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沉默寡言

之前父亲与她的会面,告诉她很多事情,她当然知道父亲做了什么,犯了什么罪,她之所以会向林天提出这样的问题,不过是作为子女的最后一丝不甘心。

林天的话,彻底粉碎了她最后的幻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位阴阳家的掌教,确实是一个现实的人。

甚至可以说,他这次接纳她加入阴阳家,也是基于她父亲与他之间的交易。

继续跟随林天前往阴阳家。

又有一句话从林天口中说出。

芈涟在听到这番话后,不禁怔住了。

这是因为,这番话是“秦王之所以还保留着昌平君,是为了使昌平君目睹楚国的事件,秦国对楚的攻击尚需时日,在这段时间里,你可以频繁地去探访昌平君!”

普通人是不被允许去探访昌平君的,连公子扶林也不可以。

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林天。

芈涟能够见到自己的父亲,正是得益于林天的协助。

如果有林天的帮助,芈涟确实可以经常去探访父亲。

在愣了许久之后,芈涟温柔地对林天说:“谢谢你!”这一声感谢,是发自内心的。

不知从何时起,阴阳家在林天的领导下,逐渐壮大,似乎正朝着原著中墨家的方向发展。

原著中的墨家是怎样的趋势?

在燕丹的领导下,那就是,不管你的背景如何,过去做了什么,只要你反对秦国,你就是我最亲密的伙伴,你可以加入墨家。

阴阳家现在也有这样的趋势。

那就是,不论这个人的来历如何,是否有实力,资质如何,只要是林天看中的,都可以加入阴阳家,得到林天的保护。

这些年来,加入阴阳家的人确实不少。

与林天一同来到阴阳家的焰灵姬,韩国的覆灭后,加入阴阳家的明珠夫人、紫女、弄玉等人,被林天说服加入阴阳家的念端、端木蓉师徒,燕国之行,林天将雪女引入阴阳家,后来在消灭农家的事件中,又带回了惊鲵母女,现在又多了一个芈涟。

幸运的是,阴阳家足够大,以往的成员也不多,安置这些人并不成问题。

唯一的问题可能是,这些人中的一些,实在难以安排在阴阳家的部门中,阴阳家共有三宗五部,三宗日月星,是名义上的,五部金木水火土,是实际的。

像焰灵姬这样擅长火系法术的,安排起来很容易,直接加入火部就可以了,紫女的话,过去就是火部的,重新回到阴阳家,也可以加入火部。

虽然火部多了她和焰灵姬,实力会变得过于强大,但林天并不打算在阴阳家搞权力平衡,强大就强大吧,大司命也指挥不了紫女和焰灵姬,她们在火部也只是挂个名而已。

除了焰灵姬和紫女之外,其他人就有些难以安排了。

弄玉的话,实力一般,跟随紫女,勉强可以并入火部,念端师徒,精通医药之术,可以加入金部或者木部。

那么雪女、惊鲵呢?

前者因为修炼了一些冰属性的功法,算入水部之中?后者呢?

应该加入哪个部门?

还有眼前的芈涟,完全不通武学,又应该加入哪个部门?林天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似乎,有必要在阴阳家内部,设立一个新的分支,将那些难以归类的人,全部纳入其中!”

“不,或许不必设立新分支,将他们纳入星宗即可……”

阴阳家分为三宗五部,星宗的领袖位置一直空悬,这要追溯到林天击败星魂的往事,那次胜利给这位年轻才俊带来了深深的耻辱,导致他最终选择跟随东皇太一同背离阴阳家。

在林天的影响下,芈涟最近频繁回到自己的家中,看望她的父亲昌平君。

尽管明白昌平君罪孽深重,但能够与父王度时光,芈涟倍感珍惜,她的脸上,也逐渐露出了一抹微笑。

说起来有些讽刺,她的母亲早已去世,尽管是她的父亲一手将她抚养成人,但在过去,父亲很少与她单独交流,更多的是以严父的形象出现,平时在她面前,也总是沉默寡言。

像这样平和地与她交谈,实在是难得。

但这样的时光并不长久。

秦国,发动了对楚国的军事行动。

原本,按照嬴政的计划,对楚国的军事行动,应该推迟而非提前,因为秦国内部有昌平君这样的内奸,昌平君在秦国多年,无人知晓他向楚国泄露了多少秘密。

因此,为了确保一战能够彻底摧毁楚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嬴政逐渐改变了主意。

首先,是楚国的将领项燕父子,为了给楚国寻找生存之道,私自进入秦国,最终成为林天的俘虏。

这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但这足以改变秦楚之间的力量对比,如果换作普通人,他的生死显然不会影响两国的局势,但项燕不同,项燕是楚国的将领,也是楚国最出色的指挥官,他的被捕,意味着秦国少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接着,嬴政提前采取行动,对昌平君下手,昌平君被软禁,失去了所有权力。

林天也亲自出马,摧毁了农家,农家的六个分部随之瓦解。

可以说,在这些事件的推动下,秦国对楚国已经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是时候发动军事行动,消灭楚国了。

为了这次对楚国的军事行动,也为了一战彻底消灭楚国,嬴政没有再给年轻人机会。

而是选择了他认为最可靠的将领,经验丰富的老将王翦!

当嬴政宣布主将人选时,朝中的文武官员都感到惊讶,他们的惊讶是有理由的,王翦父子已经先后摧毁了多个国家,其中王翦摧毁了三个国家,王贲摧毁了一个国家,他们父子的荣誉已经达到了顶峰,无论是从情感还是从逻辑上,嬴政都可能会对他们产生一些戒心,从而任命其他将领来攻击楚国。

昌平君当初就是这么想的。

他确信嬴政在消灭楚国时,会选择其他将领,给年轻将领一个机会。

他甚至已经猜到了人选,有八成的把握是李信。

李信虽才华横溢,却固执己见,傲慢自大。

若秦王嬴政委以重任,昌平君自信能逐步诱使李信步入圈套,导致秦军攻楚全军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