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潮涨潮落
“安静!都静一静!安静!”戚继光对着人群大吼。连续吼了几声,旁边当兵的跟着叫,也没效果,外面还是乱糟糟的。最后他让人拿来一把火铳,朝天上砰砰砰连放三枪。人群这才安静下来。
“是谁掀翻的粥锅,把两锅撒在地下的?是谁?”人群静悄悄的,没人接他的话。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们没听说过吗?亏你们也都是平民百姓,却不知道种粮食的辛苦。撒了这么大两锅粥,你们对得起种地的农民吗?”戚继光越说越生气。
人群中突然传出一个声音,“你少讲大道理!我们不喝粥,要吃干饭!凭什么你们当兵的吃干饭,却让我们喝稀粥?喝粥不抗饿,我们要吃干饭!”
这个人一说,立刻有人响应,“对,我们不喝稀粥,我们要吃干饭!吃干饭!”
砰砰砰!又响了三声枪,人群再次安静下来之后,戚继光这才接着说话。
“你们要吃干饭?好哇,我不拦着。你们去吃呀,回家自己煮饭,想吃什么样的干饭,你们煮什么样的干饭。我绝不拦着,军队也不拦着。自己回家煮呀!”
“我看你们当中有的人,因为没粮食吃,快饿死了。这才拿出军粮,熬粥给你们吃。可你们呢?却把粥锅掀翻,把好好的白米粥撒到地下。我欠你们的吗?不愿意喝粥的,嫌喝粥填不饱肚子的,可以走!”
“这粥里的每一粒米,都是军队从饭碗里面省出来的!当兵的为什么吃干饭?因为他们要上战场去打倭寇!不吃饱饭,哪有力气上阵杀敌?”
“我们不管!”人群中那个声音又响起来了,“宁德烂成这样,有一半就是官军干的!你们也是官军,就得管我们吃饭!要吃干饭,不喝稀粥!”
这一回,大概是说的话太多,响应的人一时没跟上。冷场了。和戚继光打过两次交道的那老头出现了,他挤到人群前面,转过身面对着几百上千人。
“各位!你们听老朽一言!戚继光大元帅,带领戚家军来到宁德,帮咱们把倭寇赶出去了。他是我们的恩人,我们得知道感恩呀。戚家军是给我们喝米粥,官军吃干饭。”
“但是喝米粥,我们能活着,不会被饿死!戚家军把倭寇赶走,让我们不用死在倭寇的刀下。咱们宁德人恩怨分明。戚大帅是恩人,我们应该感激,不能没有良心!”
老头的话,迅速在人群中有了响应,有人大声赞成老头的态度。当那讨厌的声音又响起来的时候,老头脸一沉,“是谁在败坏宁德人的名声?乡亲们,把挑事的捉过来!”
人群中立刻一阵混乱。有人高喊着,“在那儿呢,别让他跑了!”“这个也是,快捉住!拦住他!”
老头眼巴巴,等着抓到捣乱分子,好给戚继光交代,替宁德人挽回名誉。但是很遗憾,因为没有组织,捣乱分子还是跑了,一个都没抓到。
“戚大帅,老朽无能,没有抓到捣乱的人。”老头挺惭愧。
“老人家,用不着这么说。今天你能站出来帮我们说话,本将已经很感激了。我让部队再拿出些米来,再煮两锅粥,让没吃饭的乡亲们有粥喝。”
“多谢戚大帅。乡亲们,戚大帅答应再煮两锅粥给咱们喝,大家伙儿谢谢戚大帅呀。”
“谢谢戚大帅!”“多谢戚大帅!”老头一招呼,现场乱糟糟的响起了感谢声。
两锅米粥,很快又煮上了。这一回,再也没人捣乱了。老头也喝了一碗粥。经过这件事,戚继光和戚家军在当地人气迅速攀升。戚家军和宁德百姓真正做到了军民情、军民一家亲。
戚继光派军队进城,帮助百姓们从废墟当中挖掘、抢救物资。其中还挖出了不少粮食,让宁德百姓不再忍饥挨饿。部队也不用再拿出军粮,熬粥给群众吃了。
消息传出去,那些为躲避倭寇逃走的百姓,也纷纷返回家乡。收拾废墟、重建家园。徐文长带着后续部队赶到之后,戚继光派工兵营,帮助宁德百姓盖房建屋、重修城池。
宁德渐渐从废墟当中又站起来了,百姓们又恢复了信心。整个宁德城成了一个大工地,到处是火热劳动的场面。废墟被清理干净,崭新的房屋建筑,拔地而起。
宁德城重建,戚继光整顿兵马,筹划进攻横屿。这段时间,他一直派人监视着从横屿到宁德的陆路通道。也就是落潮之后,露出来的那块陆地。
每天两回,涨潮落潮。陆地显出来、又沉下去。宁德粥闹事件过去之后,戚继光亲自来到海边去看了。潮水退下去,露出的这块陆地,一直通向很远的地方。
新漏出来的地面上,有来不及逃跑的海螺、海星、螃蟹、虾、海鱼等等海洋动植物。好多海鲜呀!来赶海,肯定能满载而归!
放着大自然如此慷慨的馈赠,老百姓们却不敢来赶海。都是害怕横屿的倭寇突然出现,他们来不及逃走。
“吴惟忠,带着你的人,沿着漏出来的通道,去横屿!这次你做先锋官。记住,多加小心。”上一次派陈子銮率部出战,吴惟忠就有意见。这次让他打头阵,满足他的要求。
吴惟忠一听,激动坏了。“多谢大帅,末将领命!”吴惟忠领到了军令,立刻命令部队出发!
同往横屿的路就在那儿放着呢。只要沿着跑过去,他的头功就跑不了。这叫先登!
当兵的迅速排成战斗队形,吴惟忠喊了一声:“前进!”部队快速跑上新陆地。
戚继光的眼睛直勾勾看着。小四儿发了两次警告说地形复杂,哪儿复杂了?他是指的涨潮退潮?涨潮了过不去,只有退潮才能通过?这不是很正常嘛。
当兵的跑着跑着,突然站住了!不是一个人,而是跑上新陆地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