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世家消失的真正原因

“呀,这么来的吗?这黄巢,嗯~~”

汉灵帝时空,刘宏露出了深思的神色,他的目光在群臣之间扫过,似乎隐隐有一种兴奋的感觉。

这可把那些大臣们都给吓了一跳。

这皇帝,不会是想学这个操作吧。

虽然现在汉灵帝倚重曹操和刘备在进行改革,虽然因为天幕的揭示,这些世家门阀不敢明面上反对,因为没有道义和舆论的支持,但是让他们就这么甘心的认怂,交出利益,重新分配,那也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暗地里使绊子,阳奉阴违的世家,还是不少的。

...

“嚯!无一半!这黄巢手够狠的啊!”

魏武帝曹操的眼中仿佛闪烁着精光!

...

“嗯~~”

隋文帝时空,杨坚面无表情,他想到了杨广。

当然,他之所以想到杨广,不是因为其他什么有的没的事情,而是想到了如果没有天幕,他原本就差点被杨广骗了,立杨广当太子了。

而他之所以在未来犯浑,他觉得是自己老婆的锅,要不是她整天吹吹吹,他能看错人吗?

只是,他不得不考虑他老婆的意见!因为他老婆的家族就很强大。

特别是,他整天的饥渴极了,但又不敢...

...

唐高祖时空,李渊和诸位大臣全都是面面相觑。

砍八万?

...

【所以,历代统治者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有意去推动新的制度,取代世家门阀政治。

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没有黄巢,世家门阀也会最终因为科技的发展,书籍成本的降低,无法再垄断知识,而逐渐的走向没落。

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虽然唐朝后期的世家门阀力量依旧很强,还控制了科举,但是实际上已经大不如以前了。

所以黄巢的这一刀下去,应该说是重创了一部分世家门阀的力量,而不是他这一刀就把世家给灭绝了!

朱门甲第无一半,这不是还剩下一半嘛,当然,这剩下的一半,估计也在五代十国的大乱世给消耗得差不多了。

而真正让世家门阀消失的,还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的传播成本大幅度降低,世家失去了对知识的垄断。

唐朝后期,虽然世家门阀依然有力量,但是民间也发展出了无数的读书人,只不过社会资源被世家掌握,他们就像黄巢一样没机会。

但只要这个限制被解除,他们一样能立马就顶上去!

这里,有两句话,一句话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一句是,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就像国家的治理,社会的发展,的确是需要精英去推动的。

当然,我不太喜欢精英这个词语,因为一些原因,这个词语在网络上已经被用烂了,就像专家一样。

这里,就说人才吧。】

...

“为什么不喜欢这个词语?是因为那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问题吗?”

宋仁宗自语道。

...

【就是说,你不能把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民直接就给整成个县令啊,知府啊,尚书啊什么的,那样铁定出问题。

但是,这个人才的来源呢?是来源于有限的几个所谓的家族,还是来源于最广大的百姓之中呢?

商鞅变法,打破贵族垄断,所以秦灭了六国。

新华夏实行义务教育,让每一个百姓都能学习一样的知识,只要努力考上,都能学习更高阶的知识,所以新华夏快速发展起来了。

而阿美对普通百姓搞快乐教育玩傻子,想要让精英永远都是精英,所以他们现在只能靠着过去的余威吸引一些外部的人才,衰落之势已经难以抵挡。

所以,科举之所以被称为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进步,就是因为将这个掌握真理的少数人的来源给扩大了无数倍。

可能有人会说,古代的读书人条件应该都不错,真正的穷人一样读不起书。

又或者说,科举又培养出了所谓的文官集团,文官搞不了世袭传承,就搞党派,一样垄断。

那这话呢,就叫抬杠了。

饭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步一步走的,社会也是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

不过,的确,无论是后来的那些官僚集团,还是再往后的资本集团,或者现在的一些上层人士,精英人士,很多人在爬上去之后,都想要将后来的路封死,让自己的后代永享富贵。

不过,社会不断进步,他们想要达成这个目的也是越来越困难了,但同样我们也得提高警惕,不能松懈!

就像伟人说的,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新华夏,赶走了列强,看似消灭了地主,消灭了官僚,消灭了资本家,但我们的路还远远没有结束,因为他们会无时无刻不想着回来,这一次他们将不再是用武力,而是从我们内部打开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