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县城里面的新店开业了
陆玉珠索性带了林老师,在城上逛起了街。
徐桂花这个人比较鲁莽,做事大大咧咧,有什么也放在脸上。
她根本不会含蓄,现在知道陆玉珠不会动她的位置,应该会安心了。
但是林慧老师不一样,虽然因为她哥哥的关系,手头上缺钱。
但是这份工作对于她来说,不仅仅是15块钱的工资。
那还是一份特殊的教书事业。
林惠作为一个代课老师,她所付出的不比一个正式教师少。
陆玉珠不知道如何安慰她。
“林慧,你有没有想过随着你哥哥的回城,你会恢复你大小姐的位置!”
林慧连忙摇头,“我从未这样期待过,只要我哥哥一家安好,孩子可以回城读书,我们就满足了。
至于我,跟刘团长过了这些年,已经习惯了部队的生活,我也不想轻易改变。”
陆玉珠,“那就更好了,我这两个店全部交给你负责,你抽空轮流查看,每天下午去收账,记录在册,以后只需向我汇报。”
林慧,“今年的烫头生意呢?我怕忙不过来。”
陆玉珠,“大院里还有合适的人吗?你比我在这时间长,这次也归你去寻人手。
今年咱们烫头,做最后一年生意,把手上的烫发药水用干净就行。”
林慧,“你舍得呀?过年的时候烫头生意挣不少钱呢。”
陆玉珠邪邪一笑,“那是你没有卖过服装,等到今年你就会见识到了,服装生意,咱们挣的是过手快。
那可比烫头要简单,只要生意谈成了,就可以收钱!”
要不日后的大商场,养上那么多员工,都是因为利润高,生意好。
两人不由自主逛到了百货大楼,看到大楼后面的院子里,倒了一堆的假模特残肢。
陆玉珠马上站在门口喊,“同志!院里有人吗?”
一个40多岁的男人,脖子上挂着一根皮尺,莫名走出来。
“你们干啥的?”
陆玉珠兴奋地指着地上,“师傅,你这塑料假模特是淘汰下来的吧?我想买下来。”
对方狐疑的看了陆玉珠一眼,“一共两块钱,如果你要就全部拿去吧,不过得搬干净啊。”
陆玉珠立马掏出两块钱塞给了对方,转头跟林慧进去搬。
“师傅,谢谢你呀,咱们一次搬不了,得多跑两趟。”
中年男人点头,就不管他们了。
陆玉珠搬的时候才发现,这位师傅,是百货大楼里的裁剪师傅。
他那房间里,还有许多新的塑料人体模特。
而这换下来的,都是瑕疵品,用了有些年头了。
如果细看就会发现,某个地方开始裂缝了,或者哪里不再光滑了,划手,也会勾丝衣服。
陆玉珠跟林慧两人,将模特的四肢全部装好,一人抱了两个,来回走了三趟。
总算清理干净了。
搬最后一趟的时候,林慧老师实在忍不住。
“小陆同志,我感觉他这是准备当废品抛弃掉的,是咱们上赶着,他才收了两块钱。”
陆玉珠,“是又如何?咱们又不能站在外面等,等他什么时候扔,万一被别的缝纫店剪去怎么办。
花两块钱不会吃亏的啦!否则咱们要购买的话,还要去外面专门卖人体假模特的地方。
来回路费不说,你就说带回来多累人吧。他不重,可是占地方唉!”
林慧老师一笑,“那照这么说,咱们捡了大便宜了!”
陆玉珠,“那当然,这个东西新的可贵了,他们也是财大气粗,进货的时候顺带回来的。
不过这个买回去还不可以用,咱们得处理一下。”
陆玉珠又买了一辆缝纫机,放在城里的服装店里。
用这台缝纫机,陆玉珠拿白色的布,给人体模特做了贴身的衣服。
先给人体模特贴了不少胶布,进行修补,然后在外面套上这些白色的紧身衣服。
最后才给他们穿上,各色各样的男装女装。
等在店铺里一字排开后,林慧和江嫂子眼睛都看直了。
徐桂花,“哎呀,大妹子,你刚刚搬来的时候,我还嫌他们占地方呢,这衣服一穿起来就是不一样啊!”
林慧眼神回忆,“这就是活招牌,大城市里的百货大楼里,这些人体模特多的是。
顾客一眼就能看出,衣服的上身效果,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徐桂花,“林老师,你真会说话,懂的也多。”
陆玉珠,“咱们明天开业,江嫂子,将楼上的衣服,取一些品种下来归位。”
在此之前,陆玉珠早将空间里面的衣服, 放了一半在店铺中。
她的解释是,当初进货多,从车站下货后,考虑到搬运起来特别麻烦,在车站旁边的民房,租了一个小仓库。
江嫂子可不会怀疑
啥。
现在玉珠和林老师,抱了剩下的模特往镇上去。
镇上的店,以卖裤装为主,外加棉毛衫。
林慧老师搬了一个,陆玉珠力气大,一手抱一个。
路上走走停停,抱着个假人,许多人新奇的看着他们。
到了镇上,张爱香给他们全部套上一套棉毛衫,外面再加上长裤。
有男式的就有女式的。
有顾客瞧见了,还打趣说,“哟,你们这服装店越办越大气了。
再带一些上装啊,往后咱们也不朝城里跑了,就在这里买,挺不错的。”
看到这新奇的人体模特,放在大门口,许多人好奇的进入店里。
这人体模特比真人高一个头,拳头身姿修长,身材较好。
肩部的手臂还可以转动,摆出各种不同的姿势来。
小镇上的人好奇的打量着,感觉十分新奇。
陆玉珠将两个新来的嫂子,一起带去了城里。
只因为她们年轻有文化,有他们在的话,跟江嫂子正好形成互补。
相对的,城里面的人眼界也要高一点,有两个识字的,年轻一点的店员,沟通起来绝对没有障碍。
“林老师,两边的货物调配,也归你来管。
你看生意忙起来的时候,哪一边差人,也是你负责,去大院子里再次招人。”
林老师一脸的感激,她知道自己被重用了。
“小陆同志,你放心,不管是缺人还是缺货,我都会跟你汇报情况的。你只管忙你自己的事情去。”
陆玉珠眉眼弯弯,“我正有此意。”
第2天开业的时候,陆玉珠跟林慧都赶来帮忙了,可是明显的人手不够。
5个人忙得像陀螺。
不管生意有没有谈成,你都得翻找衣服给人家试穿,然后将自己的衣服一阵猛夸,最后就是价格的分歧。
新店开业,陆玉珠给员工们1~3块钱的价格浮动。
只要诚心买的,基本都能谈成。
城里的客流量本来就大,再加上这一条街,有好几家都是卖服装的。
不得已,镇上又抽调了一个人过来,当天晚上林慧老师就走访了部队大院,重新拉了两三个帮手。
这才消停下来。
这天,林慧和陆玉珠坐在木楼上对账。
林慧沉稳的数着厚厚的一沓钱,“小陆同志,我跟你一起去趟银行,用你的名字开个户,带密码的那一种。
假如你回家了,我可以将钱交到银行里,省得来回揣着,多了放在家里也不方便。”
陆玉珠看这个昔日大小姐,波澜不惊地处理着事务。
她就知道选对了人,只有林慧这种见过世面,见过钱钞的人,才能如此淡定,提出合理的建议。
要是徐桂花天天数着巨额钞票,早就震惊了,早就手指颤抖了。
给江嫂子做个店长真正好,又满足又能发光发热。
两个人当即去了银行,开了户头,存折就放在林慧老师这边。
不过陆玉珠在这里的时候,钱都直接交给她,她有空间方便的很。
下了两场雨之后,天气已经转凉。
中秋节这一天,连着国庆,许多人放假都给家里老人买礼物,给孩子买衣物。
店里的人更多。
镇上有一间,已经专门开辟出了童装。
原先做烫头生意时,曾租赁过学校旁边的民房屋子,那一家的婶子带着女儿来,想给陆玉珠站店。
都是熟人,陆玉珠也确实需要人手,就将她安排在镇上店里卖童装。
张爱香不再接待顾客,她只负责收钱,不管谁谈成了生意,招呼她一声,她就过来收钱。
陆玉珠给她做了一个厚帆布的腰包。
仿照后世的式样,只需像腰带一样系在腰间,前面是一个包的形状,拉开拉链,里面共分三层。
大额纸币,紧贴着肚子,通常放10块5块的。
然后是中间一层,摆放1块2块的。
最外面一层,都是放的零钱,方便找人。
揣着这个钱袋,张爱香就是一个移动的收款机。
又方便又防盗,除非你把她这个人抱走。
否则收了钱,外面宽松的衣服下摆一遮,你都不咋注意到。
收的钱多了,张爱香就会趁着人少的时候,10张一扎整理好。
放在门口的吧台,除了放临时小账本,就会多放一些零钱。
以备不时之需,那其实这是个幌子。
就这,也有门口的两个员工看守着。
最里面的房屋,可以做饭的那间,里面有一个特殊的柜子。
当初的木匠大哥,就按照陆玉珠的吩咐,打了一排顶柜,全部都是钉牢在了墙上。
每一把都有锁,其中的一个柜门钥匙留给了张爱香。
打开这个柜子
,每天账本的复印件都会留一份存放在这里。
这里还有另外一份手册,就是陆玉珠给他们预留的底价。
这个只有店长知道,虽然不是出厂价,也是衣服品种的最低价格了。
遇到购买多的老顾客,人家一次买了不少衣服,到时候大砍价下来,就按照这上面的价格为基数。
只要在接受的范围内,他们就能如愿一次,否则直接免谈了。
除了这些账本,里面还有一个小吊柜,张爱香总是趁店里人不多的时候,独自关上门。
用最小的钥匙,打开这个秘密的柜中柜。
将10张一沓的钱币放入其中,特别是10块5块的,身上不好放太多。
这个秘密的柜子,只有他们店长知道。
而且这个柜子,是要站在高凳子上才够得着的。
张爱香和徐桂花,这些曾经帮着烫头的老员工,不管性格如何,品性都是得到陆玉珠熟知与肯定的。
用她们守店放心。
自从张爱香接管了镇上的店铺之后,她就要不时的在这里守店了。
只要在这里睡觉值班,他们夫妻就住在这里,中午吃饭的时候,大洋也会带着弟弟从学校过来。
晚上弟兄两个才回家睡觉。
大洋已经上初中了,将弟弟带得很好。
每到星期天,他还握着饭券,带着弟弟,去大院的食堂吃饭。
只要周建国撞到,都将他们兄弟二人带回家,一起吃饭。
陆玉珠给张爱香开的工资,是员工的双倍,这个条件很诱人。
除非有事,林慧才会来替代她值班。
通常这个时候,刘小柔都会带着刘小刚,直接住在周副团长家。
他们两家太熟了,又靠的极近。
刘团长见两个孩子去了周家,都会去镇上陪伴林慧,帮着守店。
毕竟一个女子守着钱财,守着店,不是那么安全。
周围的人都知道,这些站店的女人都是军属。
也没有不开眼的。
徐桂花守店是雷打不动,因为在县城里,又是闹市区,街上还有巡逻执勤的人。
江副营长不管来不来陪她,都没所谓。
因为路程太远。
有时候碰上休息日,节假日,城里的生意好,几个女人会延时下班。
她们会去附近打电话,告知爱人,陪着江嫂子留下值班了。
得亏陆玉珠胃口大,一次打包了11件货,这样好的生意也不担心货源不足。
眼看两边的店铺都上了轨道,不再需要自己盯梢。
陆玉珠打算回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