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时代奥尔良烤鲟鱼堡

第二百一十二章 榕城第一家!

第213章榕城第一家!

暑袜街,梧桐树斑驳的清影落在青砖瓦墙上,空气中飘着茶馆的茉莉香和隔壁五金店的铁锈味。

新开的“盛丰快递”招牌,挂在这家不大的店铺卷帘门上栏,蓝底白字的喷绘还带着崭新的色泽。

赵韬就站在门口,亲手点燃鞭炮,清晨里啪啦的鞭炮声过后,快递站正式开业,引来了不少围观群众。

这是榕城第一家民营快递站,比邮政的绿色多了一抹市井的气息。

穿涤纶夹克的中年男人刘志军在门口徘徊了五分钟,着牛皮纸信封的手指被汗浸得发亮。他有一封急信要寄到江城,如果走ems加急快递,今天寄明天发,

还要在路上耽搁一两天,大概三四天才能抵达。

而眼前这个贴着“省内次日达”标语的快递站,标价也是十五元。

刘志军凑上去,看到赵韬,问:“老板,确定是次日达嘛?”

赵韬也没想到一开业就有生意,连忙道:“那肯定,我们的标语说了多嘛。”

“今天寄,明天就能送到?江城哦?”

“江城嘛,没问题的。”赵韬点点头,“下午我们的司机就发车,一晚上就拉到那边,分拣站立即送,那你是江城市区嘛?郊县就要慢一点了,市区明天就能到。”

“市区市区,沙坪坝!还有我这信里面的文件你别给我整掉了哈!”

“不会不会,放心!”赵韬一口应道。

这时候也没有保价这麽一说,基本都是口头应承。

“那要得嘛!”男人把信交了,自有前台帮忙封存,然后把钱交到了赵韬手上。

刚开业就有生意,这当然是个好兆头,赵韬有一种莫名奇异的感觉,从张晨给他指出走这条路,到两人借旅游名义前往长三角考察,再到回来确定,融资,

借款,召集人马,组建起公司,然后散出去设点,再到今天搭建初步的网络,成形,接到了第一单起始。

虽然只是少少的十五块钱。这十五块钱不过是自己那家网吧,一台机器几个小时的上机费,而且似乎比网吧的钱难挣得多。

但就像是一滴水,从四周围生机勃勃的社区里来,从这个涌动的时代中来,

最终会变成什麽样?

会汇成张晨口中所说的江川湖海,滚滚波澜吗?

有了第一单生意,后续也就陆陆续续开张,开始有人来问的,“老板儿,你这个能邮包裹吗?”

“能邮能邮,按照重量和体积计费!”

“也是次日达吗?”

“省内和直辖市次日达,省外西南地区三日达!”

“,要寄件就尽量在这来寄,这是目前我们盛丰的总部,发车频次,接件都要多一些!”

“噢噢,那你们还要扩大吗?能寄到中海吗?我有亲戚在那边,想给他们带点土特产,有的路上热了久了要过期,所以要快一点到。”

“要的要的,等网点先运营起来,往后我们再往外扩,到时候就能寄了,现在省内最快!”

“行吧!”

其实像是那种太婆来详细打听寄件情况的并不多,因为其实从门堂到外面的展架宣传板,赵韬在开业之前就接到了张晨的策划书,具体详细到门头的摆放,

放鞭炮,门口的寄件信息,还有简明吸引眼球的简介。

主要是一目了然,突出“次日达”,体现和邮政系统的差异化和先进性。

而且宣传板采取的是一问一答的模式,就跟“号外号外,江南皮革厂黄鹤和小姨子私奔了—”路子一样,“你所看到的是全蓉城第一家民营次日达快递公司!我们的口号是『说次日达就次日达,包裹坐火箭,误差不过夜!』”

然后宣传板往下,是用艺术体夸张突出主体的方式。

“刮风下雨送不送?一一披星戴月闯,使命肩上扛!”

“民营服务靠不靠谱?一一亲手递承诺,件件有温度!”

最后点题,给人深刻印象。

“我们的宗旨是一一快如闪电,稳如泰山,手手相传,不负重托!”这一套有很强的市井吆喝节奏,朗朗上口。

几乎所有人被吸引过来,就看这宣传板就乐了,再看如何寄件这些细则,记忆点一波接一波,迅速就搞懂了这是个什麽东西。

民营快递公司。

还是榕城第一家嘞!

可以迅速的传达包裹和信件,人家有自己的车队,直接发车送货!要一对一的亲手递送到收件人手里。

尝试过邮政和物流的信件以及包裹寄送方式,几乎所有人都有痛点,邮政的信件基本就丢在一个统一收件点,就是靠个人自觉翻找,也有偷信偷窥别人隐私的事情。而挂号信有单位的还好,没单位的个人住址很多地方超过二楼都不送,

问就是投递失败,自己去邮局签字接收。更别提包裹这种东西,是根本不可能亲手送达的,不是邮局,就是投递点取送,而且耗时极长。

这一下子,就让人对快递是什麽,和普通邮政速递有什麽区别,立即有了清晰的概念。

晚上的时候盘点,看着送货车飞驰远去,赵韬深吸一口气,拿起直板手机,

打了个电话。

那边接通,赵韬道:“下课了?”

“刚下,你是算着时间打过来的吧。”张晨拿着电话,说道,“今天开业怎麽样,战况如何?”

“你猜多少件?”

“一百?”张晨试探着问了一下。民营快递在榕城毕竟还是个新事物,接受也需要时间。而且之前的调研,很多快递公司一开始业务量也是极少的。不存在一来就爆满的情况,都需要一个接受度,口碑,毕竟寄送物件包裹,很多人还有信任问题。

“308件。”赵韬轻轻吐出一个数目。

张晨愣了一下,对电话里笑道:“不赖啊!”

赵韬道:“应该还是你的功劳,鞭炮一放,围来的人就很多,而到店门口的人,基本都被你那块奇特的展板吸引住了,很快就了解了业务范围,各种情况,

减轻了我们很多解释的工作量,以至于达成交易的情况也就更容易了。”

赵韬也是做生意上来的,他在这方面其实有敏锐的嗅觉,从王博文的节目自张晨火了过后,赵韬就在观察张晨,更让他对张晨刮目相看的是熊老大那晚离奇的电击身亡。

虽然他事后详细询问了王炼伟整个过程,几兄弟内部的商讨中,下睿杰和洪耀一致认为这就是一个巧合,纯属王烁伟和张晨两人命大。

但赵韬却始终觉得,这个看上去是巧合的事件,却没有那麽简单,尽管从逻辑上,一切都没有问题,但他说不上来,他向来觉得自己能够把人看得很透,所以有时候在外面打架,别人都觉得他很能打,很彪悍,但他不总是硬拼的,他总能够从强敌环伺中看到对方的弱点,看到局势的破局之处,再加上他的胆色,所以能够屡屡置之死地而后生。

而他自认为毒辣的眼光,看张晨的时候,却发现没办法把这个高中生给看穿,他也不清楚那到底是什麽感觉,就是觉得张晨身上笼罩看很隐秘神秘的气质,每每张晨看他的眼神,那不像是在看一个大哥,更像是看一个认识很多年的熟人。能够把赵韬拉到无法以高一辈的姿态跟他说话,反倒更愿意和他平辈相论。

所以张晨给他出意见的时候,他立即就听了,跟着就火速执行,直至此刻,

快递站开了起来,榕城第一家民营快递,

这个标头,让赵韬有一种置身历史中的错觉。

之所以说是错觉,是他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也配在这种历史中留下名字?

他此前一直都在努力摆脱他赵韬是个社会大哥的帽子。

赵韬的快递第一天业务量出乎意料,比预期好很多,张晨想了一下倒也觉得合理,一方面开店的地方本来周围就是有很多商业写字楼,虽然是在老小区外面的店铺,但也是繁华地带,再加上他的帮忙宣传,有些东西本身就能够出圈,别的不说,借鉴后世的一些洗脑文案手段,这些本来就能让看热闹的人走不动路,

而后把信息口口相传的迅速宣传出去。

能让人短时间看懂这是个什麽玩意儿,而后还能解释给第二个人听。这在眼下的榕城,就已经是非常高明的手段了。

换句话说,在整个这个阶段的国内营销,也是绝对颠扑不破的真理。

要说此前的QQ,张晨只是适逢其会,委实是有些烂俗,是看过了后世那些重生小说都会写的桥段,张晨也不过是借力打力,先占个坑位。这压根算不上什麽本事。

但是引导赵韬,扭转赵韬,直至赵韬拉起了一帮兄弟伙,上了快递这条赛道,张晨有一种自己正在创造历史的感觉,这才是成就感啊。

不过他后续还有招,“你先做着,等过段时间,陈旭再把你找去拉个座谈会,有梦你就说,到时候在广为宣传介绍一下,就有的你忙得了。所以现在,先把网络铺开来,尽量铺大一点,扩张业务啊。”

陈旭再那里还有如今榕城最强大的宣传机器,张晨当然要利用起来,这可是他在榕城搅风搅雨的基础。

在目前网络还赶不上电视媒体的年代,自然要好好利用电视媒体最后的辉煌。

赵韬现在是真的对张晨的这些策划非常服气,他在武力上从来没对谁服气过,头脑上也其实很自傲。也自付在生意头脑上面也很凌厉,但确确实实见证了张晨这样的鬼才是怎麽在背后出谋划策的。

只是他也没办法把夸奖的话说出口来,这个一辈子没低过头的硬石头,对看电话说了一声:“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