生就是不一样啊,整天就知道操心学习,
哪像我们这些学渣,到现在还记得被你支配的恐惧!”
这话一出,其余三人纷纷应是,包括她亲姐杨小娅。
合着除了她杨小改,其余人全是学渣。
当谈及他家的猪肉摊子时,小改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胖乎乎的身影。
终于想起来了赵盛是谁了,就是他们班那个最胖的崽儿。
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对于农村的孩子们来说,
除了逢年过节,放肆吃顿肉是一种奢望,
更别说天天吃肉了。
这小胖子却是个例外。
杀猪卖肉——这意味着人家每天都有肉吃。
不然那身肉哪儿来的?
更别提人家身上总是穿着崭新的衣服,
口袋里永远也花不完的零花钱。
作为学校小卖部常客的赵盛,
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全班同学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没少被男孩子欺负。
至于那些小姑娘们,小改听到最多的,就是“我长大了要嫁给赵盛”。
仿佛只有这样,就有吃不完的肉,以及花不完的钱。
这其中,也有上辈子那个小小改。
想起这些小改就忍不住想笑。
这一顿饭吃得可谓是宾主尽欢,其乐融融。
赵昌更是热情地抢着付了钱,展现出他豪爽大方的一面。
相互交换了联系方式后,各自踏上归途,回家去也。
小乡村的夜,总是那么静,那么冷。
早早爬上床的小改,正坐在被窝里码字。
手机突然“叮咚”一声,收到了一条信息。
有些卡文的她,拿起手机一看,发信人竟然是赵盛。
信息的内容让小改如遭雷击,瞬间呆若木鸡。
“赵云望(杨小娅今天的相亲对象)先天不足,那地方短小,我哥怕你姐不信,让我说的。”
这短短几句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小改的脑海中轰然炸响,将她炸得外焦里嫩。
瞬间有些生气,以为是赵昌心有不甘,
但仔细一想,人家早已成家,并且儿女双全,应该不会这么无聊。
于是迅速回过神来,
决定不管这条消息是真是假,都必须先查清楚再说。
于是,赶紧给赵盛回了一条信息:
“谢谢老同学,我们会去调查的。”
没过两分钟,赵盛的回复就来了:
“我们村知道的人不少,尤其是和他差不多大的男人。”
看到这条信息,小改的心情愈发沉重。
人家连调查方向都好心的帮忙指出了。
看来是八九不离十了。
不管最终结论是真是假,这个人情是欠下了。
与赵盛又闲聊了几句后,小改便匆匆下了床,直奔父母的房间。
赵家湾离小杨村并不算远,
乡下地方,人们之间往往有着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
总能通过各种拐弯抹角的方式找到彼此的联系。
经过两天的明察暗访,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事儿可能是真的。
据说,赵云望他爸也是这种状况。
在他出生后没多久,两口子就早早地分了房。
在农村,十来岁的孩子在外面随地小便的情况屡见不鲜,
有时候甚至会成群结队地一起去。
好几个和他同龄的男人都证实,他那地方确实发育不良,为此没少被人嘲笑。
后来,就再也没见他和别人一起上过厕所,
至于现在情况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一听这个消息,一家人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秉持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决定放弃了这门亲事。
为了不连累报信的赵家昌盛两兄弟,还不能立马拒绝。
这可把杨母气得够呛,在家里摔摔打打骂骂咧咧,脸黑了好几天。
除了来家小住的老母亲(小改外婆),就连最受宠的小儿子都不好使,就像吃了呛药似的逮谁骂谁。
嫁过好几个闺女的外婆,还在一旁笑嘻嘻的说风凉话。
“我嫁了五个闺女,都没你一个这么费劲。”
姐弟仨尤其是杨小娅,只能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想尽办法哄着老母亲,生怕一不小心被怒火波及。
最后的最后,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杨父,采取了行动。
他去找了个算命先生,给自家大闺女算了下姻缘,
人家告诉他不必着急,婚姻不透,等上个一年半载,自有正缘。
听到这个消息,一家人才算恢复正常。
就这样,杨小娅的相亲之路正式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