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给出了2000亿美刀的估值,只是说可以按照大米公司总价值为2000亿美刀这个基础,对大米公司进行再投资。
事实上,真正当开始投资的时候,估值往往会往下降的。
然而,李晓峰知道,此时是大米公司估值最高的时候,然后大米公司的估值会一路下滑,等到了大米公司两年后开始上市的时候,总市值只有480亿美刀。
上市之后,公司的股价一路下滑,最后甚至跌破了发行价。
也就是说,如果李氏集团此时,即便是按照450亿美刀的估值来出售自己手里的大米公司的股份,也是非常划算的。
于是,李氏集团就向各个风投机构放出风去,特别是那些国外的大型风投机构,问他们有没有兴趣接盘自己手里的大米公司股份。
另外,此时对李氏集团一个非常有利的局面,是目前的大米公司运营极为良好,手里的现金流非常充足,眼瞅着公司估值还会继续上涨。
然而,即便是有投资机构想要投资如日中天的大米公司,但大米公司不缺资金,暂时没有融资的意图,因此,只能从李氏集团这里购买。
没过多久,詹姆斯带着自己的一个朋友,来到了李氏集团的董事长办公室。
“李总,很高兴见到你,这位是贝尔德投资的大中华区总裁史密斯,听说你准备出手自己手里的大米公司股份?”
詹姆斯简明扼要的道明了自己的来意,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同伴,然后就开始打探李晓峰的意图了。
李晓峰微笑着说:“是啊,怎么,你对这批股份感兴趣?”
“当然有兴趣了,只不过我有些不明白,你为什么要突然出手这批股份?”詹姆斯的脸上满是疑惑之色。
李晓峰摊了摊手,语气淡淡的说:“很简单,我希望尽可能的降低我们集团的债务规模。”
“可是,据我所知,你们集团的债务规模并不高啊,而且最近沪海市的房价涨了不少,你们的净资产又增值了不少,债务比率已经下降很多了。”
李晓峰笑了笑,语气很是一本正经的说:“你知道我的商业偶像是什么人吗?”
“是什么人啊,跟你要卖出大米公司的股份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了,我在商业经营策略方面的偶像是港区的李首富,最近又看了不少关于他的经商之道。
李首富的商业原则是,能不贷款就尽量不要贷款,能不欠账就尽量不要欠账。
人家别的房地产企业,债务比例都高达80到90,而他开发房地产,基本上用的都是自有资金,能不贷款就不贷款。
即便是偶尔有一些贷款,能还上也是提前还上的。
别人开发楼盘都是高周转,把资金链绷紧到了最大,一旦建起来之后就赶紧卖出去,回笼起一些资金之后,继续买地建房子。
而他一旦看好了一块地皮之后,就捂盘惜售,整个商业策略跟内地的房地产企业完全不一样,我炒房子的经营策略,其实就是学的他的经商之道。”
詹姆斯跟史密斯对视了一眼,笑了笑,又同时点了点头。
然而,詹姆斯跟李晓峰认识已经很久了,对他的性格、发展经历和行为方式都很了解,只要是李晓峰打算要抛售的资产,一定要非常的谨慎。
因此,尽管李晓峰给出了一个看起来很合理的理由,但詹姆斯还是语气很是谨慎的说:“其实,我认为你现在完全没有必要出售手里的大米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