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横屿大捷
“投降!别杀我,我投降!”一个年轻的倭寇,被杀气腾腾的鸳鸯阵吓破了胆,扔了倭刀跪到地下乞求投降。长抢手二话不说,噗!噗!噗!连续几枪,把人戳死。
戚继光正好看见,不过他并没有阻止。宁德百姓遭受的苦难他亲眼见过,也和那些幸存下来的百姓交谈过。对这些畜生一般的倭寇,他哪还有半点儿怜悯之心?
投降也杀?该!他没下屠杀令已经算仁慈了,指望他出面救倭寇,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战斗仍然在继续。另外两路,陈子銮、童子明从张湾;吴惟忠、王如龙从港尾,也登上了横屿。我军不仅在作战能力上,在人数上也超过了倭寇。残存的倭寇似乎只剩一条死亡之路了。
“大帅,官兵们太冲动了,快命令停止杀俘!”徐文长急匆匆赶过来,向戚继光提建议。
“为啥要停止?”继光看着他的首席智囊,很有些不满。“倭寇在宁德干过什么,你不知道吗?今天就是他们遭报应的时候。文长,你到底是哪头的?”
“嘿,大帅!”徐文长急的直跺脚,“咱们大明官军可是仁义之师!”
戚继光不屑一顾。什么仁义之师?打仗就是你死我活。你不杀我、我杀你。你讲仁慈,敌人的刀可不讲仁慈!
徐文长也知道他这样说,说服不了戚继光。他换了一个理由,“抓一些俘虏有用!我们不是只打一个横屿,后面还有牛田呢。从这些俘虏身上可以得到牛田的消息。打牛田的时候,可以把他们赶到最前面去,挡倭寇的弓箭火铳!”
“没仗可打的时候,还可以把这帮人卖做苦力,也能赚一笔钱。你现在杀了他们,不过是图一时之痛快,却是浪费了好多钱呐!”
浪费好多钱?这一句话打动了戚继光。浪费钱的事情,他当然不能干。既然倭寇值钱,卡不能都杀了,得留下一些。
“抓活的!不要杀俘虏!”
命令传下去了。然而,大部分战士表面上遵守命令,私下里却仍然在杀死俘虏。包括被战斗抓的、受伤之后被俘的、主动投降的。
横屿的战斗完全结束之后,统计战果。横屿之战,消灭倭寇千余人。斩首三百四十八颗、俘虏二十九人。我方牺牲队长陈文清等十三人。
消灭了千余名倭寇,只杀了三百多人、抓了不到三十个俘虏。其余大多数都是在滩涂里被杀,尸体陷进淤泥,死不见尸。
打扫战场、清点尸体、缴获的物资,又搜查了整个横屿。确认岛上再没有倭寇之后,趁着涨潮,乘坐小艇离开横屿,返回陆地。
这一仗大获全胜,消灭了盘踞在横屿上多日的倭寇,彻底为宁德百姓解除了威胁。附近的百姓听说之后,敲锣打鼓,抬着酒、肉,来慰劳英雄戚家军。
老头张书斋满面红光,亲自端着酒壶,给戚继光到上三杯酒。
“戚大帅,这是庆功酒。我代表宁德百姓敬您的,您一定得喝!”
“好!多谢老人家,多谢各位乡亲们!我喝!”戚继光双手端起酒杯,撒到地下。“这一杯,敬在此次战役中牺牲的将士们!”端起第二杯酒又撒到地下,“第二杯,祭被倭寇残害的乡亲!”
捧起第三杯,一饮而尽。
“好!感谢戚大帅,感谢戚家军!”张书斋激动的擦着眼泪。“老朽和宁德百姓准备了酒肉,犒劳戚家军。请大帅千万笑纳。”
“老哥哥,这个使不得!”戚继光连连摇手,坚决不收。宁德百姓被倭寇残害成这样,整个城市都变成了废墟。现在城市重建工作还没有完成,拿出的这些酒肉,还不知道乡亲们下一顿有没有饭吃呢。
一个月之前,他还煮粥救济百姓。一个月之后,宁德的百姓就能拿出酒肉,慰劳军队了?他可是没忘记,当初因为嫌粥太稀,百姓们还闹过。
戚继光打仗就是为了让百姓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他那能从苦难深重的百姓身上,再拿这些酒肉犒劳?
戚继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书斋,老头听完,笑着说,“戚大帅,您真是宁德百姓的好元帅!不过这些酒肉您还得收下。您也知道,上个月我们连稀粥都喝不上,才过去一个月,怎么能拿出酒肉呢?”
“其实呀,这些酒肉不是我们自己家的。是官府给的!”
宁德城毁于战火,戚继光率军来宁德抗击倭寇。就在戚家军准备横屿战役,制作泥撬车的这一个月,福建巡抚谭伦,从各地调集了大批物资支援宁德。
包括宁德城重建,都是人家谭伦从其他城镇找过来的泥瓦匠。这些酒肉,自然也是谭伦调集的物资里面的。宁德百姓从这些就在重建物资当中,拿出酒肉,来慰劳戚家军。
因此,张书斋劝戚继光一定要收下。这是宁德百姓的心意,您一定得收!
戚继光眼看拒绝不了,只有收了。他和谭伦是好朋友,俩人认识了好多年,也配合过无数回。他知道谭伦这人办事靠谱,宁德百姓以后的日子有盼头了!
张书斋还提出了一个请求,请戚继光把泥撬车送他几辆。或者说,留给宁德几辆。
戚继光纳闷,你们要泥撬车干什么?横屿的倭寇已经没了,要泥撬车有什么用?
“大帅您是不知道呀。自从看见了戚家军的泥撬车,乡亲们眼馋的不得了!您也知道,宁德海边都是淤泥滩。大船靠不到边、出不了远海。只有涨潮的时候,才能划着小船在近海捉一些小鱼小虾。”
“您这泥撬车可有大用场。有了泥撬车,乡亲们就能到淤泥滩里抓海货了!”
戚继光一听,还有这种事?我做出来,打仗用的泥撬车还能帮助百姓抓海货?军为民用,这可是太好了!横屿的倭寇已经消灭完了,别说是几辆,就是把泥撬车全部送给宁德百姓,也是应该。
继光命令各部队,把使用过的泥撬车全部送给本地百姓。此举,又获得百姓们的一片赞扬声。戚家军的人气更高了。