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有些东西早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张浩在张德一露面,就被自己的几位“狱友”给堵住了。

老几位声泪俱下,请求张浩向国府伸出援助之手。

张浩相当无语。

“几位前辈,我已经给了国府所有我能提供的帮助。”

“他常某人那样对我,我没有落井下石,反而陆续给国府提供了足以武装百万大军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物资,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国府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全是自己作的,各位还想我怎么做?”

“他们内部买办横行,对百姓敲骨吸髓,以国帑作私产,把国府搞的千疮百孔病入膏肓。”

“我说句几位不爱听的话,要不是还没打败鬼子,我恨不得直接把那群虫豸全部砍了!”

他几句话说的老几位一时不知该如何。

是啊!

人家张浩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

没有人家提供的武器装备和作战物资,国府能不能扛到现在都是个问题。

国府现在就是一艘被自己人挖的千疮百孔的破船,只能自救。

他们要是堵不住船上的窟窿,沉没是迟早的事。

不过眼睁睁看着这艘自己亲手打造的大船沉没,老几位心里很不是滋味。

“张小友,不管怎么说,大敌当前,身为华国子民,国府危局,你不能袖手旁观啊!”

“就是就是,小友,我等已经经历过一次亡国之危,不想在有生之年再见一次,小友还请伸出援手,助国府一臂之力啊!”

老几位豁出老脸,齐齐朝张浩鞠躬行礼。

张浩侧身避过,不悦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几位清楚,别给我搞什么道德绑架!”

“几位的心情我理解,但是你们代表不了国府。”

“如果国府真的有心,那就让他常某人纡尊降贵,来跟我面谈。”

“他要是连这点脸面都拉不下来,不如趁早下台,去海外养老!”

张浩心里腻歪的很。

你们凭什么认为老子有义务给国府擦屁股?

只要他常某人不投降鬼子,老子才懒得管国府是死是活!

送走老几位,张浩做了一桌菜,请来了师长和旅长,顺便把回到张德接受总部检阅的铁三角、刘琦山、王三浦也叫上。

几人好久没有一起聚聚了,一见面,免不了热络一番。

这两年,大家的变化都挺大。

师长脸上的皱纹明显又深了一些。

旅长没能躲过脱发的困扰,身子骨也明显不如前两年。

刘琦山已经是满头银发,刚过四十的一朵花,看着比师长年纪还大。

王三浦成了满脸大胡子的三十八岁小老头,背都有些驼了。

孔杰管着关中,每天忙得跟驴似的,早早的变成地中海。

李云龙常年在前线跟鬼子打仗,特战旅的作战非常灵活,导致他常年日夜颠倒,内分泌严重失调,俊后生变麻子脸,能吓哭小朋友。

状态最好的就是丁伟国了。

一年多没见,老丁居然吃的白白胖胖,脸上那些因为长期风吹日晒和劳累形成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不过跟张浩一比,老丁的面相明显老了很多,显然这两年也没少操劳。

唯有张浩,大伙认识他的时候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要不是大家都知道在座的就他最累,还以为他这几年什么都没干呢!

“我说老张,你小子是不是不会变老啊?”

李云龙摸着自己疙疙瘩瘩的老脸,满脸的不忿,“特娘的,你明明只比咱老李小几岁,看着跟咱儿子似的!”

“滚蛋!就知道占老子便宜!”张浩笑骂道,“还有脸说老子,你个老小子满脸青春痘,是不是憋坏了?”

“旅长,你不是认识几个优秀女青年吗?咱肥水不流外人田,介绍给李云龙,省得他憋久了犯错误!”

关于他会不会变老的话题他不想多说什么,赶紧转移

注意力。

他成为时空难民已经有快七年的时间了,除了会觉得身体疲累,貌似真的没有变老的迹象。

而且从39年病倒过一次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生过病。

连续几年高强度工作竟然没有积劳成疾,怎么看都不正常。

他不确定自己还算不算是一个正常的人类,一直以来都在回避这些问题。

9108那边提出过帮他做一下基因检测,但被他婉拒了。

旅长抱着保温杯,满脸黑线道,“这事儿用不着老子操心,他李大头马上就要当新郎官了!”

听到老李要结婚了,张浩反而有些恍惚。

丁伟国怪笑道,“嘿,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

“哪家的姑娘能看得上老李这个糙老爷们儿?”

“呸!咱老李当年好歹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上门说媒的把家里的门槛都踩平了。

要不是后来参军了,咱老李的儿子都能扛枪打鬼子了!”

王三浦笑道,“老李这话不假,当年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老李除了不识字,绝对算得上是俊后生一个了。”

“不过他家穷得揭不开锅,家里的门没门槛,不然也不会跟我上山了。”

“没想到啊,当初的穷篾匠如今也要当将军了。”

老李有点懵,“啥将军?老王,咱老李早就是中将了!”

“砰砰!”

师长敲了两下桌子,几人安静下来。

“国府授的军衔水分太大,你小子还当回事儿了?”师长严肃道。

“这次让你们回来接受检阅只是其一,我们的队伍壮大的很快,尤其是部队的规模增长,远超我们的想象。”

“总部决定启用战时临时军衔,好方便部队的管理和战场指挥。”

几人听罢,面色不一。

王三浦道,“师长,我们的队伍讲究官兵平等,采用军衔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铁三角也表示了担忧。

他们接受国府的授衔是一回事,接受总部的授衔又是另一回事了。

刘琦山则是长长叹了一口气。

“老刘,你叹什么气啊?”李云龙不解问道。

刘琦山苦笑,“我军重启一套单独的军衔体系,这意味着什么还需要我说吗?”

旅长道,“这次找你来就是想提前和你通通气,顺便看看其他原国府军军官的同志有什么意见。”

“我没什么意见,有些东西早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刘琦山道,“只是看着国府倒下,我心里总觉得奇怪。”

“没什么好奇怪的,这是历史的必然。”师长道,“刘琦山同志,组织上希望你能与其他同志沟通一下,免得部队,尤其是303军出现什么变故。”

“嗯,我明白。”

“张浩,你的意见呢?”师长对发呆的张浩道。

张浩抬头,答非所问,“李云龙,你老婆叫什么名字?”

“秀琴。”老李奇怪道,“你问这个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