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登基大典
大兴殿。
给李建业介绍了宇文成都,又和李建业聊了不少后,吕布和宇文成都去了问鼎阁。
带着典韦和许褚到了水凝宫外,李承泽看着他们吩咐道:
“你们在水凝宫门口等待即可。”
典韦皱眉道:“殿下,会不会有危险?”
李承泽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
“放心,素素还在水凝宫,况且在这大乾宫还有我父皇和阁老他们呢。”
“唯!”
许褚建议道:“殿下,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小心,褚希望殿下同意我们守在门口。”
李承泽颔首道:“也好。”
许褚总归是为了自已的安全考虑,保险一点总归没有过错。
反正他们只是在院中谈话,跟着进来也没什么。
凉亭中,柳如烟很快发现两个壮汉,毕竟他们太耀眼了,尤其是典韦还是个光头。
“何人!”
知画轻声解释道:“娘娘莫慌,那是殿下的两位护卫,典韦和许褚。”
“这二人十分尽忠职守,总是片刻不离殿下身边,这也代表着殿下来了。”
与此同时,一声通报声自门外传来。
“太子殿下到!”
令李承泽没想到的是,他的两位皇姐永泰和永宁公主也在。
“见过两位皇姐。”
永泰公主李玉婉招了招手,柔声道:“快来坐下,我们是听说你带着素素进了宫,特地赶过来见见她的。”
她又看向王素素笑道:“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当真是天下奇女子。”
因为李承泽到的时候,王素素正滔滔不绝地给她们讲着她到处行侠仗义的事迹。
李承泽就这么看着王素素反客为主,不停地讲着。
李玉婉突然感慨道:“真羡慕你。”
王素素提议道:“你也可以去行走江湖嘛。”
李玉婉摇了摇头道:“我可没有任何行走江湖的经验,一出门都是禁军护卫。”
王素素食指轻点着桌面,又看向李承泽:“等之后我带你出去走走也无妨,如果他同意的话。”
李承泽摇了摇头:“只要皇姐自已愿意,不用问我的意见。”
李玉婉柔声道:“那自是再好不过。”
永泰永宁二人与王素素相约明日一同逛街,不久后便各自回了公主府。
柳如烟找王素素,自然是有原因的。
她直入正题:“正好你们二人都在,我见你们二人又都有意...”
王素素表明了自已的态度。
“我是愿意嫁给他,但我不想住在这深宫之中,也不想当什么皇后,着实无趣。”
柳如烟愣了一下,旋即释然一笑。
“也罢,你说得也没错,这深宫大院着实无趣了些。”
柳如烟大概知道李承泽为什么会喜欢王素素了,她漂亮是一方面原因。
她洒脱、不拘一格也是很吸引人的点。
李承泽提议道:“你要是这水凝宫住不习惯了...”
柳如烟拒绝了,她摇了摇头轻声道:
“有什么不习惯的,都住了大半辈子了,我本就喜静,水凝宫挺好的。”
“不用操心我,倒是你自已,之后又要修行,又要治国理政,多关心关心自已。”
李承泽颔首道:“知道了。”
......
两日时光转瞬即逝。
建武二十九年十月一日,卯时。
旭日初升,万里无云,天清气朗。
李承泽和张居正他们原本商量过,要不要搞什么祥瑞之兆。
后来决定放弃,毕竟李承泽已得镇国剑威烈剑认可。
至于会不会真有祥瑞,那就不是李承泽该管的了。
乾元山河庙祭祖,继位大典走的不过是一个仪式和流程。
但这个仪式不能废,废了这个仪式就会给人一种不是正统的感觉。
皇宫中鼓乐齐鸣,奏起丝竹钟鼓洪钟大吕之音,其音玄玄。
那可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礼部尚书带领群臣替新举君祭祀天地后,然后就是啪地一下拿出诏书。
先是一顿猛夸开国皇帝烈帝。
“平定天下,还四方以安康。”
又是一顿猛夸退位让贤的李建业。
“在位二十有九载,北抵祈州,西御蛮族...”
随后,便是李建业站在乾元山河庙前,
面对文武百官宣告他退位。
李建业动用了一丝天地之力,
让他的声音响彻云霄,回荡八方。
“朕观太子李承泽,行为世范,品行上优,更有澄澈天下之志,故,今日退位。”
“望太子今后,以振兴大乾为目标,以佑护百姓为已任,切莫忘记阁老教诲,挺起背脊,肩负苍天。”
然后,便转移了阵地。
之后的流程转移到宫中举行。
最后,在恢宏的钟鼓声中,便轮到身穿玄色十二章
纹冕服的李承泽登场了。
这件衣服十分郑重,只有隆重场合才穿,其上绘日、月、星辰、山川、龙、华虫等十二章纹。
头戴十二旒冠冕还配有剑、佩、绶带,
而李承泽的剑,
自然就是镇国剑威烈剑。
李承泽按剑拾级而上,双目如炬,湛然若神,华贵庄严之气扑面而来。
他的身后吕布、薛仁贵、
典韦、许褚、
赵云、杨再兴分列左右。
选他们的原因,是对称...
宇文成都因为太高了,没有人配对,被踢出了队伍...
礼部尚书再度啪地一声掏出新的诏书。
“太子李承泽少有贤名,重礼明德...”
“英武勇烈,少卓荦不羁,有旷世之度,乃魁梧之杰...”
“威服内海,麾下才俊云集,声威愈隆...伐平阳,平北周...”
礼部尚书的小词写得一套一套的。
在李承泽走近金銮殿,也就是大兴殿的时候,还一直朗声诵读着。
拾级而上的李承泽,
逐渐看清了大兴殿的那张御座。
他脑海里闪过的是自已目前短短的二十载,从呱呱落地到身高八尺。
从建武二十七年三月离京,
到建武二十九年十月登基。
从离开时,身边只有知画和两千亲兵。
到现在身边,
武有吕布、霍去病、薛仁贵、杨再兴...
文有赵普、张居正、房玄龄、辛弃疾...
还有那位到处游历逍遥的青莲剑仙李太白。
当他一拂衣袖,转身端坐在御座之上。
吕布、赵云六将披甲执锐立于左右。
镇国剑突然光芒万丈,直冲霄汉!
以后大乾王朝,便是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