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纳妾一事

“既然侄儿不愿再连续征战,那正好,借此机会,可以考虑少主一事”,魏典一边说着,一边转动着他那对如铜铃般的大眼睛珠子,打起了小算盘。

魏邵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他用眼角余光斜睨了一眼魏典,

魏典似乎并未察觉到魏邵的眼神,他继续滔滔不绝地说道:“你看啊,这乔女有孝在身,按照巍国的习俗,她在守孝期间无法为巍国开枝散叶的,既然如此,不如早日纳妾,也好为巍国延续香火”。

说罢,魏典转身看向魏邵,脸上还露出一副“我这可是为了你好”的表情。

然而,就在魏典话音未落之际,一直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的军师公孙羊突然站了出来,“主公大婚尚不足三月,此时纳妾,不合礼数吧”。

魏典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眼露凶意,他猛地一拍魏邵的桌子,提高了嗓音说道:“有何不合礼数,三月跟三日有何分别?”

魏邵看着魏典敲着桌子的手,眼底闪过一抹凉意,他的桌子,脏了,手痒,真想砍点什么东西啊。

“主公,要想推辞,无需多言,只是今日拖得三月,那日后便拖得三年”,魏典先是冠冕堂皇地说了这一通大道理,把自已放在了道德制高点上。

然后,话音一转,图穷匕见了,“古语说得好,翰郡的婆姨,渔郡的汉,在下有个义女,恰好适龄,可以为主公将巍国的血脉延续下去,有了少主,我等也就安心了”。

魏邵:这算盘珠子都崩我脸上了。

魏邵起身,眯起眸子,气势逼人,“所以你的意思是,如果巍国没有少主,你不会安心是吧”。

半晌,魏典尴尬一笑,“侄儿,我也是为了巍国的大业考虑,若主公身边有心悦之人,我无需多言,只是主公与那乔女的联姻只是为了利益,并无感情啊”。

见魏邵不说话,魏典生动地演绎了什么叫蹬鼻子上脸,“延绵少主一事更是无望,这才想让主公早日纳妾,以固我魏家的根基,主公,明鉴”。

魏邵不说话,冷笑一声,明鉴,我看你确实是明贱。

就在这时,其他人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纷纷开口说道:“主公啊,纳妾可不是一件小事,理应在各个郡县公开选拔才对,不能仅仅局限于翰郡这一个地方”。

“是啊,主公,我们也可以为主公您精心挑选合适的女子”。

“主公,我有一个义妹,那可是长得花容月貌,性格又温顺乖巧,绝对是纳妾的绝佳人选”。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显然都对纳妾一事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毕竟谁都不想错过这样一个能与主公攀上关系的好机会。

然而,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魏礼突然站了出来,说道:“哎,诸位,我觉得你们说的都实际,若是要纳妾,我这倒是有一个极好的人选”。

他的这番话立刻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大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他,就连魏邵也有些好奇。

“哦,是谁啊?不会也是你的义女吧”,一旁的魏全更是毫不客气地调侃道。

面对众人的质疑和揶揄,魏礼却显得胸有成竹,只见他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回答道:“非也非也,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众人开始思索,试图猜出魏礼口中所说的这个人究竟是谁。

倒是公孙羊轻挥羽扇,不疾不徐地说。“魏礼将军所说之人,不会是郑姝吧”。

表妹,魏邵瞳孔骤然一缩,做妾?!

这要让表妹给自已做妾,她还不得把自已大卸八块,喂了如意。

楚玉和善微笑:表哥有自知之明就好。

“哈哈哈”,魏礼得意地笑出了声。

他接着说道:“军师不愧是军师啊,主公,属下所说的正是郑姝,郑姝与主公自幼相识,一同长大,可谓青梅竹马,而且,她还是朱夫人亲手抚养长大的,其样貌和人品自然都是无可挑剔的,绝对是上佳的人选,再合适不过了”。

魏全听了魏礼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嗯,照你这么说,这郑姝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

记得在祭礼那一日,她身着一袭玄色衣裳,静静地站在角落里,宛如墨竹一般,散发出一种清冷的气质,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魏典却对魏礼的提议表示不满,他皱起眉头,挥挥手打断道:“不可,我听闻那郑姝蓄养白虎,这一看就不是个安分守已的女子,主公纳妾,自然应当选择一个温顺乖巧的女子才好”。

魏礼见状,连忙反驳道:“哎,将军此言差矣啊,这白虎可是通灵之物,郑姝能够蓄养白虎,不正说明她是个与众不同、不可多得的人吗”。

就在魏礼和魏典争执不下的时候,魏邵看着眼前几人吵得乱糟糟的,终于忍不住开口道:“行了,都别吵了”,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主公发话后,魏典和魏礼对视一眼,两人心中都有些不满,但谁也没有再开口,只是默默地瞪着对方,似乎都在暗暗较劲。

魏邵见状,轻咳一声,说道:“纳妾一事暂且不必着急,当务之急乃是各地干旱的情况,诸位若对民生事务也能如方才那般上心,我巍国何愁不能兴盛?”

魏邵的语气虽然还算温和,但其中的责备之意却显而易见。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停留在魏典身上,继续说道:“堂伯,你方才说这少主之事至关重要,我自然明白,但眼下民生艰难,若不能解决干旱问题,百姓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眼前都保不住了,谈何将来”?

魏典听了这话,脸色有些难看,他还想争辩几句,却被魏邵打断了。

魏邵不耐烦地看着他,说道:“堂伯,你有做媒的功夫,倒不如解释一下为何翰郡送来的税银少了四成,去岁的粮食也少了三成,你之前说会补上,可如今这些钱和粮食究竟去了何处呢?”

魏典被魏邵这么一问,顿时有些慌了神。

他的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汗,结结巴巴地解释道:“这……这不是去岁受了洪灾嘛,粮食减产,这收成不好,做什么都不景气,我也是没办法啊,我们翰郡穷啊”。

其他几人:翰郡,穷?翰郡要是穷,他们都得去要饭了。

见魏邵开始聊起正事,几个人也只能先把小心思按了下来,不过,至于私底下嘛,那可就不一定了。

而偏院之中,小乔望着那满桌绿油油的菜肴,只觉得自已的脸色都快和这些青菜一样绿了。

“小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小乔眉头紧蹙,有些不悦地问道。

小桃也是一脸愤恨,愤愤不平地回答道:“女君,他们实在是太过分了!竟然说您有病在身,郎中特意交代要饮食清淡,说这些都是厨房特意为您准备的,可您看看,这哪里有一点油星子啊,这样怎么能养好身子”。

小乔心中暗自思忖,自从她嫁入魏家以来,感受到的最多的就是众人对她的排斥,管家对她的不喜,仆妇们对她的排挤,甚至连她的婆婆和太夫人都未曾露过面。

哦,对了,钟媪倒是代表太夫人来过一次,给她送来了一些补品和药材。

除此之外,魏邵这个所谓的丈夫,还有魏家的其他两位主子,她进府这么久,竟然一个都没有见过。

“不行,小桃,你去拿些银子,让厨房给做一桌好菜,小枣,你去把男君请来”,小乔下定决心,必须要采取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