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老向啊,今天不算正式谈话,就是我们私下里交流交流,关局有几个小问题跟你请教请教,还请你如实回答即可”
向东风忙应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关义为拿出提前写好的谈话提纲,开口问道:
“既然如此,向局长,那我就开门见山了。”
“关队,请尽管开口。”
“向局长,前一阵政府大楼一直风传您戴了一只价值不菲的金表,我想问您,这件事是真的吗?”
关义为在拟定谈话提纲的时候就想过了,既然整件事是由一块金表引起的,那么,他们首先就要从金表入手。
此前,他在全市范围内所有钟表店都进行了排查,其中具备出售金表条件的只有两家,但这两家从去年十月一日到现在,都未出售过金表。
所以,关义为觉得这件事应该还有内情。
向东风是土生土长的夷陵人,从前跟吴铭一样,也是一个优秀的地下党员。
关义为不相信一个对党如此忠诚的人,会在建国后,因为一只金表就贪污公款,从而葬送自己的前途。
他问出这句话后,一双眼睛就一眨不眨地盯着向东风,只见向东风脸色一白,突然低下了头:
“向队,其实那块金表是假的”
“什么?假的?”
老陈和关义正,以及关义为,都不约而同叫出了声。
“老向,快说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为何戴着一块假金表在同事面前晃?还被人传的沸沸扬扬”
老陈显然不能理解。
向东风看见老陈,低声道:
“市长,其实,我是为了儿子能娶媳妇”
随着向东风的诉说,在场的三个人这才明白了这场金表风波背后的故事。
原来向东风的儿子今年二十二岁,目前和他的妻子住在乡下。
向东风年轻时就追随共产党到处干革命,和妻子虽然没有多深的感情,可他妻子多年来为他侍奉老父老母,后来又将唯一的儿子养大成人。
革命成功后,向东风被派回夷陵担任财政局局长,由于建国伊始,工作量很大,他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
按照规定,他这个级别的干部可以将家属接到城里来,可是他的儿子在村里找了一个女朋友,对方听说向东风是城里的大干部,生怕向家搬走了就不认这门亲事了,竭力要求在乡下先完婚,然后再搬进城。
并且,女方家里还提出聘礼要一块手表。
在如今这个年代,手表可是一个稀罕物件儿,平常百姓是买不起的。
向东风的儿子向华为了这件事,专程进城找到他。
“爹,小芳是我喜欢的女孩儿,她家要求我们先结婚,再搬进城,他们家没有别的要求,就想让我们家给小芳买一块手表”
向东风一听为了难,他虽然在财政局工作,但每个月的薪水也有限,而且还要给向华操办婚事,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再去买手表。
向华见他没有表态,又接着说:
“爹,小芳家里说了,他们想要一块金表”
本来一块寻常的表,向东风就不一定拿得出来,没想到准儿媳小芳想要的是金表,这到哪里去买?
虽然城里肯定有卖的,但那价格肯定也不便宜啊。
向家世代穷苦人出身,要不然,年轻时的向东风也不会出去闯荡多年不回家。
因此,他们家是没有积蓄的。
若不是建国后有了固定的职位,拿着国家的薪水,现在他都不敢给向华操办婚事。
此时见向华不知深浅的将小芳家的要求一股脑儿说出来,向东风只觉得心里慌乱。
“小华,你不能跟小芳商量商量,买块普通的算了?”
本来向东风不想买手表的,可是,现在对方提出的不是普通的手表,而是金表,他只能要求对方买一块普通的手表了。
他算了算手里的积蓄,到时候再找同事借一点儿,缺口应该不大。
可是向华听了却一个劲摇头:
“爹,小芳他们家说了,您在城里当大干部,管的就是国家的钱袋子,您怎么可能没钱呢?再说了,他们家也没提太多要求,就只想要块金表,这是小芳的梦想”
那天向华回乡下以后,向东风当晚就失眠了。
本来这些年他一直觉得愧对儿子向华,因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几乎没有尽到过父亲的职责。
如今,妻子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了,到了成家立业的关键时刻,让他这个当父亲的给儿媳妇买块金表作聘礼,于情于理,好像也说得过去。
第二天,他下班后便在城里的各大钟表店转悠,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金表的价格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不可能买得起。
再看看那些普通的手表,按照他现在的工资标准,也要一年不吃不喝才能买回来。
向东风几乎绝望了,步履蹒跚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家钟表修理店,他被店里的一块手表吸引了。
那块手表是金色的,而且成色很好,他不由自主的走了进去,问店主:
“老板,这块表卖吗?多少钱?”
老板笑着道:“同志,我这里是钟表修理店,我这里的手表都是客人拿来修理的,这块手表是一位女顾客请我保养的,并不是我的。”
向东风仍不死心:
“老板,像这种二手的金表,如果我想买,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