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刘传军惊喜不已

那双布满血丝却又炯炯有神的眼睛死死盯着宋主任,像是沙漠旅人望见绿洲,又似孩童渴望拆看礼物。

“我这不是接到你的电话着急嘛?”

他沙哑的嗓音带着喘,说话时胸腔仍剧烈起伏,仿佛还没从狂奔的余韵中缓过神来。

回忆起电话里宋主任带来的喜讯,他粗糙的大手不自觉地摩挲着杯壁,杯身残留的水珠顺着指缝滴落,在桌面上洇出小小的水痕。

“老宋,你知道这消息对咱公社意味着什么吗?这些年乡亲们想要点砖都没有余量,每次看到他们愁眉苦脸的样子,我这心里就跟猫抓似的!”

话音未落,他突然前倾身体,膝盖几乎要碰到宋主任的膝盖,工装裤上蹭着的泥点在椅子边缘蹭出灰印。

他的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指着宋主任身后的文件柜,语气里满是急切与期待:

“快把文件给我看看,我得确认一下!你别诓我——”

说到最后半句,声音里竟带上了几分孩童般的撒娇意味。

刘传军此刻全然不顾自己狼狈的模样:歪斜的草帽卡在后脑勺,露出被汗水浸湿的灰白头发。

领口敞开着,露出布满皱纹的脖颈,上面还沾着拖拉机扬起的尘土;裤脚被撕开的口子随着动作晃荡,隐约可见膝盖处一片发红的擦伤。

但这些都无法掩盖他眼中迸发的炽热光芒,那是对砖厂项目倾注无数心血后,终于盼来曙光的激动。

“你说说,”

他突然坐直身子,伸手抓过桌上的铅笔在掌心转着,笔尖在木质桌面敲出急促的节奏。

“要是真批下来了,厂址选哪儿?原料从哪进?设备得抓紧联系,我认识几个机械厂的老伙计……”

一连串的问题和计划已经迫不及待地涌到嘴边,仿佛只要看到那份文件,所有蓝图就能立刻变成现实。

宋主任看着刘传军眼底跳动的火苗,又好气又好笑地摇了摇头。

他伸手扯了扯老友歪到一边的草帽,指尖触到帽檐上硬邦邦的油垢,不禁皱了皱眉:

“你呀,都快当爷爷的人了,怎么还跟个孩子似的疑神疑鬼?这种事我能诓你吗?”

“当年咱们一起下的乡,我说过假话没有?”

他的语气里带着熟稔的嗔怪,尾音却不自觉地柔和下来,仿佛在哄一个急脾气的孩子。

转头望向赵书卓时,宋主任的神情瞬间严肃起来,他朝文件柜扬了扬下巴:

“书卓,把那份红头文件拿给刘厂长看看,让他吃颗定心丸。”

阳光穿过窗棂,在他鬓角的白发上镀了层金边,语气里既有对老友的纵容,又有对工作的郑重。

赵书卓立刻站起身,深蓝色的中山装裤线笔挺,皮鞋擦得锃亮。

他走到文件柜前,从最上层小心翼翼地抽出一个牛皮纸袋,袋口的火漆印还完好无损。

拆开纸袋时,他的手指微微发抖,仿佛在打开一件珍贵的宝物。

这份文件凝聚着公社上下几个月的心血,从调研到申报,每一页都浸透了汗水。

“刘厂长,您请看。”

赵书卓恭恭敬敬地双手递过文件,指尖在文件边缘轻轻托着,生怕折了边角。

泛黄的纸页上,“关于公社新建砖厂项目的批复”几个大字赫然入目,右下角盖着鲜红的公章,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

文件里详细列着厂址规划、资金分配、工期要求,甚至连环保措施都写得清清楚楚。

刘传军粗糙的手掌在工装裤上用力蹭了蹭,指腹上还沾着方才喝水时滑落的水珠,在春日的阳光里泛着微光。

他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扯起汗衫下摆——那布料早已洗得薄透,补丁摞着补丁——对着掌心呵了口气,又认真地擦了两遍,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当赵书卓将那份带着油墨香的文件递来时,他的指尖竟微微发颤,布满老茧的虎口处蹭过纸面,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屋内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的滴答声。刘传军的老花镜滑到鼻尖,他不得不频繁仰头,让视线越过镜片上缘,逐字逐句地啃着文件内容。

阳光斜斜切过他的眉骨,在眼窝处投下阴影,却遮不住眼底越来越亮的光。

看到“同意划拨建业农场荒地作为建设用地”时,他的喉结猛地滚动,手指重重叩在纸面上:

“好啊,好啊!”

声音里带着泥土般的厚重,又有几分孩童般的雀跃。

翻到设备采购那页时,他忽然发出“嗬”的一声,指尖划过“半自动制砖机”几个字,嘴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往事突然如潮水般漫上来——二十年前,他带着十几个工人在旧砖厂挥汗如雨,靠的还是最原始的手工制砖,多少个夜晚,他蹲在窑前看火候,烟灰把胡子都染成了黑色。

此刻,他的手指摩挲着纸上的字样,忽然伸手抹了把眼角,不知是被阳光刺的,还是想起了那些熬红的日夜。

“哈哈哈哈!”

爽朗的笑声突然炸开,惊得窗外槐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刘传军拍着大腿站起身,工装裤上的尘土簌簌掉落,却掩不住他满脸的红光。

“国华老哥,你果真没骗我!”

他伸手捶了捶宋主任的肩膀,后者被震得往后退了半步,却也跟着笑起来。

刘传军又转向王建国和赵书卓,布满油污的手掌在两人肩头上轮番拍打,把年轻人的中山装都拍出了褶子:

“瞧瞧你们这两个小同志!我当初说‘公社得有新砖厂’时,多少人摇头说‘年轻人懂个啥’,你们倒好,真把这事儿办成了!”

他忽然背着手在屋里踱步,解放鞋踩在地面上发出“橐橐”声,活像个正在阅兵的老将军。

走到窗前时,他忽然停住,阳光勾勒出他微驼的背影,却挡不住他抬手比划的气势:

“想当年,我和你宋叔推着独轮车送砖,一趟趟爬十里坡,肩膀都磨出了血泡。”

“现在好了,你们年轻人有脑子、有闯劲,这全自动设备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