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研究
程明薇猛地从冰凉的青砖地上坐起,后脑勺传来的钝痛让她眼前阵阵发黑。-x~i*a-o¨s?h_u·o?h¨u′n*.\c*o!m?四周弥漫着浓烈的艾草香气,雕花屏风后传来窸窸窣窣的衣料摩擦声,她低头看着自己身上绣着缠枝莲纹的素色襦裙,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处精致的盘扣——这根本不是她在博物馆加班时穿的工作服。“程女史可算醒了。”轻柔的女声从屏风另一侧传来,身着月白色宫装的宫女莲心款步而出,手中铜盆里的清水泛着粼粼波光,“方才司礼监传了口谕,让您卯时三刻前到文华殿候着。”记忆如潮水般涌来。程明薇,现代明史专业研究生,在研究明朝女官制度时意外触碰到博物馆的明代青铜烛台,再睁眼就成了这位同名同姓的尚宫局女史。原主因冲撞了得宠的淑妃,被罚跪御花园整整三个时辰,如今这副虚弱的身子,正是拜那场惩罚所赐。铜镜里映出少女苍白的面容,眉眼中还带着未褪的稚气。程明薇深吸一口气,接过莲心递来的湿布擦拭脸庞。既来之则安之,凭借她对明朝历史的了解,或许能在这深宫里闯出一片天地。文华殿外,晨雾未散。程明薇跟着一众女官鱼贯而入,目光扫过殿中高悬的“正大光明”匾额,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当今圣上朱翊钧端坐龙椅,玄色龙袍上的金线绣纹在晨光中熠熠生辉,他低头批阅奏章的侧影,竟比史书上的画像更为俊朗。“程女史,你来誊抄这份奏章。”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将一卷文书推到她面前,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程明薇展开奏章,扫了眼内容,是关于江南水患的奏报。她提笔蘸墨,行云流水地抄写起来,同时在心中暗自思量:历史记载,此次水患因河道年久失修而起,若能借机提出疏浚方案……“停。”朱翊钧的声音突然响起。程明薇手一抖,墨迹在宣纸上晕开一小片。皇帝走下龙阶,目光落在她誊写的奏章上,“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倒比翰林院那些迂腐书生强上几分。”他顿了顿,“你既通读奏章,可有什么见解?”殿内瞬间鸦雀无声,所有女官都屏住了呼吸。程明薇想起前世研究过的水利典籍,定了定神:“回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加固堤坝,同时征调民夫疏浚河道。另外,可效仿宋代设立‘河防司’,专门负责河道修缮。”朱翊钧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女子无才便是德,你一个女官,竟懂这些治国之道?”程明薇叩首:“臣虽为女子,却也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能为陛下分忧,万死不辞。”这句话似乎触动了朱翊钧。三日后,尚宫局传来旨意,程明薇破格升任司籍,掌管宫廷典籍。消息传开,淑妃娘娘勃然大怒——这个曾被她踩在脚下的小女官,如今竟成了皇帝面前的红人。新官上任,程明薇便着手整顿混乱的典籍库。她引入现代档案管理方法,将书籍按经、史、子、集分类,还制作了详细的索引目录。一日,她在整理古籍时,发现一本记载着前朝秘闻的手记,其中提到当今太后的身世竟另有隐情。与此同时,朝廷暗流涌动。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后,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朱翊钧开始亲政,却在改革一事上与保守派大臣矛盾重重。程明薇凭借对历史的了解,多次在御前会议上提出独到见解,逐渐成为皇帝信赖的心腹。“程司籍果然与众不同。”某日深夜,朱翊钧突然到访典籍库。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为玄色龙袍镀上一层银边,“旁人只知阿谀奉承,唯有你,敢在朝堂上与那些老臣据理力争。”程明薇行礼:“陛下谬赞。臣只是不想看到大明江山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朱翊钧凝视着她,目光炽热:“若你是男子,朕定拜你为相。只可惜……”他的声音渐渐低下去,带着几分遗憾。然而,树大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