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若安好那还得了小羊羔白又白

第217章 冷饮

梅蕊在梅宅用了一顿午膳,又歇息了会儿多咱等日头不是特别大了,这才准备回东宫。

梅松寒依依不舍的送梅蕊上了马车:“好好歇息,再过十天左右让红药给你诊一次,她若还摸不准的话我亲自去东宫一趟,天儿这般热你可别来回折腾了。哪儿有不舒坦要马上跟红药说,别耽搁,还有别侍寝。”

“这些话兄长适才都叮嘱过了,莫非兄长已经开始健忘了?”梅蕊冲站在马车之外的梅松寒俏皮眨眨眼,“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也要保重自己,我回了。”

说着梅蕊就缓缓把车窗上的帘子拉了下来。

梅松寒目送梅蕊的马车渐行渐远,他微微的叹息着:“梅儿有了喜按理说我该高兴,可心里头总是难受的。宋嘉佑,你何德何能可以一直拥有她,你何德何能值得她不顾一切的为你生儿育女?”

确定离开梅宅很远了,梅蕊忙拉开车帘对正赶车的许长河道,“先不要回东宫,天太热了,我请你们喝冰雪甘草汤,还有吃冷面。”

每年夏天汴京城不少食肆都有冷面卖,稍微有些规模的食肆,酒楼还有卖冰雪甘草汤这种冷饮。

当然了也有专门的小摊只卖解暑的冰雪甘草汤,或者绿豆汤,酸梅汤等解暑的茶饮的。

存冰技术在中原地区已经有上千年的传承了,不过过去能用冰的都是王公贵族,从隋唐开始冰才在民间能看到了。

当然到了本朝冰仍旧是奢侈品,但是在夏天普通的升斗小民只要掏出点儿铜钱就能买一碗用冰块跟甘草,乌梅等制作的解暑冷饮解解暑了,这就是每年夏天在汴京城随处可见的冰雪甘草汤。

听到梅蕊要请大家喝冰雪甘草汤跟吃冷面,旁边的海棠姐姐可急坏了,等车帘子拉下了她才小声道:“娘子,您这会儿不能喝太冷的,梅大官人才叮嘱过,他连冰都不许您用呢。”

梅蕊抿嘴一笑:“这些我都知道,我不喝,我看着你们喝也是开心的。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当然要多在外面溜达溜达了。”

饶是如此海棠仍旧不依:“天儿太热了,若娘子中了暑可怎好呢?您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想想小主子啊。”

梅蕊瞅着自己还平坦如昔的小幅扑哧一下:“八字那一撇还没落笔呢,瞧把你们紧张的。身体果然重要,但我的心情也很要紧啊。距离下回出来还不知何时呢,能多呆一会儿就多呆一会儿吧。外头是热,但总比东宫那个华丽的大笼子要好些。”

虽然汴京这边近来也算风调雨顺的,但是西北各路大半年滴雨未下,造成了严重的旱灾,当地的头头脑脑们瞒不住了,只好把灾情奏报到了开封城皇帝的案头。

去年多地才发生了雪灾,没想到今年竟然又发生了旱灾。西北那边可是军事重地啊,跟西夏国接壤,若朝廷不即使赈灾,安排妥帖的话万一造成灾民暴乱,隔壁西夏国再趁虚而入,那后果不堪设想。

散朝以后,皇帝召太子,还有宰相,参知政事以及三司使等在御书房讨论应对西北诸路旱灾之事。

皇帝无意间发现太子时不时的走神,人瞧着似乎跟踹着什么心事似的,整个人的状态也不是很好。

等大臣们都离开了,皇帝单独把宋嘉佑留下:“适才朕瞧着太子似乎心不在焉呢,莫不是东宫有什么事?”

宋嘉佑忙故作惶恐道:“回父皇,东宫无要紧的事,是儿臣——”

看到太子还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皇帝把脸一沉:“我儿何时变得扭扭捏捏了?莫不是有些事不愿意让朕知道?”

宋嘉佑:“是儿臣的宠妾梅氏身子骨一直不大好,近来又苦夏,儿臣难免多担心一些。儿臣不该在商量朝政的时候想那些无关紧要的,儿臣知罪了,还请父皇宽宥。”

得知宋嘉佑因为担心自己的宠妾身子骨儿而走神,皇帝非但的眸中闪过一抹急不可察的情绪:“真是荒唐,朕当是什么事呢,一个妾的身子骨值得你如此牵肠挂肚吗?梅氏?是去年她兄长捐了二十多万贯的那个吗?”

宋嘉佑:“父皇好记性,真是那个梅氏。她身子骨一直不大好,虽然她出身商贾不算多体面,但方方面面都很对儿臣的心思。”

皇帝哼了一声,继续语带严厉的指教在自己面前“诚惶诚恐”的年轻储君:“身边有个称心如意的女人是好,但也不能因私废公。”

皇帝知道太子前天晚上才同时召幸了两个新人,昨晚又跑到宠妾那里,曾经那个不好女色,瞧不出喜好的便宜好大儿好像在悄悄发生变化,莫非他曾经的各种类似于圣人的表现都是装的?

皇帝的确不想看到一个太完美的储君,储君太优秀了,那么龙椅上的皇帝会觉得有压力。

当年太宗皇帝到了晚年不得不册立太子,当新鲜出炉的年轻储君骑马走在汴京宽阔的道路上,百姓们对年轻英俊的储君异常拥戴的消息传到禁中,太宗皇帝竟然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产生了猜忌。若不是寇老西儿寇大人及时劝通了太宗皇帝,指不定会发生怎样的风波呢。

宋嘉佑在御书房里走神的确是跟梅蕊有关,他知道梅蕊回梅宅了,他的走神确实存在,当然也有刻意为止的迹象。

宋嘉佑回东宫的时候梅蕊已然呆在落梅居。

一回东宫宋嘉佑就听说三郎中了暑,他心里再记挂梅蕊也得先去锦华阁探望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