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天命帝王
第605章 互有盟友!【3】感谢(元首fuehrer)
小
大
听到步度根这一番话之后,郭图的脸上逐渐露出了笑容。
话说到这里,事情基本上已经成了一大半了。
一个合格的君主,领袖。
一定是懂得如何审时度势的。
步度根在这个年纪,就有现在这个成就,绝对不傻。
步度根知道利弊。
以段羽和南匈奴的关系,只要腾出手来收拾鲜卑。
凭借匈奴对漠北草原的了解,还有匈奴狼骑的战斗力,只要有段羽支援的兵器盔甲还有粮食,将鲜卑从漠北草原霸主的位置上拉下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合作共赢,才是最好的选择。
郭图将目光看向了营帐当中其余的鲜卑头人。
步度根抬起手冲着众人挥了挥。
得到命令的众多鲜卑头人站起身来离开座位走出了营帐,营帐当中也只剩下了郭图还有步度根两人。
“好了,现在你可以说了。”
郭图微笑的点头说道:“单于真不愧是年轻的雄主,这一点,我家大人对单于给与了极高的评价。”
“我家大人的诚意很大。”
“只要单于能答应合作,且牵制匈奴,那么我家大人将会为鲜卑提供兵器盔甲以及粮草供给。”
“段羽的大军目前正在攻打并州,同时南匈奴也已经收到了段羽的消息,准备南下一同攻打并州。”
“我家大人的希望鲜卑能出兵,牵制南匈奴。”
步度根听着郭图的计划,缓缓摇头。
“打仗是会死人的,如果你们只想付出一些兵器盔甲还有粮食,就想换取鲜卑人的生命,这种合作我和我的部族都不会答应。”
“我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还不能说服我的话,那就请你从哪里来,在回到哪里去。”
郭图笑着摇头说道:“当然不止如此。”
“单于不要心急,如果只有这些,我家大人也不会派我不远千里来到鲜卑。”
“我家大人说了,如果单于肯合作,日后消灭匈奴,并州河间区域将送给鲜卑,送给单于以作为鲜卑繁衍生息之地,想必单于也清楚河间地区的重要性。”
“那里水草丰美,气候适宜,如果可以在那里放牧,就不用再担心冬日里草原上的寒风和暴雪。”
河间区域。
步度根脸上出现了一抹松动的表情。
河间周边地区,包括湟水流域、洮水流域、洛水流域、渭水流域、汾水流域、桑干河流域、漳水流域、滹沱河流域。
水脉发达再加上平原区域造就了完美的天然牧场。
有阴山遮挡从北方南下的冷风,也使得冬天不必再暴露在寒风凛冽的草原之上。
极为适合放牧和生存。
战国后期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把版图延伸到阴山山脉,设立了云中郡,位于土默川平原东部,占据了河间区域,以此来牧马造就了当时强盛一时的胡服骑射。
秦朝统一中原后,迁徙3万户到那里戍边,设云中、九原两郡。
然而秦末河间区域被匈奴占领,当时秦朝迁徙到此地的百姓除了被杀害之外,便都返回了中原,河间区域长期被匈奴占据。
西汉时,大汉强势崛起,汉武帝派卫青出云中击败匈奴的楼烦、白羊二王,占领河间。
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议在河套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进攻匈奴的基地。
至此大汉便在此地放牧战马,由此而形成了大汉牧场,也是奠定了后来大汉和草原争霸所用骑兵的战马主要来源。
河间以北便是阴山山脉,至此河间也成为了抵御匈奴南下的第一屏障。
并州狼骑号称天下精锐,也正是因为有河间区域马场的支撑。
俗语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
这里的河套,便是形容河间。
眼看着步度根已经动摇,郭图立刻乘胜追击道:“单于请放心,南匈奴固然有在段羽的帮助下很强大,但在郭某看来,并非是铁板一块。”
“郭某自然有办法相助单于击败匈奴。”
“郭某会一直留在单于身边,帮助单于击败匈奴。”郭图信心满满的说道。
深思熟虑了一番之后的步度根抬头看向郭图。
“我可以答应你的请求,但我还有一个条件,击败匈奴的所有战利品都将属于鲜卑。”
“当然可以!”郭图毫不犹豫的笑着答应了一声,随后说道:“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单于就会为今天的决定而感到庆幸!”
............
残冬的狼山余脉仍披着斑驳雪甲,昆都仑河却已撕开冰封,裹挟着黄沙与碎冰奔腾向东。
河岸两侧的芨芨草从冻土中挣出寸许青芽,成群的沙鸡掠过天际,翅尖扫过戍卒皮帽上凝霜的牦牛缨,惊起一串青铜刁斗的颤音。
南风卷着毛乌素沙地的细尘,将城头赤色牙旗扑打得猎猎作响。
受降城。
这座夯土版筑的边城踞于石门水西岸,城墙高逾三丈,马面凸出如巨兽獠牙,其上箭孔密如蜂巢。
西南角楼内暗藏陶制听瓮,可辨三十里外马蹄踏碎冰凌的微震。
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河西浑邪王率四万众归降。
武帝令公孙敖筑此城,取“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之意。
但曾经象征着大汉武力盛极一时的受降城如今早已经破败不堪。
如果不是段羽资助南匈奴,并且以受降城为根据,此城早已经荒凉废弃。
从受降城一路南下,越过阴山翻过长城便是并州。
此时,数万匈奴兵马正集结在受降城。
自从四年前段羽来过南匈奴以此,至此之后,段羽便一直都和南匈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去年在征战西域之时。
南匈奴还出兵钳制北匈奴。
这四年之间,段羽给南匈奴送去了大量的兵器盔甲,以及食盐来资助南匈奴攻打北匈奴。
同时也避免了南匈奴南下掠夺并州边境。
虽然并州不在段羽的手中,但段羽始终以为只要是汉民,就应该受到他的保护,不被异族所残害。
经过四年的发展休养,如今的南匈奴基本上已经将北匈奴吞并。
虽然不复当年的强大,但比起四年之前,自然也是强横了不少。
但羌渠单于并未因为匈奴如今的强盛而背弃段羽。
比起鲜卑,乌桓那些居住在漠北以东的草原民族,南匈奴自然是最了解段羽的。
四年的时间,匈奴虽然变强了。
但是段羽的发展比起南匈奴则是更加的强大。
这几年段羽南征北战,从无败绩,去年的西域一战,更是如同犁庭扫穴一般的将整个西域犁了一遍。
北匈奴参战,被堵截在天山杀的片甲不留。
也正是因为那一战过后,北匈奴虚弱,才有了羌渠吞并北匈奴的契机。
此时,废弃的受降城内还有城外聚集了四万多的匈奴士兵。
这一次聚集如此之多的匈奴部族,是因为受到了段羽的召唤。
在城中一处大帐内。
比起几年之前苍老了不少的羌渠单于,还有长子于夫罗,以及从长安返回的次子呼厨泉,还有一些匈奴部落的头人都聚集在营帐当中大快朵颐。
面前的案几上摆放着新鲜宰杀且煮好的羊肉。
小刀割下鲜嫩多汁的羊肉,在沾上一点细小如雪的雪盐,一口下去满口流油汁水充斥口腔。
在佐以一口马奶酒。
食欲不如早年的羌渠将一根用小刀刮干净了的羊排让在桌上,从一旁抄起抹布擦了擦手上的油脂,随后端起了马奶酒喝了一小口。
见到父亲放下手中的小刀,呼厨泉也立马放下了手里的羊肉,尽管还吃的不是很饱,但也立刻停下了手下的动作。
羌渠单于有些好奇的看着自己的小儿子问道:“吾儿怎么不吃了?”
呼厨泉跪坐在案几后面的姿势已经如同一个礼数周全的汉人一样。
在听到父亲的问话之后立马规矩的回道:“《礼记·曲礼》说: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若长辈停箸,晚辈继续进食被视为僭越礼制。”
“这是姐夫教导儿臣的汉人礼法。”
羌渠听闻之后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呼厨泉这一说法也直接让帐篷当中除了他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抬起头将目光看向他。
“吾儿在凉王殿下身边这四年看来学了很多,不错,不错!”羌渠表示赞扬。
但同时,呼厨泉的这一番话也引来了一束不同的目光。
在呼厨泉的对面,有一名和呼厨泉长相有几分相似的青年。
青年不似呼厨泉一样跪坐,因为青年只有一条左腿。
右腿的位置只有一条空荡荡的裤腿。
“我的弟弟,看来你被段羽训练的真的很听话啊。”于夫罗冷笑着说道。
听到于夫罗的声音,营帐内的气氛一下冷了下来,且所有匈奴部落的头人都立马低下了头,装作什么都没有听到。
...................
ps:感谢(元首fuehrer)的慷慨打赏!
话说到这里,事情基本上已经成了一大半了。
一个合格的君主,领袖。
一定是懂得如何审时度势的。
步度根在这个年纪,就有现在这个成就,绝对不傻。
步度根知道利弊。
以段羽和南匈奴的关系,只要腾出手来收拾鲜卑。
凭借匈奴对漠北草原的了解,还有匈奴狼骑的战斗力,只要有段羽支援的兵器盔甲还有粮食,将鲜卑从漠北草原霸主的位置上拉下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合作共赢,才是最好的选择。
郭图将目光看向了营帐当中其余的鲜卑头人。
步度根抬起手冲着众人挥了挥。
得到命令的众多鲜卑头人站起身来离开座位走出了营帐,营帐当中也只剩下了郭图还有步度根两人。
“好了,现在你可以说了。”
郭图微笑的点头说道:“单于真不愧是年轻的雄主,这一点,我家大人对单于给与了极高的评价。”
“我家大人的诚意很大。”
“只要单于能答应合作,且牵制匈奴,那么我家大人将会为鲜卑提供兵器盔甲以及粮草供给。”
“段羽的大军目前正在攻打并州,同时南匈奴也已经收到了段羽的消息,准备南下一同攻打并州。”
“我家大人的希望鲜卑能出兵,牵制南匈奴。”
步度根听着郭图的计划,缓缓摇头。
“打仗是会死人的,如果你们只想付出一些兵器盔甲还有粮食,就想换取鲜卑人的生命,这种合作我和我的部族都不会答应。”
“我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还不能说服我的话,那就请你从哪里来,在回到哪里去。”
郭图笑着摇头说道:“当然不止如此。”
“单于不要心急,如果只有这些,我家大人也不会派我不远千里来到鲜卑。”
“我家大人说了,如果单于肯合作,日后消灭匈奴,并州河间区域将送给鲜卑,送给单于以作为鲜卑繁衍生息之地,想必单于也清楚河间地区的重要性。”
“那里水草丰美,气候适宜,如果可以在那里放牧,就不用再担心冬日里草原上的寒风和暴雪。”
河间区域。
步度根脸上出现了一抹松动的表情。
河间周边地区,包括湟水流域、洮水流域、洛水流域、渭水流域、汾水流域、桑干河流域、漳水流域、滹沱河流域。
水脉发达再加上平原区域造就了完美的天然牧场。
有阴山遮挡从北方南下的冷风,也使得冬天不必再暴露在寒风凛冽的草原之上。
极为适合放牧和生存。
战国后期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把版图延伸到阴山山脉,设立了云中郡,位于土默川平原东部,占据了河间区域,以此来牧马造就了当时强盛一时的胡服骑射。
秦朝统一中原后,迁徙3万户到那里戍边,设云中、九原两郡。
然而秦末河间区域被匈奴占领,当时秦朝迁徙到此地的百姓除了被杀害之外,便都返回了中原,河间区域长期被匈奴占据。
西汉时,大汉强势崛起,汉武帝派卫青出云中击败匈奴的楼烦、白羊二王,占领河间。
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议在河套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进攻匈奴的基地。
至此大汉便在此地放牧战马,由此而形成了大汉牧场,也是奠定了后来大汉和草原争霸所用骑兵的战马主要来源。
河间以北便是阴山山脉,至此河间也成为了抵御匈奴南下的第一屏障。
并州狼骑号称天下精锐,也正是因为有河间区域马场的支撑。
俗语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
这里的河套,便是形容河间。
眼看着步度根已经动摇,郭图立刻乘胜追击道:“单于请放心,南匈奴固然有在段羽的帮助下很强大,但在郭某看来,并非是铁板一块。”
“郭某自然有办法相助单于击败匈奴。”
“郭某会一直留在单于身边,帮助单于击败匈奴。”郭图信心满满的说道。
深思熟虑了一番之后的步度根抬头看向郭图。
“我可以答应你的请求,但我还有一个条件,击败匈奴的所有战利品都将属于鲜卑。”
“当然可以!”郭图毫不犹豫的笑着答应了一声,随后说道:“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单于就会为今天的决定而感到庆幸!”
............
残冬的狼山余脉仍披着斑驳雪甲,昆都仑河却已撕开冰封,裹挟着黄沙与碎冰奔腾向东。
河岸两侧的芨芨草从冻土中挣出寸许青芽,成群的沙鸡掠过天际,翅尖扫过戍卒皮帽上凝霜的牦牛缨,惊起一串青铜刁斗的颤音。
南风卷着毛乌素沙地的细尘,将城头赤色牙旗扑打得猎猎作响。
受降城。
这座夯土版筑的边城踞于石门水西岸,城墙高逾三丈,马面凸出如巨兽獠牙,其上箭孔密如蜂巢。
西南角楼内暗藏陶制听瓮,可辨三十里外马蹄踏碎冰凌的微震。
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北击匈奴,河西浑邪王率四万众归降。
武帝令公孙敖筑此城,取“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之意。
但曾经象征着大汉武力盛极一时的受降城如今早已经破败不堪。
如果不是段羽资助南匈奴,并且以受降城为根据,此城早已经荒凉废弃。
从受降城一路南下,越过阴山翻过长城便是并州。
此时,数万匈奴兵马正集结在受降城。
自从四年前段羽来过南匈奴以此,至此之后,段羽便一直都和南匈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去年在征战西域之时。
南匈奴还出兵钳制北匈奴。
这四年之间,段羽给南匈奴送去了大量的兵器盔甲,以及食盐来资助南匈奴攻打北匈奴。
同时也避免了南匈奴南下掠夺并州边境。
虽然并州不在段羽的手中,但段羽始终以为只要是汉民,就应该受到他的保护,不被异族所残害。
经过四年的发展休养,如今的南匈奴基本上已经将北匈奴吞并。
虽然不复当年的强大,但比起四年之前,自然也是强横了不少。
但羌渠单于并未因为匈奴如今的强盛而背弃段羽。
比起鲜卑,乌桓那些居住在漠北以东的草原民族,南匈奴自然是最了解段羽的。
四年的时间,匈奴虽然变强了。
但是段羽的发展比起南匈奴则是更加的强大。
这几年段羽南征北战,从无败绩,去年的西域一战,更是如同犁庭扫穴一般的将整个西域犁了一遍。
北匈奴参战,被堵截在天山杀的片甲不留。
也正是因为那一战过后,北匈奴虚弱,才有了羌渠吞并北匈奴的契机。
此时,废弃的受降城内还有城外聚集了四万多的匈奴士兵。
这一次聚集如此之多的匈奴部族,是因为受到了段羽的召唤。
在城中一处大帐内。
比起几年之前苍老了不少的羌渠单于,还有长子于夫罗,以及从长安返回的次子呼厨泉,还有一些匈奴部落的头人都聚集在营帐当中大快朵颐。
面前的案几上摆放着新鲜宰杀且煮好的羊肉。
小刀割下鲜嫩多汁的羊肉,在沾上一点细小如雪的雪盐,一口下去满口流油汁水充斥口腔。
在佐以一口马奶酒。
食欲不如早年的羌渠将一根用小刀刮干净了的羊排让在桌上,从一旁抄起抹布擦了擦手上的油脂,随后端起了马奶酒喝了一小口。
见到父亲放下手中的小刀,呼厨泉也立马放下了手里的羊肉,尽管还吃的不是很饱,但也立刻停下了手下的动作。
羌渠单于有些好奇的看着自己的小儿子问道:“吾儿怎么不吃了?”
呼厨泉跪坐在案几后面的姿势已经如同一个礼数周全的汉人一样。
在听到父亲的问话之后立马规矩的回道:“《礼记·曲礼》说: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若长辈停箸,晚辈继续进食被视为僭越礼制。”
“这是姐夫教导儿臣的汉人礼法。”
羌渠听闻之后微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呼厨泉这一说法也直接让帐篷当中除了他自己之外的所有人都抬起头将目光看向他。
“吾儿在凉王殿下身边这四年看来学了很多,不错,不错!”羌渠表示赞扬。
但同时,呼厨泉的这一番话也引来了一束不同的目光。
在呼厨泉的对面,有一名和呼厨泉长相有几分相似的青年。
青年不似呼厨泉一样跪坐,因为青年只有一条左腿。
右腿的位置只有一条空荡荡的裤腿。
“我的弟弟,看来你被段羽训练的真的很听话啊。”于夫罗冷笑着说道。
听到于夫罗的声音,营帐内的气氛一下冷了下来,且所有匈奴部落的头人都立马低下了头,装作什么都没有听到。
...................
ps:感谢(元首fuehrer)的慷慨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