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惩奸肃纪 献首邀功
却说赤眉军既降,关中无主,盗贼又乘机蜂起,各据一隅。下邽有王歆,新丰有芳丹,霸陵有蒋震,长陵有公孙守,谷口有杨周,陈仓有吕鲔,汧骆有角闳,长安被张邯占住,各称将军,互相攻击。
独延岑屯据杜陵,击破赤眉将逄安,意气自豪,再移部众人入蓝田,僭称武安王,分置牧守,居然想做关中霸主。
延岑听闻得征西大将军冯异进兵,亟诱同张邯等众,共攻冯异军队。一番接仗,竟被冯异军队杀毙千余人。张邯等战败先逃,延岑亦向东南方向窜去。
冯异进驻上林苑中,号令远近,先抚后剿,所有前时附近诸堡砦,附属延岑,至此都向冯异投降表诚。
冯异又遣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领兵追击延岑。到了析县,正值延岑督促众人围城,一遇邓晔等人到来,慌忙解围对抗敌军,偏偏部众惩着之前兵败,不敢再战,裨将苏臣等投械先投降。
延岑见状,不敢再对持下去,于是奔归南阳,又被汉建威大将军耿弇等,迎头截击,斩首三千余级,生擒将士五千余人。
延岑势孤力竭,但率数骑奔去投靠秦丰,嗣复转诣西蜀。惟邓奉本光武帝刘秀的姐夫邓晨兄之子,从征有功,官拜破虏将军。自吴汉出略南阳,兵多侵暴,连邓奉故乡新野县中,也为吴汉纵兵劫掠南阳百姓,邓奉义愤填膺,返回省乡,纠集流民率军将吴汉驱逐出南阳,乡里遭殃,邓奉没想到向光武帝刘秀那里弹劾吴汉,一股脑儿要和刘秀对着干,于是生了造反之心,当即攻入淯阳,逐去守兵。顾应前回。
尚有堵乡人董欣,杏聚人许邯,亦纠集众人响应邓奉,四处出去骚扰。董欣攻入宛城,拘住南阳太守刘欣,幸汉扬化将军坚镡,尚未远去,一闻宛城失守,便引兵夜至城下,使壮士悄悄登城,斩关纳入兵士,一鼓而进。
董欣未曾防备,势难招架,只好弃城窜去,逃归堵乡。光武帝刘秀这个时候闻得警报,亟授岑彭为征南大将军,使其讨伐邓奉和董欣,且拟添将援助岑彭。
刚好这个时候,王常自邓来归,王常即之前的时候下江帅,与光武帝刘秀一同攻破莽军,转事刘玄。刘玄曾命王常为廷尉大将军,封知命侯,进爵邓王。至是方挈家眷入洛阳,谒见光武皇帝刘秀。光武帝刘秀与语道:“王廷尉良苦,每念前时与同艰险,无日忘怀!奈何至今始来相见哩?”
王常顿首谢道:“臣蒙大命,得效鞭策,始遇宜秋,继会昆阳,幸赖陛下威武,终破大敌。更始不量臣愚,委任南州。赤眉入关,伤心失望,以为天下复失纲纪。今闻陛下即位河北,如日重明,臣等得见阙廷,虽死亦无遗恨了!”
光武帝笑说道:“我与卿戏言,不必介意,今得见卿,南顾无忧了。”
刘秀遂指王常语诸将道:“王将军曾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好算是忠臣呢!”
于是光武帝刘秀面授王常为汉忠将军,使与朱佑、贾复、耿弇、郭守、刘宏、刘嘉、耿植等人,一同南下,由征南大将军岑彭节制。
岑彭率众至杏聚,击破许邯,邯穷蹙始降。再顺便进攻堵乡,董欣向邓奉乞援,邓奉率精锐士卒万余人,前往救董欣,两人并力拒守。
岑彭等连攻数月,尚不能克。到了建武三年夏间,光武帝刘秀下诏亲征,带领六军出都。行至叶县,刚好遇见董欣别将数千人,沿途拦阻,车驾不得前进,正要麾兵开道,巧值岑彭亦引兵杀到,前后夹攻,一霎时扫得精光。光武帝刘秀进军堵阳,邓奉不禁胆怯,夜奔淯阳。
董欣独力难支,自缚出降。积弩将军傅俊,骑都尉臧宫,奉着光武皇帝命令与岑彭等一起追赶邓奉,奔驰抵达到小长安,得及邓奉兵,当然再战。
邓奉抵死格拒,酣斗经时,互有杀伤。蓦然闻光武帝亲来接应,车骑大至,汉军越加奋勇,杀死奉兵无数,奉欲逃无路,迫急乃降。光武帝记奉前功,且由吴汉起衅,拟从赦宥。岑彭与耿弇进谏道:“邓奉背恩造反,致王师暴露经年,罪无可逭!若不诛奉,何以惩恶?”说得光武帝不便徇情,乃将邓奉正法示众。国法原是难容。惟许邯董欣,幸得贷钱免罪。光武帝刘秀启驾还都,但使岑彭与傅俊臧宫等三万余人,南击秦丰去了。
过了月余,得虎牙大将军捷报,说是刘永授首,睢阳报平。究竟刘永如何败死?应该详叙情形。
刘永在睢阳僭称帝号,专据东方。内有沛人周建等为其爪牙,外有佼强、董宪、张步等为羽翼,除国都睢阳外,如济阴山阳沛楚淮阳汝南等二十八城,俱归管辖,差不多将青兖徐三州包括了去。
光武帝刘秀曾拜盖延为虎牙大将军,使与降将苏茂,相偕东征。
苏茂本为刘玄部将,之前与朱鲔共守洛阳,朱鲔既出降,苏茂亦归命。及随盖延东行,独不肯受盖延节制,分军自去,掠得数县,据住广乐,反向刘永处遣使称臣。
刘永拜苏茂为大司马,封淮阳王。盖延独进攻睢阳,且奏达苏茂叛状,光武帝刘秀再遣驸马都尉马武,骑都尉刘隆,护军都尉马成,偏将军王霸等,前往助力盖延,为盖延副将,合攻睢阳城。
彼此经过好几次战仗,城中兵不能取胜,闭门死守。两下里复相持数旬,岑延尽收田间禾麦,作为军粮,守兵无粮可因,渐生恟惧,当被延军窥出间隙,缘梯夜登,入城攻击刘永。
刘永不知所措,亟引兵走出东门,岑延等追杀一阵,横尸遍野,只剩得骑士数十人,保住刘永家属,奔往虞城。
虞城人不愿接纳刘永,反将刘永母亲及妻子,一并杀死,刘永仓皇走脱,得于抵达谯邑。
刘永到了谯县之后迎来了援军,苏茂、佼强(佼强)、周建组成了三万多人的联军来救援刘永,联军与盖延大战于沛西,刘永又被打得大败,部队溃散奔逃,有一大半士兵是落水溺死的。刘永再次弃城出逃,在周建、佼强(佼强)的保护下退守湖陵(今山东省微山县张楼乡程子庙村),苏茂奔还广乐。沛郡、楚郡、临淮郡等地都被盖延平定了,汉、梁之战暂告一段落。
盖延乘胜掠地,收抚沛楚临淮各城。光武帝刘秀也遣大中大夫伏隆,持节使青徐二州,招谕郡国。青徐群盗,多望风请降。就是琅琊盗帅张步,亦迎谒伏隆,敛兵听命。伏隆许为归报,嘱步静候朝旨,步乃使掾吏孙昱,随隆诣阙,贡献鳆鱼。鳆似蛤,即石决明。
光武帝刘秀迁伏隆为光禄大夫,仍使伏隆赍着诏书,拜张步为东莱太守。伏隆即与步掾孙昱,仍向东行。哪知为刘永所闻,忙遣人立张步为齐王,并封东海贼帅董宪为海西王。张步贪得王爵,欲违背伏隆之约。及伏隆持诏前来,竟摆起国王的架子,拒诏不受。伏隆探悉情隐,因而向张步晓谕道:“高祖与天下约,非刘氏不得封王;今君果去逆效顺,总不失为万户侯,何必贪受伪封,但顾目前,不顾日后哩?”
张步不以为然,惟留伏隆共守青徐二州,伏隆愤然道:“君不受朝命,必有后悔!我奉命到此,谕君反正,岂肯随君附逆?我就此返报便了。”说着,持节欲行,步却麾动左右,把伏隆拘住,锢居一室。
伏隆缮就密书,交付从吏,嘱咐使者趁机脱身,归报朝廷。从吏一住数日,觑得步兵防检少疏,乘夜逸出,好不容易奔还洛阳,把伏隆书信呈递进去。
光武帝刘秀立即展开阅读,但见书中写着:
臣隆奉使无状,受执凶逆,虽在困厄,授命不顾。步固桀骜,属吏知其反叛,心不附之,愿以时进兵,无以臣隆为念!臣隆得生到阙廷,受诛有司,此其大愿;若令没于寇手,以父母昆弟长累陛下。愿陛下与皇后太子永享万国,与天无极!臣隆待死上言。
光武帝刘秀览罢,知伏隆已陷入寇中,亟召伏隆父亲伏湛,示伏隆来书,且流涕与语道:“隆节同苏武,忠诚贯日,朕却恨他不如姑许,自求生还哩!”
这是无聊慰语,莫被光武瞒过。伏湛泣拜而退。伏湛为济南伏胜九世孙,世传经学。伏胜为秦时耆儒,汉高祖的时候伏孺,徙居琅琊郡东武县;父伏理曾为高密太傅。伏湛承父荫,补充博士弟子员;王莽时为绣衣执法;刘玄入关,使为平原太守;光武帝刘秀即位,闻伏湛的才名,征拜尚书,令订旧制。至是因伏隆被执,意欲加以安慰伏湛之心,擢任公卿。
这个时候邓禹已早还都中,自愧无功,缴上大司徒及梁侯印绶,光武帝刘秀赐还侯印,但将大司徒一职,悬缺不补。此次拟迁擢伏湛,正好使他代任大司徒,乃即日锡命,使行大司徒事。没多久即命他实授,加封阳都侯,一面调遣大司马吴汉,率同骠骑大将军杜茂等,会攻刘永。并拟另派其他将领,专门讨伐张步。忽然由幽州牧朱浮,驰使告急,请速济师。顿令光武帝刘秀不遑东顾,又要筹及北防。
这朱浮告急的原因,便是为了彭宠造反,逼迫幽州。彭宠本为渔阳太守,曾经发突骑助光武刘秀军队,得平剿灭王郎。至光武刘秀正位,封赏功臣,如彭宠所遣的吴汉王梁,皆位跻三公,彭宠仍守原来官职,不获超迁,因此心理不平。光武帝也未免辜负彭宠。幽州牧朱浮,年少好客,尝向渔阳征取银米,充作廪饩。彭宠不肯照发,且有怨言。朱浮致书责骂彭宠,讥讽他为辽东白豕(猪),只好夸示辽阳,不足比衡河右。
彭宠得书越加怨恨朱浮,朱浮更密表谮彭宠,光武帝乃征彭宠入都。彭宠请与朱浮一同就征,奉诏不许,彭宠遂怀疑惧。彭宠妻子素好干政,劝彭宠不必应征,尽可自主;此外属吏亦无人劝行,于是迁延不发。
彭宠有从弟子后兰卿,随光武帝刘秀居洛阳,光武帝刘秀因遣令谕彭宠,彭宠留住子后兰卿,竟出兵二万余人,前往攻打朱浮。又因上谷太守耿况,也是功高赏薄,与自己相同,不妨诱导与其一同造反。于是一再遣使,驰诣上谷。哪知有去无来,所遣使人,俱被耿况斩首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光武帝刘秀闻朱浮被攻打,曾遣游击将军邓隆,引兵援助朱浮。邓隆与朱浮立营太远,呼应不灵,被彭宠士兵突破邓隆军营,邓隆仓猝走脱,部下多死。
朱浮不能相救,只好还守蓟城,与彭宠相拒。既而涿郡太守张丰,也与彭宠联合起兵,自称无上大将军。彭宠得一帮手,气焰越发嚣张,索性大举围攻蓟城。朱浮不敢出战,惟令飞章入洛阳,乞请援助兵师。
光武帝刘秀得报,想了数日,一时腾不出兵马粮饷,乃令来使还报,教他静守毋战,挨到筹足军粮实力,方可来援等语。
朱浮又固守了好几月,城中粮尽,导致人人自相残杀,互食人肉,那外面却攻扑甚急,险些儿陷没全城,就使弃城不顾,也是无路可出,眼见得危急万分,朝不保暮。亏得上谷太守耿况,派遣到两三千骑兵,冲破围城一角,朱浮方才得于趁此机会,开城杀出,由上谷兵在外接应,才得走脱。只蓟城吏民,不及随行,上谷兵又复退去,无人相救,没奈何只好出去投降彭宠军队。
彭宠既得蓟城,复陷右北平上谷数县,遂自称燕王,北通匈奴,南结张步,又收集朔方遗贼,称雄一隅。
光武帝刘秀时思北讨,但恐刘永未平,一或远征,免不得顾此失彼,患生眉睫,所以耐心待着,只希望盖延吴汉两军,早日平定刘永,便好移师北行。偏偏事多周折,波浪层生,前次睢阳城已经攻下,只逃脱了刘永一人。及盖延往略沛楚,刘永又从间道还至睢阳,睢阳人又反城迎刘永。
盖延再去围攻,急切又不能得手。惟吴汉一军,行至广乐,与刘永之将苏茂连战数次,苏茂败入城中。吴汉督兵猛攻,四面架起云梯,将要登城,不防来了一个周建,带着大队十多万人,去救苏茂而攻击吴汉。
吴汉自率轻骑,前去截击,虽是敌众我寡,倒也未尝胆怯。一场混战,毕竟杀不过苏茂众人,看看将败退下去,吴汉不禁性起,怒马向前,挺戟突阵,刺死敌兵数人。蓦然射来了一箭,射中马首,马负痛一蹶,把吴汉掀翻地下,幸亏左右将士,抢前力救,才得将吴汉扶归。
吴汉膝上受伤,不能起立,困卧榻上,诸将只得闭垒自固,一听周建入城。到了日晚,吴汉尚病不能兴,未免呻吟。
杜茂等入见与语道:“大敌在前,公乃因伤久卧,恐致摇动众心,还请详察。”
吴汉听言未毕,便跃然起坐,裹创出帐,椎牛飨士,下令军中道:“贼众虽多,统皆乌合,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并没有什么忠义。今日为诸君立功时候,杀贼封侯,在此一举,望诸君勉力。”
麾下不禁鼓舞,齐称得令,将士同心,不忧不胜。于是士气复振,待旦厮杀。到了昧爽,城中已有鼓角声,传入汉营。吴汉知周建等人又来挑战,遂选四部精兵黄头吴河等,黄头系首戴黄巾,为敢死士。及乌桓突骑三千余人,作为先驱,自督诸将随出,号令全军,闻鼓齐进,退后立斩。
当下大开营门,严阵以待。望见周建领兵出来,即由吴汉亲自擂鼓,蓬蓬勃勃,激动士气,前驱奋勇杀出,后军继进,一股脑儿冲入周建军队。周建军队抵挡不住,立即返奔,却被汉军快马追上,守卒来不及关闭城门,顿至门前挤住,彼此争入,结果是全城捣毁,周建苏茂,夺路遁去。
吴汉入城安民,留杜茂陈俊居守,自率兵追蹑建茂,直抵睢阳。周建与苏茂入城见刘永,相偕防守抵御。
吴汉会同盖延,昼夜急攻。城中被困,已将百日,兵吏皆有菜色,再加周建苏茂败兵,从外窜至,人数虽是较多,粮食越加不济,没奈何保住刘永,溃围出走。
盖延军截住辎重,从后追击。刘永等拼命乱跑,将抵酂城,众已四散,连周建苏茂亦自去逃生。只有刘永的将士庆吾,还是跟着,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竟悄悄的拔出佩刀,向刘永脑后劈去,刘永未曾预防,当然被杀,庆吾遂枭了刘永首级,迎献于盖延军中。盖延令庆吾携首级入都,伏阙呈报,庆吾得受封为列侯。好是侥幸。
刘永弟刘防尚守住睢阳,闻得刘永已毙命,也打开城门出来投降。独刘永之子刘纡随着周建和苏茂,同至垂惠。
周建、苏茂因立刘纡为梁王,收合余烬,再图起复。刘永之将佼强走保西防,仍与周建苏茂等人,遥为声援,共保刘纡。
刘纡且使人至剧城,传报嗣立情状,剧城为张步所居,正在拥兵拓土,夺得齐地十二郡,侈然自大。既接刘纡使命,意欲尊刘纡为帝,自称定汉公。也想模仿王莽么?
独琅琊太守谏阻道:“梁王尝归附刘宗,所以山东听命,今若尊立彼子,恐众情未必翕从。且齐人多诈,不可不防!”
张步乃罢议,但将来使遣归。王闳即王莽从弟,王谭之子。颇有胆略,为王莽所忌,遣为东郡太守。至刘玄为帝,王闳率东郡三十余万户,拜表投降刘玄,刘玄因令王闳移守琅琊。张步起事,受刘永封爵,王闳与战不胜,一人一马去见张步,张步陈兵相见,怒目视王闳道:“步有何过,乃为君所不容,屡次见攻?”
王闳按剑说道:“闳为大汉太守,奉命守土,今文公张步字。拥兵相拒,不服朝命,闳只知讨贼,管什么有过无过呢?”
张步为王闳所折,不禁心服,遂离席跪谢,陈乐献酒,待遇如上宾礼,仍使王闳守郡如故。
王闳此次进谏,是知刘纡不能成事,意欲张步仍归顺洛阳。张步但是不愿帝纡,未肯从洛,且杀死洛阳使臣伏隆,据境自雄。正是:
狐鼠徒知争窟穴,蟪蛄原不识春秋。
张步尚是专横,彭宠却已速死。究竟彭宠何故毙命,请读者续阅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