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一王双后
太后却长叹一声,“哀家年龄大了,左右不了其他的。”
“如今太子和三皇子品行不端,五皇子倒是合适,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只知逃避,装疯卖傻,纵然躲过一劫,却也难登大雅之堂。”
“七皇子胸无大志,一路追随太子。”
“八皇子伤了身子之后,倒是看得开了,只想做个闲散王爷。”
“只至于哀家的小老九!”
苏离一愣,“老九不是被父皇给……”
苏离想起了血丹一事。
太后颇有深意的说道:“哀家又怎能眼睁睁的看到他残害亲子?”
苏离大为惊讶,“所以那血丹?”
太后笑道:“不过是只公鸡罢了,倒也有几分趋吉避凶的功效。”
苏离哭笑不得,不愧是让他从始至终都小心应对的太后,果然不可小觑啊。
连皇帝都被太后糊弄过去了。
但苏离忽然又想起一事来,“既然如此,在皇帝身上掉落下来的血瓶中的血又是谁的?”
“那是我的血!”
听到这个声音,苏离脸色大变。
回头看去,当看到真的是那位大皇子的时候,苏离顿时吃惊的合不拢嘴。
但如今大皇子的装扮,更让苏离惊讶。
大皇子居然梯度出家了,身着朴素无华的僧袍,完全变了个人一样。
太后也是颇为欣慰的说道:“老大最后关头能有所顿悟,哀家甚是欣慰。”
“若非老大出手助哀家一臂之力,怕是小老九真的要遭难了。”
“阿弥陀佛,小老九吉人自有天相,皇祖母不必挂怀。”
苏离满脸惊奇的走过来打量着大皇子,然后说道:“你真出家了?”
回想起来,大皇子之前还求着放走他呢。
“出家乃心之所向,尘世纷扰,终非我所求。”大皇子淡然一笑,目光清澈。
“苏离,你虽非皇室血脉,但心性坚韧,愿你能引领这江山走向太平。”
听了大皇子这一番话,苏离啧啧称奇。
想不到一个人大彻大悟之后,真的会有如此大的改变。
但苏离依旧好奇的问道:“你就不想再去争夺皇位吗?现在你若是出面的话,赢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大皇子轻轻摇头,“皇位如浮云,争来争去,不过是镜花水月。我已看破红尘,只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苏离默然,心中不禁对这位曾经的大皇子生出一丝敬意。
太后也是笑着说道:“老大说的没错,虽然你不是大秦王朝的皇室血脉,但你有着一颗仁者之心,哀家相信,在你的带领下,大秦定能迎来长治久安。”
太后目光慈祥,语气中满是信任。
苏离都有点儿受宠若惊,但这时太后话锋一转。
“不过哀家也有一点小小的要求。”
苏离好奇的问道:“太后但说无妨!”
“你要立朱月灵为皇后!”
苏离一愣,随即苦笑道:“太后这是何意?”
“哀家知道你与九天的关系,但这里毕竟是大秦王朝,就当是哀家最后的一点儿私心好了,朱家在大秦根基深厚,立月灵为后,既稳朝局,总不能让这大秦王朝的皇室和大秦王朝的人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了。”
苏离无语,感情就是想要一点儿宽慰。
“其实我对大秦王朝的江山没有什么兴趣的,太后若真觉得为难,大可以让小老九出面!”
太后白了苏离一眼,“难道哀家看不出来,三大诸侯如今都站在你身后,这位置除了你,谁也坐不了。”
“至于小老九你也不用担心,哀家打算将他送出宫去,就做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安享余生足以!”
“阿弥陀佛,皇祖母慈悲为怀,小老九定能领会此番苦心。”
接着大皇子看向苏离问道:“立皇后一事可是叫你为难?”
“不错,在我心里,凰九天才是唯一人选。”
太后顿时有些不快,但大皇子倒是看出苏离也不是让步之人。
“那就两个皇后如何?”
“一王双后,倒也算是佳话!”
苏离一怔,颇为诧异的看着这位大皇子,“这人剃了头,都变聪明了。”
面对苏离的打趣,大皇子也是笑了笑,“要不你也试试看?”
苏离愕然,“我发现我还是希望以前那个桀骜不驯的大皇子。”
大皇子微微一笑,然后看向太后说道:“苏离没有拒绝就是同意此建议,不知皇祖母以为如何?”
太后怔了怔,然后叹了一声,“哀家一生向佛,倒远没有你顿悟的彻底,罢了罢了,如此也算是两全其美!”
苏离也是点点头,这个提议他还是能接受的。
太后目光柔和,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宫墙。
“三皇子和太子二人怕也不会善罢甘休,哀家只有一个请求,留他们二人一条性命就好。”
苏离听后,默然片刻,沉声道:“太后放心,苏离自有分寸,不会让大秦再起波澜。”
太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
苏离暂代监国之职的消息很快传遍京城,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是,终于有一位皇子能站出来主持大局。
愁的是,这位曾经被视为废物的六皇子,真的能担此重任吗?
苏离并没有理会外界的议论,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朝政之中。
苏离先是下令发放军饷,稳定边关将士的军心。
然后又清查国库,严惩了一批贪污腐败的官员。
短短几日,朝堂的风气就为之一新。
太子与三皇子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暂时隐忍。
他们知道,现在还不是与苏离撕破脸的时候,只能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这日,苏离正在批阅奏折,忽然接到苏樱的通报,说是太子在城外集结了三万大军,不知意欲何为。
苏离冷笑一声,终于坐不住了吗?
于是苏离连忙召集众臣商议。
兵部尚书忧心忡忡地说道:“太子手握兵权多年,军中多是他的心腹。”
“若他真要谋反,恐怕很难抵挡。”
“看来,太子是想逼宫了。”苏离沉声道。
“传我命令,命朱雀侯率领五万兵马驻守城门,不准任何人进出。”
“再命云姬候率领商会的人,暗中监视太子的动向。”
众人忧心忡忡,大家都知道,太子敢如此明目张胆地集结大军,定然有所依仗。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消息传来,说是太子找到了皇帝的“遗诏”,上面写着要传位于他。太子还宣称,苏离是假冒的六皇子,真正的六皇子早已被他秘密处决。
这个消息一出,京城顿时人心惶惶。
百姓们不知道该相信谁,朝堂上也议论纷纷,不少原本支持苏离的官员也开始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