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你很牛?抱歉我保送!
这次许秋回来之后,左右互换术只是其中一方面。
而现在更让霍仲言担心的是另一件事情。
他甚至都不知道该不该跟许秋提起。
想到这,霍仲言看向了旁边的何恒进。
何恒进自然知道霍仲言的想法。
不久之前,霍仲言就征询过他的意见。
此刻见对方看来,何恒进强调道:“霍院长,我的建议不变。许秋已经四十五岁了,他自己心里有一杆秤,我们把能做的都做了,其他的他自有判断。”
听到这话,霍仲言顿时心里一定,最后下定决心一般说道:“行,那就不隐瞒了。”
……
没等多久,几辆专车就见望。
前几台是关主任、唐安等人,没有人关注。
众人全都簇拥在了倒数第二辆车。
很快,杜崇岚、赖光圳逐一下车。
两人一眼扫过去,认出了不少熟面孔。
不过此时也只是眼神示意,并没有在这个时候叙旧。
而下一刻,许秋也总算从车上下来。
顿时,医生们便涌了过去。
“许医生,能不能请你去我们医院做一台左右互换术?”
“许医生我也有几个与新术式有关的想法,能不能私底下探讨?”
“……”
许秋尽管不太适应这样的场合,但这么多次看戴楠游刃有余地应付其中,也学了一点皮毛,勉强能够应对了。
而此刻,外围的霍仲言、何恒进没有急于过去。
两人望着那人群焦点处的许秋,看到对方从略显生涩、到越发熟练地应付了各家专家,心里都有种莫名的欣慰感。
“我差点忘了,许秋都已经四十五岁了。”何恒进感慨着。
说实话,这么多年,他一直把许秋当成一个学生来看待。
着实也是因为许秋以前的能力没什么长进。
但回过神来,恍惚一瞧,自己这位开山大弟子也已经是中年。
霍仲言欣慰地道:“许秋在这方面也在成长。换做是去协和之前,面对这么多谄媚的笑容,他估计会面无表情地快步离开。”
而这时,也过来凑热闹的杨新年道:“感慨这么多干什么,许秋去了一趟协和还能回来,不该庆幸肉包子从狼窝里跑回来了吗,人还在就行!”
一听这话,霍仲言等人才惊醒。
的确……
如今许秋的身份已经截然不同,能回到临医,就已经别无所求了!
……
而等许秋回到临医的会议室时,已经是十分钟之后的事情了。
此时,范鑫等人,包括赖光圳,都被安排到了临医的大礼堂。
“考核的内容已经准备好了?”申昆仑有些震惊地道。
之前他就知道许秋要亲自出题。
但,许秋昨天在忙嗜铬细胞瘤切除,今天又全程在赶路……总不能路上就编撰好了试题?
要知道出卷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尤其是,这次要考核的是范鑫、赖光圳这种级别的专家。
就是主任医师的试题都不够用了。
得是顶尖专家的专用试题!
这种难度,一个出题组忙活几个月都很正常,许秋路上几个小时的功夫就搞定了?
“差不多了,申主任可以试着做做。”
许秋将已经编排好的题目递了过来。
申昆仑有些见猎心喜。
正好,可以看看自己有没有学习“左右互换术”的基础功底!
他抓起一支笔,在霍仲言等人的注视下开始答题。
一开始还兴致勃勃。
但几分钟后,他的脸就有点白了。
最后申昆仑放下笔:“许秋……多少分才正常?”
许秋估摸了一下:“这次的考题,是按照对左右互换术的适配度来安排的。六十分的话,差不多就能学互换术。八十分能学得很快,而九十分则说明各种手术基础都已经具备,只需要熟记手术步骤和细节,就能做下来。”
申昆仑瞳孔颤动了一下。
卧槽!
感觉我五十分都不一定有!
这要是上阵答题,岂不是把老底都给揭光了?
申昆仑咽了下口水:“应,应该没有能拿九十分吧?”
题目难,那就大家都难。
这样的话自己应该不会太丢脸。
而许秋则摇了摇头,实话实说道:“戴楠教授要是来答题,估计能有九十五分左右。还有戴楠的学生张骁医生,她也一直在为互换术做准备,基础很牢靠,差不多也能有九十分。”
“……”
还真有!
不过,这两位都是大夏神经外科研究所的顶尖术者了,远远落后于他们不算丢脸。
“还好许秋是咱自己人,不然我们临医每一个能排前二十的……”申昆仑悄悄松了口气。
原来,这就是背后有人的感觉。
你范鑫很牛逼?
抱歉,我保送的!
……
而此时,大礼堂这边,范鑫等人已经按照考场的位置分别坐开了。
然而此刻,不少人内心仍然有疑惑。
“飞刀的通知不是才出,考核当场就进行了?”
“我还以为许秋至少要琢磨一两个星期……这飞刀的机会这么珍贵,总不能乱出题吧。”
“我还打算趁着还没选定二十人,先在临医蹭十几天的手术,这么看来没指望了。”
而此时,范鑫、林柏舟等人纷纷看向了赖光圳。
后者与许秋同行。
应该会了解更多信息。
赖光圳也没有隐瞒,坦诚地道:“许秋趁着在飞机上的两三个小时,已经把题目编好了……放心,我戴着眼罩,而且睡着了,关于题目内容我一个也不了解。”
这话一出,范鑫等人吃惊不已。
虽然兵贵神速。
但许秋这效率也太恐怖了。
他们早就听说了,许秋骨科大赛期间,日程排得满满的,考核完去项目组参与研究、累了就去做手术换换心情当做休息……
但,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搞定考题,还是让他们吃了一惊。
不过就在这时,走廊外传来了脚步声。
不久后,就看到霍仲言亲自带着考题过来了。
在场的人,随便拿出一个都是神外大佬,申昆仑出面肯定是不够规格的,也就霍仲言勉强有这个资格了。
而等试卷分发下来,众人赶紧查看题目,刚开始几题还很简单,但越深入,考验经验与实力的题目就越多。
渐渐的,就连范鑫几人也开始满脸懵逼了。
草!
以后绝对不能让各种考试拿满分的人出题。
他出的题目,简直不把考生当人。
不过,范鑫等人仔细琢磨题目,却又发现并不是毫无意义的难。
如果发挥随机应变能力,拿综合性的经验去进行分析,还是能够找到解法……不说拿满分,但高分是没有问题的。
就比如“术中发生神经移植体长度不足”。
这一题如果只需要给一个解决方案,那很简单。
用自体静脉/人工神经导管桥接缺损就行了。
但题目却要求提供两种应急方案。
临床上,基本上就没有比这更好的解法了,很难找出第二个方案。
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却能给出一个极其巧妙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